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飞龙在天——米里设计局系列直升机(5):暴虐的雌鹿:米-24

明鸿羽 2023-11-22 07:39:00

给直升机加装武器的最早尝试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4年底,纳粹德国在Fa-223型运输直升机头部加装了一挺机枪,成为世界上较早具有自卫能力的直升机。二战后,R-4 的成功刺激了直升机技术的巨大发展。直升机提供的实用性是任何其他技术都无法比拟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在越战早期就是直接把UH-1B这种主力运输型号的直升机加装武器装备,使其“炮艇化”(Gunship),成为了最早期的“武装直升机”,用来执行低空护航和火力支援等任务。

Fa-223型运输直升机

R-4 直升机

UH-1B

UH-1B

加挂武器的UH-1

1965年9月份引进了采用540型旋翼,飞行性能相比UH-1B有所改良的UH-1C型直升机承担武装攻击任务。同时推动了一项“临时过渡型武装直升机”的竞标。美国陆军为了尽快获得所需的直升机,决定从现役的直升机中挑选一款“大差不差”的机型出来,改装成他们所需要的武装攻击直升机。最终贝尔公司的Model 209入选,1967年7月份决议将其型号系列改为AH,也就是“Attack Helicopter”(攻击直升机),并最终将该机定型为AH-1G。AH-1G可以说是直升机历史上第一种“专业”的武装攻击直升机。其研发之初就将火力打击列为重要能力之一,在战场上表现不俗。该系列直升机开创了专用武装直升机窄机身、纵列式驾驶舱布局的先河,对后来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影响较大。

UH-1C

UH-1C

UH-1C武器

AH-1G

西方世界对直升机的研究和使用都要早于前苏联,对于当时的前苏联而言,打造一支强大的地面装甲力量才是重中之重,在很多苏联高层看来,类似武装直升机这种概念,到了战场上完全就是活靶子,想要取得战争的主动还是要依靠强大的装甲力量。但在越南战场上,美军凭借直升机的空中机动优势,向全世界展现出了直升机在战场上优越性。

苏联的武装直升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米-1的武装型,米-2武装型,随后是运输和战斗直升机米-4AV以及米-8武装运输直升机。但AH-1G这种专业武装直升机面世后给苏军带来了新的压力。

米-1武装型

米-2武装型

米-4武装型

米-4AV

米-8武装型

20世纪60年代中,苏军实行全面机械化,BMP-1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战车开始列装,将机械化步兵的火力、机动和防护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运兵直升机也在苏军中大量列装。苏联设计师米哈伊尔·米里在1966年就意识到,苏军将需要“飞行的步兵战车”,用来快速输送突击分队,为离机的步兵提供强大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步兵将借助飞行载具而有更高的战场机动性 。

BMP-1步战车

米-24武装直升机:

20世纪60年代,米里设计局敏锐的觉察到武装直升机以及运输直升机的概念很可能改变未来陆军的作战形态,甚至影响未来的战争形式。按照米里的设想,苏联需要一款兼顾对地支援和运输的大型武装直升机,实现对西方世界的弯道超车。但遭到了苏联高层的反对,他们反对发展武装直升机。

V-24武装直升机方案

1966年,米里设计局提出了V-24武装直升机方案,V-24的布局和结构很类似美军的UH-1直升机,并列双座的座舱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视界,尤其是中间的乘员舱部份,宽大的机舱可以让八名兵员背对背乘坐,可以作步兵快速登机、离机的跳板。机舱顶部两侧的短翼下有武器挂架,可以挂载火箭和反坦克导弹,并有一门双管航炮在起落架前。米里的设想在军方引起激烈争论,以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为首的实权在握的元老派坚决反对这种武器,好在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格列奇科大力支持这一新生事物。

1959年克里莫夫设计局开始研制新型的涡轴发动机,1965年著名的TV2-117发动机投产,给苏联的直升机提供了强大的心脏。1967年,米里设计局提出两种基本设计,一个是7.5吨级的搭载一台TV2-117发动机的中型直升机,另一种是10.5吨级的搭载两台TV2-117发动机的重型直升机,米里设计局的试制工厂还制作了3种机身和5种座舱,供军方评估之用。最终,苏军选择了双发重型方案。但要求把固定式颌下航炮改为动力旋转的颌下机枪,并指定正在开发的 9M114(北约代号 AT-6)反坦克导弹作为主要反坦克武器。火控系统也要求包括增稳的瞄准具和激光测距仪,以及昼夜瞄准系统和自卫电子战系统。

