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过节时都吃些什么?解密真正的清宫皇室节日饮食

食色那些事 2025-04-11 10:36:18

在清朝宫廷里过节,能吃到哪些美食呢?

清宫节日期间的饮食是极为讲究的,这里的讲究不只是用了什么珍稀食材,准备了哪些功夫菜,还有就是各种规矩和传统都必须遵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宫廷的节日饮食具体有哪些吧~

最重要的节日当然是春节了,不过以前是叫“元旦”,也是大年初一的意思。

除夕夜一定要吃的一样东西就是“煮饽饽”(而且是要在子时吃),其实就是素馅饺子。

那为什么不吃肉馅的呢?有的说这是不忘祖宗和发祥地的礼仪,也有说是因为满族信奉萨满教,他们认为素饺子可以祈福。另外,饺子里会包金如意或银锞,寓意新的一年大吉。

除夕还有团圆宴,皇帝会和后妃们进行家宴,这时候的菜品就是以满族传统为主了。

祭祖的时候,黄金肉是必备的菜肴,所谓黄金肉就是“烤猪肉”,据说是努尔哈赤发明的菜。

供佛的时候会准备“蜜供”,这是一种油炸面条,并用饴糖粘合形成塔状,高达丈余,另外还要缀以金箔。

正月初一早上也要吃“饽饽”,可以说是“饽饽宴”,以萨其马、芙蓉糕、奶皮卷等满式点心为主,并以奶茶佐餐。

到了晚上,太和殿会举行盛大的宴会。宴会上有什锦锅、野意火锅等锅子,象征着“山河一统”。

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宫廷的御茶膳房会连夜制作元宵,保证皇帝、皇太后、皇后、嫔妃等人都能吃上。

其中有一道水晶元宵,是用藕粉制皮,内填玫瑰、松仁、蜂蜜,并以鸡汤煮熟。

元宵节还有持续三天的“灯火盛宴”。

看灯时可以吃到看灯点心。这是十二生肖面塑灯,里面放着酥油灯芯,可以点燃。

另外还有“消夜果盒”也是元宵节时准备的。这是一种九层雕漆食盒,里面装着松子、杏仁等干果,并配以西域葡萄酒。

到了立春,就比较简单了,皇帝和后妃们都会吃春饼。

在这之后的一个重大节日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了。

御膳房制作的粽子也不一般,比如奶子粽,它是糯米和乳酪制成的;还有果馅粽,就是以果子为馅料的粽子。这些粽子都比较小巧,而且是用苇叶包裹的。

端午节有“驱邪宴”。宴会上有五毒饼,这是模印了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等“五毒”图案的饼,里面的馅料往往是玫瑰和枣泥。

另外还有雄黄酒。酒器中放置艾草,用金勺分饮——当然,太监是要先试毒的。

在这个时候,他们还会吃一些时令鲜果,比如进贡的樱桃、桑葚等。

鲜果还可以冰镇,冰镇鲜果和杏仁豆腐这些都是宫里常称的“甜碗子”。

接下来就是中秋节。

中秋节是要祭月的,供桌上会摆“月光马儿”画像(明清月神形象),另外还有团圆饼(月饼)。

据说御膳房会制作直径0.6-0.7米、重量能达20斤的巨型月饼,祭月后切开分赐给每个皇室成员食用。

有一种“翻毛月饼”就是因慈禧而出名的。这种月饼外皮层次分明、酥皮如羽毛般轻盈,口感鲜香软糯、甜而不腻,受到慈禧的喜爱,亲自赐名“翻毛月饼”。

另外还有一种“兔儿爷饼”,这是一种兔形的酥皮点心,眼睛镶嵌红宝石——后来改成枸杞了。

中秋节前后,清宫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螃蟹宴。

除了皇帝、后妃外,一些高级官员也可以参加螃蟹宴。这些螃蟹主要是地方官员进贡的,其中阳澄湖大闸蟹因肉质鲜美、膏黄肥厚而备受青睐。

螃蟹最常见的烹饪方式就是清蒸。据说,乾隆特别喜欢清蒸河蟹,并配以姜醋与绍兴黄酒。

而慈禧不满足于简单的烹饪方式,她更喜欢“蟹肉煨鸽蛋”这样的精致菜肴。

此外,宴会上还有洗手蟹、蟹酿橙、螃蟹羹等蟹馔,让人大饱口福。

据说宴会现场还会有剔蟹胸骨之类的比赛,高手剔蟹能保证八路完整,样如蝴蝶。

吃完螃蟹后,大家通常会喝苏叶汤,用苏叶洗手,以去除螃蟹的寒气与腥味。

下面就是重阳节,皇室会吃满族传统的烤鹿肉,另外还要吃菊花糕,喝菊花酒。

到了冬至也有宴会,称作“九九消寒图宴”,上面有八十一道菜,对应数九寒天,每道菜名含数字。

另外还有馄饨,有四十九褶,象征《周易》大衍之数,汤底也是用参茸熬制的。

在萨满祭祀后会有分胙的环节,而且必须是要由宗室亲王操刀分割的。

腊八节宫廷里吃的也是很讲究的。

御膳房会熬七宝五味粥,里面包含暹罗香米、西藏雪莲、长白山参等珍材,并且是由喇嘛诵经开光的。

雍和宫也会用四丈的铜锅熬粥,并且侍卫骑马送往各王府。

腊八节还会用翡翠罐腌渍紫皮蒜,次年开坛再赏赐给重臣。

其实,节日期间,宫里都有向王公大臣赐“食盒”的习惯,食盒里装着的一般都是肉食和饽饽等等,这也是为了彰显皇帝的恩典。

以上就是关于清宫节日饮食的一些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饮食不仅仅是为了味觉上的享受,也是文化与政治的缩影,体现了当时满汉交融、等级森严的特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1 阅读: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