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叛父辱兄,骗弟欺侄,他辜负了朱元璋,还明朝一个超级盛世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4-03 10:58:43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太祖朱元璋之子。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赴北平就藩,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收复北元乃儿不花,声名鹊起。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逝世,建文帝朱允炆继位,计划削藩,危及到朱棣的燕王之位。于是在北平起兵,自称“靖难”之师,攻打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建文四年(1402年),攻陷南京,登上皇位。政治上,强化削藩政策,提升中央集权;设立内阁和东厂;为巩固北方,疏通大运河,修建北京紫禁城,迁都北京。军事上,五度亲征蒙古,侵占安南;致力于边疆开发,东北设置奴尔干都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第河、库页岛等地,捍卫主权;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布政使司,借此对南海积极发展,推行政教合一的西藏政策。外交上,派遣郑和下西洋,增进中外交流。文化上,编撰《永乐大典》。攻蒙古、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军事行动耗费巨大,削藩政策的草率也预示着日后汉王叛乱的发生。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北征病故,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时改庙号“成祖”。

战乱中出生

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降生在应天府(今日江苏南京),次月,陈友谅进犯池州。更令人忧心的是,陈友谅攻破太平的消息传来,一旦应天失守,大势将去 。军情火急,朱元璋甚至连长子朱棣都未及瞥上一眼,便匆忙奔赴前方,指挥抵御。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洪武帝准备次年称帝,十二月二十四日,他为渡江后所生的七个儿子一一拟定名号,排行为“棣”。此时,朱棣已经七岁,才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洪武帝不仅为儿子取名字,还明确了后世子孙的取名规范,每一支辈分共二十个字,朱棣一支的字辈: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从小接受严格教育

同年,年仅七岁的朱棣与众兄弟接受了严谨的军事训练。朱元璋视七个儿子为“当习劳苦”,令他们身着麻鞋,裹缠腿,如同士兵般出城远行,骑马路程占七成,步行路程占三成。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在演武场操练武艺。

朱元璋对文教同样看重,年幼时的朱棣与兄弟们在学校接受正统儒家经典教育。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宫中的白虎殿,朱元璋为众子设立了专门的读书处。登基后更名为文楼,直至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大本堂”在宫中落成,收藏着大量书籍,汇集着众多名儒。朱棣等人便在此地读书学习。

封王与成婚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册封诸皇子并授封十岁的朱棣为燕王,并成立大宗正院,即后世的宗人府,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管理。朱元璋深信,元朝垮台的关键在于皇权衰弱,须得藩王的支持。因此,分封诸王正是为了保障皇帝,推动朱氏皇朝的稳固统治。

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朱元璋发放《昭鉴录》,再于四月发放《祖训录》给各藩王,要求他们在内宫殿墙上抄写,收集古代藩王的优劣事迹,以此展开对皇子们的宗法教育。成婚之际的朱棣,需遵守严密的礼仪制度,频繁参加各类朝觐和祭祀活动。

洪武九年(1376年),十六岁的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后称明成祖仁孝皇后)成婚。为使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做好封地之行准备,朱元璋遣派朱棣等三人前往“中都”凤阳,观摩祖君发源之地,使他们感受明朝基业的缘起。自那以后,朱棣三度到凤阳常驻,除了操练军队外,还深入了解民情民生和民间生活,这对其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在凤阳时“无所不知”。这场凤阳的经历,可视为朱棣宫廷教育的实践阶段。

结纳地方官员培植力量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驻防北平。每位亲王配属少量军队,称“护卫”,人数多寡不等,少则三千,多至一万五千。原则上,亲王不参与地方政务。然而非紧急状况下,亲王却可以调度其领地的镇守兵力。一旦有事,诸王必须率护卫以从,而那些战功赫赫的将领,即便是身居大将军之位,也须遵从亲王的命令。

诸王受封之际,明太祖皆会为他们选定一位僧人为伴。其中一个僧人道衍(复朱棣所赐姚广孝之名),智谋学识兼备,洪武十五年(1382年),道衍随朱棣北上燕邸,之后与之交往甚深,甚至向其引荐了一位名叫袁珙的术士,成为朱棣的谋臣。朱棣更积极结纳地方文武官员,壮大自身势力。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月,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命朱棣为右宗正。

出征漠北俘获北元太尉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明太祖授傅友德为大将军,领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北上,练训精锐,受燕王调度,备战漠北。而山西诸军则由晋王调控指挥。