V-24首飞

V-24首飞

1967年3月29日,最终专家组的意见是上马,V-24因此得到了“准生证”。 1968年,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批准米-24的研制,全比例样品机于1969年2月完成。1969年9月15日,米-24的原型进度大大提前于计划,并进行了首飞,四天后第一次自由飞行,第二批十架的试验机接着被生产出来。1970年,米里去世,米-24的设计由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蒂叙琴科接任,具体设计由V.A.库兹涅佐夫负责。1970年6月,米-24开始18个月的连续测试,改良重点在结构强度和金属疲劳、减震问题。

米-24A

米-24A

出于苏军早打快打的战略思想,米-24和当时很多飞机一样,是边研制边投产,试飞计划还没有完成时就已经进入现役。1972年,官方承认米-24纳入作战序列,除试飞和换型训练中心外,首批装备的部队包括远东军区、喀尔巴阡军区和驻德集团军群的空军部队(当时直升机仍隶属空军),最初的型号是米-24A。1972年,米-24A开始批量装备苏联军队,而米里已于1970年去世,最终没能亲眼看到米-24批量装备部队。最初240架米-24A型及其米-24U训练改进型都是在阿尔谢尼耶夫工厂生产制造,其中少部分出口(在苏联空军短暂服役后作为二手直升机出口)到许多友好国家,比如阿富汗、越南、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

南非的米-24A

越南的米-24A

米-24的初次实战亮相是在埃塞俄比亚战场。1978年,索马里大举进攻埃塞俄比亚,古巴方面展开了对埃塞俄比亚密集的军事援助,其中就包括米-24武装直升机。由古巴飞行员驾驶的“雌鹿”来去自由,在攻击索马里阵地时几乎没有受到像样的反抗。

埃塞俄比亚的米-24A

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前,苏联始终没有向越南提供过米-24“母鹿”武装直升机。尽管当时最初型号的米-24A已经开始装备苏军部队。但是出于多种考虑,苏联还是不愿意向外提供这种新式武器。直到1979年越南在和北方邻居的战争吃亏以后,米-24武装直升机才和ASU-85反坦克自行火炮、BMP-1步兵战车、BM-21“冰雹”火箭炮等武器一起被苏联援助到越南。不过这批米-24武装直升机都属于最初型号的米-24A 。越南军队在柬埔寨战场使用米-24武装直升机的战斗经验表明,米-24具有火力强、机动性好、防护出色等UH-1、米-8T等通用直升机不具备的优点。

维护中的越南米-24A

1979年4月,阿富汗政府军从苏联手中接过了第一批米-24A,随即加入到针对反政府军的打击中,由于使用失误,米-24在反政府军游击队防空火力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但政府军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武装直升机的优势,面对游击队打了就跑的战术,直升机所拥有的高机动性,成为了反游击战的一把利器。

阿富汗的米-24A

随后研发的米-24B是另一个过渡型号,虽然保留了米-24A的封闭式“玻璃屋”飞行舱板,但引进了Yak-B型4管12.7毫米机枪和USPU-24炮塔,以及性能极大提升的9M17P(AT-2)“方阵”-PV瞄准线半主动控制线导反坦克导弹(SACLOS)。米-24B的生产量非常小,在生产线上很快被更现代、拥有全新风格前机身的改进型所取代。

米-24A与米-24B对比

米-24B

9M17P(AT-2)“方阵”导弹

通过总结米-24A以及米-24B的使用经验,发现最初的串列双座座舱设计有严重缺陷,驾驶员在后左,射击员在前右,左右错开的目的是改善驾驶员的前方视界,但实战中射击员阻挡驾驶员向右前方的视界,而偏左的座位使右后方又成了死角。于是,米里设计局对米-24作了一次大改,将前机身改变,后坐抬高,前起落架加长,在地面上停机时外型呈“昂首挺立”的姿态,改型的米-24为米-24V。

