Mysteel解读:中美关税扰动下,两国大豆进出口格局分析

油脂聊商业 2025-04-10 03:21:17

导语: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作为全球三大主要大豆生产国,加征34%关税后,对我国大豆影响几何?本文浅析几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大豆供需情况,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但国内产量有限,供需格局呈现“高度依赖进口、消费持续增长、自给率偏低”的特点。据数据统计,我国大豆基本超过80%的大豆需要进口,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而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供需格局以“高产高出口、政策影响显著”为特点,但面临南美竞争和国内生柴需求的再平衡,中国市场的长期需求仍是出口晴雨表。

细看美国出口数据,美国生产的大豆近一半用于出口,主要流向中国。在2024年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占其全面大豆出口得54.61%,虽这几年巴西豆持续丰产,抢占美国市场,但中国对美豆的依赖依旧较高;此外,欧盟、墨西哥等都是美豆的主要目的地,两个地区的占比近20%,其他地区包括印尼、埃及、日本、中国台湾、越南等地,需求量相对偏小。

若中国再次禁止美豆进口,预计后续中国对美豆的进口将会如2018年度下降至30%以下;而美豆丢失中国市场,后续出口或转移至欧盟、东南亚及中亚区域。回顾2018年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时期,我国当时对美豆需求也是直线下降至1337万吨,但像欧盟+墨西哥国家从900-1000万吨增加至1282万吨,其他地区则从750-1150万吨提升至1277万吨,若中国不再大量进口美豆,美国或增加这部分国家的出口量。

关税增加,短期我国大豆供应暂无问题,预计9月后影响逐步显现

中美关税互征,我国大豆或出现阶段性供需紧张,但整体问题不大,主因中国对美豆依赖度下降。在正常贸易关系中,我国大豆进口中巴西、美国、阿根廷为主要来源国,回顾近十年我国大豆进口格局中,因巴西产量和出口不断增加,美国市场逐步有被抢占态势,如2023、2024自然年对美豆的进口降至2200-2400万吨。在经贸关系紧张的2018年,我国也是通过提升巴西大豆进口至当年总进口量占比的75.04%来弥补美豆缺口,在2025/26年,巴西大豆产量暂无较大问题,预计依旧可补充中国大豆市场需求。

我国对美豆进口季节性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10-3月份,而2024/25年度我国对美豆采购基本完成,关注2025/26年度美豆装运情况。回顾我国近三年大豆进口格局,其中10-12月占自然年度总进口35%-50%,而4-9月占比约在10%-20%(而在这期间,我国主要进口巴西大豆)。今年我国对美豆的采购基本完成,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格局下,基本不影响4-9月国内的大豆大量到港格局;但在9月美国2025/26年度大豆采收及装运开启,及我国历年在10-3月对美豆需求较多阶段,预计届时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将比较严重。

整体来看,虽我国大豆供需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短期内难以改变“大进大出”格局,但在接下来的二三季度因巴西大豆的供应,预计暂无进口压力,未来则可以通过增产国产大豆自给率、多元化进口、储备调控等策略缓解美国关税带来的大豆供应紧张风险。

0 阅读:7

油脂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