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圈里,荒野茶和台地茶的区别,赶紧收藏,春季买茶不迷茫!

小陈茶事 2025-04-01 16:08:3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多年前,有一档综艺真人秀节目极受欢迎。

设置一场为期七天的交换之旅,让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互换身份,去体验彼此的生活。

由于观念上存在差异,话题冲突连续不断,至少作为电视节目,在这方面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但从现实层面来看,相差巨大的生活现状,却显得有些复杂和残酷。

来自城市的孩子,在磨炼中逐渐改变自我,从一开始的性格乖戾,变得体贴且上进。

而被选中的农村孩子,因为生活的贫苦和陪伴的缺失,总能赚足观众的眼泪。

对城市孩子来说,七天的旅行只是生活中的一场小插曲,甚至能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

可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就像是做了一场短暂的梦。

节目播出的十几年里,数百个农村孩子参与了交换,其中能完成人生逆袭的却屈指可数。

人生轨迹被打乱后,在短时间内很难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

如果不曾见过太阳,或许可以一直忍受黑暗,但梦醒之后,又要回到原来的生活。

这档节目的设立究竟是对还是错,也很难找到一个答案。

说到白茶圈里身份悬殊的对比,必然绕不开荒野茶与台地茶,在二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2》

从名称上看,产区是最明显的不同。

顾名思义,荒野茶就是采自荒郊野岭的白茶,茶树完全看不出任何人工种植的痕迹。

要采摘荒野茶,必须跟着熟悉当地山路的茶农,翻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在这里经常收不到信号,一路上全是杂草乱木,格外荒凉偏僻。

荒野茶树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周围植物争夺养分,又要当心野生动物和昆虫的侵袭。

遵循着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茶树生长得更为粗壮高大,积累着深厚的养分。

采摘时要踮起脚尖将枝干压低,采到顶上的茶青,又因为整体分布得极为零散,东一丛西一丛地寻找着。

而台地茶,就是集中生长在茶园里的白茶,有专人养护管理,茶叶的生长就没那么坎坷了。

在这分类之下,又能划分出高山茶和平地茶。

前者因温度较低、水汽丰沛、土壤更肥沃,生长出的茶叶品质更有保障。

不只是春与秋的采摘时节,一年四季里,台地茶都有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养护。

写到这里,突然又想起福鼎高山上的那片有机茶园。

每年冬季,当茶园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时,还要从内蒙专门空运来羊粪。

在茶树根部底下铺一层厚厚的有机肥,确保茶树能茁壮生长。

这样一来,遵循生态有机化精细培育出的白茶,比一般的平地茶更绿色无污染,滋味更鲜爽。

《3》

生长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香气滋味的体现。

只能靠自己生长的荒野茶树,需要不断往深处钻,让根系脉络扎得更为结实。

同时又要积极地向上生长,与周围同样无人照料的林木竞争,获取更多的阳光。

偏爱荒野茶的茶友们,追求的不只是深厚的养分,更是一股纯粹的山野气韵。

就像是那款名为《水龙吟》的2024荒野银针,每一次品尝都忍不住感叹,真真是野劲十足!

沸水刚一注入,就激起一股清新干燥的植物香气,如野草野蘑菇般的毫香瞬间炸开来。

恰好有着瑞雪降临的低温加持,清妍花香生得更为浓郁,如出水芙蓉般清丽得不可方物。

再说到汤水的质感柔润,在呈现鲜爽感的同时还具备着与生俱来的野劲,更是荒野茶的重中之重。

将茶汤含在嘴里,舌面上形成饱满顺滑的包裹感,待完全咽下后回甘迅速,喉间又伴有生津涌现的沁凉。

无论是人还是茶,在山野间成长,总能成就不肯轻易认输的美好特性。

与之相比,台地茶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在茶园里整整齐齐地排列分布,方便日常大规模管理。

因而,市面上常见的白茶大多都是台地茶,茶香茶味的表现属于正常水平。

冲泡优质台地茶,花香、毫香、药香等基础香型,在层次展现上一个不少。

而白茶鲜香醇爽的风味特性,也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平地茶的个性表现虽不强,但能呈现出原汁原味的特性,且品质有保障,同样值得细细品鉴。

《4》

荒野茶数量稀缺,有一定鉴别能力后再购买更安心。

物以稀为贵,在喝茶方面更追求高质量享受的茶友们,必然不会错失品尝荒野茶的机会。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市面上的荒野白茶难辨真假,比事实所见要稀缺得多。

一方面,荒野白茶的采摘难度高,投入成本更多,注定不会以普遍形式出现。

另一方面,台地茶的开拓面积越来越广,而早些年间生长的荒野茶树的树龄渐老,产能降低。

能符合成品茶标准的荒野茶,数量只会一年比一年更少,价格绝对不会便宜。

当下的荒野茶市场,有不少茶商浑水摸鱼,将台地茶冒充售卖。

不像有机茶能借助官方颁布的有机证鉴定真假,荒野茶最可靠的鉴定方式,就是靠亲自品鉴。

有些人认为可以通过叶片上是否存在虫洞、茶梗是否存在马蹄结进行辨别,但结果也不准确。

刻意为茶叶打洞,将其作为“天然虫洞”的表现,普通人难以识破。

而马蹄结的出现,是因为茶树不需修剪,采茶时,茶梗底端的连接部位会自然留下疤蒂。

关于这一点,后期人为放养的抛荒茶也能满足,和货真价实的荒野茶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经验不足的新手如果没有靠谱渠道,不建议随意尝试荒野茶。

不如先从价格相对实惠的台地茶喝起,在产区方面认准福鼎的高山茶园,踩坑几率更低一些。

《5》

台地茶像日常三餐般平凡,却让人倍感安心熟悉。

荒野茶就是偶然间的奇遇,为久居世俗的人们,带来非同寻常的纯粹体验。

同样属于白茶,却因为产区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完全不同的风味特点。

荒野茶虽好,但实在难得。

也别小看了平地茶的循规蹈矩,温室里的花朵只要根基扎实,也能开出自然纯粹的美!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