米-24D

米-24V选用原定的9M114反坦克导弹,然而9M114的进度拖延,直到1972年才服役,米尔设计局只好用米-24V的机体和米-24B的武器系统,推出一个折中的米-24D。米-24D(北约称“雌鹿”D)特定改进型仍然被认为是一款过渡机型,因为它保留了米-24B的武器系统。米-24D采用了纵列式阶梯座舱,这种座舱飞行员坐在后舱,武器系统操作员坐在前舱;每个座舱都配有防弹风挡和“气泡式”舱盖。尽管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订购的直升机机型几乎与苏联定制的机型一样,而且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可以得到米-24D改进型直升机(命名为米-25),但该机型的设备和航空电子系统在标准上比苏联本国使用的机型要稍差一些。

米-24D与米-25

米-24D武装直升机引入重型装甲,可抵抗重型机器的子弹,防御能力很高。它的机头下方装备有一挺12.7毫米四管Yak-B机枪,还可以携带四个57毫米火箭吊舱以及各种其他武器,可以有效实现战场炮火覆盖,攻击能力不可小觑;另外,速度快,普遍能达到每小时208英里。1976年,米-24D型武装直升机创下368公里/小时的官方世界速度纪录,直到1986年都没有其他直升机可以打破这个记录。

米-24D挂载9M17导弹

1976年3月29日,米-24D直升机正式列装苏联部队,并在阿尔谢尼耶夫工厂一直生产到1977年。与此同时,罗斯托夫工厂生产的出口机型则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停产,在此期间共生产出300多架米-24D/25型。

米-24D

波兰的米-24D

古巴的米-24D

斯洛伐克的米-24D

博物馆的米-24D

1982年10月27日,在Aon Hoshah附近,一架米-24用反坦克导弹迎头击落了一架伊朗的F-4D,可能是AT-6超音速无线电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战斗细节并不清楚,有些细节是矛盾的,比如有的来源说,这是一架米-25,那就是米-24D的出口型。那样的话,导弹就不可能是AT-6。还有一个消息来源说,伊拉克米-24是用机头机枪击落那架背运的鬼怪式战斗机的。不管是用机枪,还是用AT-6,这是一次瞎猫撞上死老鼠的战斗,而不是伊拉克米-24飞行员的技术所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升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战例。

伊朗的F-4D

1983年9月14日,伊拉克的米-24在巴士拉附近首次击落伊朗的AH-1。此后,伊拉克战绩节节升高,整个战争期间,直升机之间的空战有56次。战争结束时,双方在直升机空战中被击落的总数是10架AH-1和6架米-24,伊拉克占优。

米-24V

米-24V,可以看到下颌部安装了4管12.7mm口径机枪

1976年,米-24V投产,米-24V 投产时,苏军已有400多架米-24A和D服役,此后,米-24D有一段时间和米-24V并行生产。米-24D的简易版出口型号为米-25,米-24V的相应型号则为米-35。米-24V是目前存世量最大的米-24系列,从1976年投产再到1986年停产,米-24V型共生产了1000余架,占到了米-24家族总数的一半左右,是米-24最主要的型号。出口到波兰的米-24V称为米-24W,原因是德国和波兰语的拼写和发音与英文字母不一样,波兰语中没有字母V,只得以W代替。

米-35

米-35

波兰的米-24W

阿富汗的米-35

捷克的米-35

捷克的米-35

米-24V的主要武器为一挺12.7毫米“加特林”四管机枪。米-24V围绕着搭载9M114超音速反坦克导弹进行改进,弥补了之前版本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方面的不足。实际上,米-24V才是苏军真正想要的武装运输直升机。米-24家族的武器系统主要包括机鼻处的机枪和机炮、挂载的炸弹和火箭弹以及相应的反坦克导弹,制导武器。

9M114(AT-6)

9M114

9M114

9M114反坦克导弹,弹长1.3米,弹径0.13米,该型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命中率达到90%,该弹头部为聚能破甲战斗部,穿甲厚度750~900mm,最大射程5千米,飞行速度350~400m/s。在米-24的研发初期,由于配套的反坦克导弹研制拖沓,使得早期的米-24一直处于瘸腿走路的阶段,直到9M114超音速反坦克导弹的问世,才使得米-24V真正成为了空中“雌鹿”。 另外一个重要的武器就是用于空中自卫的9M30“针”式防空导弹,弹长1.574米,弹径0.072米,弹重10.8千克,射程5.2千米,最大目标攻击速度360米/秒。战斗部1.17 kgHMX炸药。