燕王统率傅友德等从古北口出发,探知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等驻扎迤都,下令进军。在鹅毛大雪之际,众将欲待雪停再行,然而朱棣却反其道而行,认为大雪恶劣,敌必措手不及,应趁势急攻。大军抵达迤都,元军仅一沙碛之隔,居然未曾察觉。尽管大军压境,朱棣仍谋智取。遣部将观童劝服敌营。观童与乃儿不花早有深交,正劝降之时,明军大破元军,乃儿不花欲策马而逃,观童告知乃儿不花此乃燕王之军,无须担忧。乃儿不花深受感动,遂率部众及财物,一齐降明。

捷报传至京师,明太祖欢喜称赞:“肃清沙漠者,燕王也!”自此,朱棣声威大震,愈发受重用,屡获明太祖任命参与北方军事,总领军马。

总率诸王防备边患

诸位王爷之中,晋王与燕王颇受倚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派遣朱棣协同颍国公傅友德出征,成功逮捕番将阿失里等人。两年后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太祖命晋王管辖山西,燕王统领北平诸卫将士,军队事务需上报朝廷以及晋王、燕王。

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棣率领大军北征至彻彻儿山,生擒敌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又乘胜追击至兀良哈秃城,对战哈剌兀,击败敌人,得胜归来。

当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晋王离世之后,太祖任命朱棣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其辽府护卫兵马,总管各个王爷防范边患。

继统纷争

朱元璋确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但引发诸王,尤其是秦、晋、燕王的不满。他们之间的争斗早已悄然展开。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棣降伏乃儿不花之后,晋王敬畏朱棣的功勋,向太子朱标诉说朱棣不听指挥,擅自行动,促使朱标禀报朱元璋。朱棣入朝,晋王言语挑衅,并派人在燕王府内监视,查探朱棣的言行。朱棣每次入朝,太子多有批评。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离世,朱元璋遵照学士刘三吾的意见,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制止诸王的野心。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逝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临终之际,晋王去世,朱棣成为诸王中最年长者。此时朱棣羽翼已丰,不仅拥有强大的护卫军,职权也逐渐超出“不治民”的规定。

晋王去世一月有余,朱元璋交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中唯有你聪颖,秦、晋已亡,你乃最年长者,抵挡外侮,安定社稷,舍你其谁……你要统领诸王,分析形势,维护边防,安定民众,不负天恩,不负朕望。”至此,朱元璋视朱棣为维护皇朝的重要力量,给予厚望。

然而,朱元璋深知诸王权势过大对新帝威胁,所以在遗诏中要求:“诸王临国,不得进京。各王国文武人才,受朝廷控制。”

举兵靖难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遗诏诸王不得赴京师吊唁。燕王朱棣自北平赴南京,然因朱允炆禁令而止。

朱允炆采纳齐泰、黄子澄意见,逼迫削藩,不到一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纷纷被废。朱棣则积蓄力量,收揽英勇之士,扩充府卫兵力,聚拢奇人异士。他假装生病,暗地训练军队,制造军械,俨如蓄势待发。

随后,朱允炆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布防北平,防止燕王朱棣。朱棣装病,命心腹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军八百进京保护。此时,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已奉旨围攻王府,切断端礼门通路。削夺王号及逮捕燕府官员的诏书亦至。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齐泰捕燕使邓庸,得知朱棣谋反,立即发兵逮捕燕府官员,并令张信捉拿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遂投向朱棣。七月,朱棣设计杀害张昺、谢贵,趁夜率军夺取北平九门,占领北平。随后起兵,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渡过长江,发起战争。建文年号被革除,仍自称“洪武三十二年”。他宣告将士,上书朝廷,以《祖训》为据,声称大军讨伐朝中逆臣,以肃清朝纲。这场战争持续四年,史称“靖难之役”。

四载干戈

战争伊始,由于北方诸将及诸王多为朱棣旧部,因此,降朱棣以从战者甚众。朱棣先攻居庸关,取怀来,收南军将领宋忠,再进军遵化,永平亦投降。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讨伐朱棣。大军至真定,先锋至雄县,遭朱棣袭击,9千人全军覆没。再度交战于真定,仍败。

朱允炆以勋戚李景隆替代耿炳文。九月,江阴侯吴高率领辽东兵包围永平。李景隆集结五十万军队,进驻河间。十月,朱棣亲自领轻骑攻大宁,俘宁王朱权及其妃嫔之子,获得朵颜蒙古骑兵助阵,兵力大增。

