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最后见面的回忆,颇能说明问题

文史旺旺 2024-11-22 15:35:31

有一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朋友认真地告诉我,崇拜毛泽东的,不仅是中国人,有些“老外”比中国人还崇拜。有的人来中国访问,一定要见毛泽东,如果没有见到就不肯走,就不高兴,认为他的访问不圆满。

毛泽东以他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人——包括他的对手。

尼克松对毛泽东的评价,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写了不少。我们这里有他下台以后来中国访问时,他和毛泽东最后见面的回忆,颇能说明问题。

1976年我再度到中国访问时,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了。他的话语听起来就像是一些单音字组成的嘟哝声。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我说的话他全能听懂。但当他想回答时,就说不出话来了。他以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耐烦地抓起笔记本,写出他的论点。看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难受。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息了。

在那些年月里,美国正罹受越南战争综合症之苦,并力图摆脱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毛泽东向我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和平是美国的唯一目的吗?”我回答说,我们的目的是和平,但是和平不只意味着停止战争。我对毛泽东说:“它必须是公正的和平。”

由于帕金森氏病的侵袭,毛泽东的行动当时已很困难。他不再是体魄健壮的人了。这位82岁的、步履蹒跚的农民,现在变成了一个拖着步子的老人。毛泽东像晚年的丘吉尔那样,仍旧非常自尊。我们谈话结束时,他的秘书们把他从椅子上扶起来,让他和我一起朝大门走去。但是,当电视镜头和聚光灯对着我们,要录下我和他最后握手的镜头时,毛泽东推开他的助手,独自站在门口和我们告别。

罗斯·特里尔在他写的毛泽东评传中说:“从外表看,毛泽东的不宁静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举止的平衡如果确实存在的话,也是对立的性格特征互相冲突的结果。”

毛泽东在讲到自己的性格时说过,他一半是虎,一半是猴。无情的一面和狂热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在他身上交替出现。他没有像周恩来那样把自己的各种性格特征融为一体,而是任其发展,把毛泽东本人推向各个不同的方向。

作为国家政策的决策人,毛泽东是容易冲动的。他每天起床很晚,睡得很迟。毛泽东像斯大林一样,常常为了一些琐事,在天不亮的时候就把他的下属找去。他经常从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独自作长时间的内心自省。有时,会花几个钟头去征询政策问题专家的意见,然后又信步踱进花园,就同一问题向卫兵求教。

法国作家莫尔劳克斯对我说,毛泽东有一种“信教者”的性格,他富于幻想,并为此而着迷。毛泽东把中国社会看成一个大家庭。当有人告诉他,他的儿子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时候,他平静地回答说:“没有牺牲就不会有胜利。我的儿子牺牲了,同别人的儿子牺牲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毛泽东的身上有猴气的话,就意味着他为这种幻想所支配。他身上的虎气则表现在他竭力去实现这种幻想,从而震撼了中国。毛泽东希望人民点燃起自己的革命热情。但是,只有这种热情符合于毛泽东的想法时,他才能够容忍;当他们偏离他的轨道时,他就会用合法的约束和严酷的国家警察机器来达到他的目的。

直到最后,毛泽东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高压统治会产生官僚政治、窒息人民的创造性和挫伤他们的自觉性。

作为中国的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以其高超的战略洞察力、灵活的战术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暴力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

单凭他的洞察力和冷酷无情,毛泽东是不可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他同时还具有能够吸引狂热追随者的领袖人物的超人魅力,以及藐视巨大困难的意志力。毛泽东的领导才能来自于他的坚强意志。我见到他时,感到他的意志力或多或少是天生就有的。他大部分生动的诗歌是在长征途中或长征以后写成的。

他在描写使人振奋的斗争场面,特别是描写残酷的斗争场面时,运用了鼓舞意志的手法,使人读起来感到增添了力量。由于具有这些品质,他才有可能激励他的同志们去完成像长征这样的史诗般的业绩,使他的同志们成为一支几乎是不可战胜的队伍。

尼克松就是这样评价毛泽东的。

毛泽东怎样评价尼克松呢?

人们没有看到他亲手写的文章,也没听到过他的有关讲话。

是没有吗?不是,只是人们还没有看到而已。相信有一天我们会看到的。

我们期待着……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左一)及其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同年12月,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表示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1971年7月,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与秘密来访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会谈。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与尼克松历史性地握手,开辟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

毛泽东一生中有过许多次南巡。

1953年的沿长江考察,1956年的“到中流击水”、“万里长江横渡”;1958年的“大跃进”中,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几乎每一次南巡都会对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几乎每一次南巡都要给人们留下不解之谜。

几乎每一次南巡都绘那些研究历史和研究毛泽东的人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

1967年这一年夏天的南巡,却是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内战的情况下进行的,在代表着“中央文革”的“钓鱼台”一伙人煽动下,武汉发生了“七二○事件”,迫使毛泽东在武汉的巡视中断……

1 阅读:28

文史旺旺

简介:敬畏历史,把握规律,带您领略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