9M30“针”式防空导弹

米-24V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驾驶舱为纵列式布局。前座为射手,后座为驾驶员。后座比前座高,驾驶员视野较好。座舱盖为铰接式,向右打开。驾驶舱前部为平直防弹风挡玻璃,重要部位装有防护装甲。主舱设有8个可折叠座椅,或4个长椅,可容纳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米-24V的旋翼为传统全铰接式旋翼,有5片桨叶,等弦长翼弦。尾桨有3片桨叶,铝合金制造。

捷克的米-24V

米-24V采用两台TV3-117涡轮轴发动机,并排安装在座舱上面,单台最大功率为1640千瓦。发动机装有8毫米厚的淬火防护钢板。主油箱位于机舱后面的机身内,软油箱位于机舱底部。机舱中的1000千克辅助油箱可使直升机的内部燃油量增加到1500千克。也可带4个外挂油箱代替辅助油箱,每个外挂油箱容量为500升。

格鲁吉亚的米-24V

尼日利亚的米-24V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苏军的武器装备中,对阿富汗游击队威胁最大的,毋庸置疑是武装直升机。苏军在阿富汗广泛使用米-24雌鹿系列武装直升机,这是苏军手里最有效的反游击战武器。苏军在阿富汗常年保持有200架左右规模的米-24武装直升机,但是机组人员定期轮换。米-24在阿富汗战争中执行了75%的近空支援任务和33%的有计划打击任务,所以米-24武装直升机飞行员的口号是“发动机不停,机枪火力不断”。

毒刺导弹

上世纪80年代,大量西方便携式防空导弹进入阿富汗,美国也开始为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配合游击队现有的各种高射机枪和高射炮,米-24损失惨重。在研制初期,苏军并未过多考虑米-24所要面临的电子战环境,直到游击队装备防空导弹,苏联人才开始为米-24加装红外干扰机以及白桦雷达告警系统。但在面对毒刺时,这些反制手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毒刺”加速了苏联在阿富汗撤军的步伐。

阿富汗长期的战争,最终导致一些难以忍受长期作战的痛苦的政府军士兵开始逃离,其中有一些便是驾驶着米–24逃走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先后从叛逃到其接内的阿富汗政府军士兵手中获得了多达6架米-24武装直升机。在当时,米–24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令许多国家对它都垂涎三尺,因此当得知巴基斯坦方面获得米-24战机之后,许多美西方国家开始打起了这6架武直的主意。

刘华清将军参观米-24武装直升机

友好的巴铁第一时间就通知了中国兄弟,让我们派人前来研究,以获取先进的外国直升机技术。随后巴基斯坦为了帮助我国研制武器,将其中一架米–24及其武器挂件进行了拆解,并将它全部打包成足有20吨的零部件,无偿地赠送给我国。我国科研工作者对这架珍贵的直升机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发现这架直升机确实有许多优点,例如结构可靠易用,火力凶猛,造价低廉等,但是也暴露出了其电子设备落后等缺点,总之这架直升机对我国发展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有很大的帮助,研究一番后,这架直升机被送到了小汤山航空博物馆,成为馆内的珍贵藏品。

小汤山博物馆的米-24

1998年3月1日晚上,一架塞尔维亚特种部队的米-24V雌鹿被小口径武器击中而迫降,但是叛军依然被队员击退,1998年夏季期间米-24V从事许多战役,6月27日在四架雌鹿支援下特种部队帮助100名警察和塞尔维亚平民从北约的Kijevo村封锁区逃走,此战役中米-24V和米-17担任运补弹药和撤离伤兵。

塞尔维亚的米-24V

2001年,马其顿人民军使用由乌克兰提供的米-24V,投入压制阿尔巴尼亚分裂主义者的战争,主战场在Tetovo、Radusha和Aracinovo三区,雌鹿被经常使用并证明了有效性,例如在Aracinovo村消灭数百人的战果。

马其顿的米-24V

为了加强米-24的火力,米尔设计局始终没有放弃为米-24装备航炮的努力,终于在米-24P上安装了一门双管 30毫米炮,取代了此前的12.7毫米机枪。30 毫米炮的威力自然不成问题,但重量太大,后座力也太大,只好采用右侧固定安装。米-24P于1981年投产,到1989年为止产量在620 架以上,出口型号为米-35P。