李景隆趁虚攻北平,然未能攻克(由朱棣长子朱高炽防守,他用冰封城,令李景隆无法破城)。燕王师自大宁返回后,在郑村坝大破李景隆军。李景隆撤军德州。朱棣趁胜攻打蔚州、大同,引李景隆疲于应对。建文帝罢免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以减燕军压力。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双方再战于白沟河,李景隆再败,燕师乘胜围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坚守济南,以逸待劳,燕军久攻未果,败归。九月,朝廷擢铁铉为山东布政使,改任盛庸为李景隆。十二月,盛庸与燕军在东昌激战,燕师大败,主将张玉战死。

建文三年(1401年),建文帝恢复齐、黄官职。二月,燕师再度南下。三月,击败盛庸,再败吴杰等人。建文帝以放逐齐、黄为由,命二人外招募兵马勤王。朱棣虽屡战屡胜,但损失惨重;朝廷兵源充裕,燕军攻占河北、山东等地后,各地兵马又纷纷归顺朝廷。

建文三年(1401年)底,京师内臣告密,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决意改变策略。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师南下。四月,连败何福、平安。五月攻下泗州、盱眙,进逼扬州。建文帝派庆成郡主向燕军求情,朱棣拒绝。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率舟师投燕,燕师渡江南下,下镇江,直指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破,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踪。

南京即位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率群臣谒拜孝陵,旋又在南京奉天殿登基。七月初一日,朱棣祭拜天地,革去建文年号,启用洪武三十五年,并定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由此拉开他二十二年的皇位统治序幕。

朱棣接手皇位后,首当其冲的便是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铲除政治异己。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陷南京后,公布“奸臣榜”,大量建文朝臣遭到清算,其中包括方孝孺及其亲友家属,共873人被处决。众多大臣如黄子澄、齐泰等被族诛,练子宁更是死于街头,死者达151人,族人则被查抄或发配边疆;陈迪同样受难,而陈迪家人被发配边疆者多达180余人;司中被处死后,家族死亡及服刑者达80余人;胡闰的家族也有270人遭殃;董镛死后,亲戚死刑以及发配边疆者多达230人。同时,朱棣并未完全执行“奸臣榜”上的名单,如张紞、郑赐、黄福、尹昌隆等人得以幸免。

在对待前太子朱标及懿文太子朱允炆一系以及其他藩王的策略方面,朱棣也有所调整。对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分别改封广泽王、怀恩王,并迁居懿文太子陵园。朱允炆追尊的兴宗孝康皇帝,依然保留懿文太子的称号。对被废黜的诸王,朱棣表示欢迎,表面对其封赏,实则驾驭其心。朱棣在胁迫宁王结盟时,曾承诺事成平分天下,但登基后朱棣不守信用,宁王只能请求获取苏州、钱塘,但未获批准,最终他只能前往南昌,朱棣还暗中削弱了诸王的权力及兵权。代王、岷王、齐王的护卫先后被削减,甚至连同母弟弟周王的护卫也被迫交出。

在政治改革方面,朱棣承诺恢复之前建文年间所修改的法令制度。凡建文年间被贬低的官员将被平反,恢复原职。建文时期制定的各项法规,如有与太祖相违背者,均予废除。此外,朱棣还大赦天下,除了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之外,其余罪行不论罪名轻重,一律赦免。然而,一些有利民生的法规也被废止,如建文二年所减免的浙江田赋又恢复到了原有标准。

朱棣登基后,大规模奖赏靖难功臣。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他再次表彰靖难之功,封袁容、陈亨之子陈懋等三人为侯,六人为伯。同时,朱棣广招人才,对有才能且隐藏于山林的人士,由官府寻找,根据才能予以任用。

永乐盛世

靖难之后,淮北一带民生凋敝,大批农民失去家园。明成祖积极布施善政,恢复民生,免除山东、北平、河南受战祸地区的三年差税。凡未遭战乱的地方,与直隶凤阳、淮安、徐州、滁州、扬州同步免除秋夏税粮及连年拖欠的钱粮、盐课等。河南、山东、北平、淮南北流民,给予回原籍重新耕种的机会,所需种子、牛器由官府供给,昔日废除的北方学校继续办学,不使荒废。

明成祖都劝百姓务农,努力招募流民回归本业。登基伊始,便派遣人马四处奔走,招招流民回流,鼓励他们从事农业。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明成祖告诫户部大臣,已回归故土的百姓需受到妥善安置,未回到故乡的,要竭尽所能进行招抚。新垦田地应宽减税收。对于逃亡的百姓,明成祖明确下令,不得予以惩罚。流民回归后,部分地方官却追讨多年欠缴的粮草。明成祖怒斥户部大臣:农民为生计逃离家园,又耕耘荒芜之地,但无工具、种子,如此艰难,岂能好好活下去?于是命令立即停止追讨。这样体恤百姓的做法收效显著,许多流民重新投入农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连年战乱导致的土地荒芜及人地矛盾如江南、山西等地,则面临人口过多、土地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这种困境,明成祖与朱元璋一样,推行了广泛的移民政策。

明成祖对各级官员要求严格,必须深入了解民间疾苦,随时汇报朝廷。永乐十年(1412年),命令500余名地方官吏向朝廷报告各自区域的民情,并规定“敢言而误,无罪。”对于民间灾情的处理,强调要及时赈灾,做到“水旱朝报夕振,无有雍塞。”

在位期间,明成祖加强了文官制度,形成了内阁制度的萌芽。提出“宽猛相济”的治理原则,以儒家思想统治国家。通过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方法笼络地主、士人,改变明初过重迷信佛教、道教的风气,选拔官员依据贤才而用。此外,明成祖还营建了北京城,五次巡游漠北、南征安南,派遣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等历史巨著,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攻陷安南

永乐四年七月,明成祖册封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统领大军南征安南。传檄历数胡季犛父子二十大罪,并承诺扶植陈氏后代。在战斗中,明军连连取胜。胡氏烧毁宫殿,出逃入海,终为明军俘虏。

成祖决议,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辖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布政司直接管辖五州和二十九县,重要关隘设立卫所有效管控。

亲征鞑靼

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明成祖遣使者与鞑靼和谈,求和睦相处,互保平安。然而使者遇害,朱棣勃然大怒,下令“诛杀叛逆”。

同年七月,朱棣点将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十万大军讨伐鞑靼。丘福率千余骑兵抵胪朐河,因冒进失策,与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战死沙场,战争陷入僵局。朱棣决定亲临战场。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携五十万大军远征漠北,进攻鞑靼。五月,于斡难河畔击溃本雅失里,本雅失里仅存七骑逃窜。明军又在兴安岭击败阿鲁台。阿鲁台麾下溃不成军,携家眷逃离,明军大胜而归。

之后,阿鲁台投降,成祖封其为和宁王。早前,明成祖已封瓦剌领袖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然而,瓦剌势力日渐强大,欲掌握鞑靼。

亲征瓦剌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明成祖再度跃马塞外,率师亲征瓦剌。同年六月,忽兰忽失温之战爆发。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位王公,带领三万余蒙古骑士于距离明军十余里之山头上列阵,每人配备从马三四匹。

明军派出骑兵向马哈木发起挑战,后者派出骑兵迎击,但遭明军密集“神机铳炮”阻击,被迫撤至山顶。而后明军两翼挺进,双方伤亡惨重。

入夜时分,朱棣指挥数百精骑为先驱,火铳齐发,骑兵乘势追击,瓦剌部大败。数千名丧生,答里巴、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逃至土剌河。明军战胜瓦剌后,向阿鲁台宣告胜利,后者不久后派使臣朝贡。次年,瓦剌马哈木等向明朝请罪,重新确立了朝贡关系。

再征鞑靼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成祖朱棣亲征鞑靼,主力抵达宣府(今河北宣化)东南鸡鸣山。阿鲁台见明军来犯,连夜避敌离开兴和。

同月,鞑靼部属被明军擒获,得知阿鲁台已逃走,便停止追击。回军途中,朱棣再率军大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俘斩众多。兀良哈部余人投降。

亲征阿鲁台

永乐二十一年秋季,成祖再度亲征阿鲁台,九月,闻阿鲁台战败,部落四散,遂放弃进攻。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归降,被封为忠勇王,赐姓金忠;十一月明军平安还京。

二十二年正月至七月间,成祖最后一次亲征鞑靼,阿鲁台领军侵入明山西大同、开平等地。

朱棣于京师与宣府集结五都司兵力严阵以待。得知阿鲁台已逃往答兰纳木儿河,朱棣下令全力追击。

六月十七日,明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三百里内搜寻无果,因收获甚少且缺粮,朱棣只能下令撤军回朝。

病逝归途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离世(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具体位置存疑)。六师在外,京城空虚,朱棣的死讯被严格保密。内臣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集结军中锡器熔制棺椑,为朱棣举行下葬仪式。棺椑置于辇车上,每日日常如常举行。大军并未停滞,秘密向太子传达信息。

不久,太子朱高炽(即明仁宗)继位,将明成祖安葬于北京天寿山长陵,合葬徐皇后,尊谥为“启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明世宗嘉靖年间,明朝廷因其“再造之功,同于开辟”,将其谥号改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0 阅读:0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