米-24P的机炮

米-24P

白俄罗斯的米-24P

尼日利亚的米-24P

匈牙利的米-24P

亚美尼亚的米-24P

缅甸的米-35P

印尼的米-35P

米24P雌鹿武装直升机,乘员3人,可搭载8-10名士兵,机长17.5米,翼展17.3米,旋翼直径17.1米,机高6.5米,空重8.5吨,发动机两台克里莫夫TV3-117MT涡轮轴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2吨,最大飞行速度335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1000千米,作战半径288公里。

米-24P

米24P驾驶舱由防弹挡风玻璃和钛装甲保护,在直升机的重要部件也安装了装甲,这些装甲可抵抗 12.7 毫米的重机枪射击,甚至连飞机的旋翼部分都采用了钛合金加固,小口径步枪和破片对这种装甲几乎无能为力。航电系统方面装备有甚高频和特高频无线电台、自动驾驶仪、雷达高度表、盲目飞行仪表设备、弹道计算机,以及有地图显示器的无线电罗盘。米24P一共有4-6个外挂架,武器系统为9M114反坦克导弹,9M30“针”式防空导弹,UB/V-16型、UB/V-32型或S-5型57火箭发射器,每个火箭发射器可装32枚57毫米火箭弹,或者副油箱和常规炸弹,一门双管30毫米炮。

9M114V导弹

设计师在1985年又推出了新的米-24VP,将米-24P装备的双管30毫米航炮更换为重量较轻的Gsh-23L双管23毫米航炮,安装位置也挪到了机头下方增加射界。但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供弹系统经常发生故障,米-24VP只生产了25架就停产了,直到后来苏联解体之后才得以解决。

米-24VP

米-24VP

米-24VP

在阿富汗的战斗经验导致了 米-24P(西方报告名为雌鹿-F),带有安装在 30 毫米 GSh-30K 双管加农炮上前机身。后来的专业变体包括 米-24RKR Hind-G1 NBC侦察直升机,米-24K Hind-G2 用于 火炮火力校正、米-24BMT 扫雷舰改装和用于准军事用途的米-24PS。

米-24K

米-24K

苏联解体后,一些军工部门自己筹集资金研发的外贸版的武器装备甚至比俄军的现役装备还要好,因此这些外贸版的武器装备不仅外销赚取外汇还赢得了自家军方的订单。是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基于米-24VP设计的外贸版武装直升机,采用了成熟的航电系统和新的机体结构,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不仅如此,该机机身经过全新设计后,采用了新的旋翼系统和低噪声的X形尾桨,更换了功率更大的克里莫夫VK2500涡轴发动机,起落架改为固定式。重点强化了夜战能力,座舱内部安装了KNEI-24数字式飞行仪表和OPS-24观瞄系统,并配备了兼容GPS和格洛纳斯的A-737-00卫星导航接收机,座舱内部兼容俄罗斯第三代夜视镜。机鼻右侧安装了GOES-342型光电转塔,转塔内部装有前视红外传感器、电视摄影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测角仪,其前视红外夜视传感器在夜间可以发现6000米外的坦克。

米-24P

在米-24的一系列改进过程中,米里设计局只是把重点放在提高机载武器系统的杀伤力方面,而没有重视提高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尽管米里设计局1989年就推出了首架米-28,但由于军费短缺和米-24改装市场的诱惑等方面的原因,俄罗斯还是对米-24做了更新的改进。1999年3月4日,米-24BM(出口型为米-35M)终于首飞蓝天。2000年,首批米-24BM将出现在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团中。

米-24BM

米-24BM主旋翼直径为17.20米,尾桨直径3.84米,旋翼旋转时机长21.27米,主旋翼旋转时机高5.44米,机身宽1.7米,翼展5.06米;带4个外挂油箱,转场飞行时起飞重量12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0900千克,空重8050千克,战斗载荷2860千克,内部最大货物载荷为1500千克,外部最大货物载荷达到24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312千米/小时,巡航速度260千米/小时。

米-35与米-35M

米-35M

出口型米-35M 有效载荷能力高达2400公斤。它可以携带 由8名装备齐全的部队组成的完整步兵小队。此功能与西方攻击直升机相比,这种直升机是独一无二的。一个 大口径机枪,以及通用机枪 可以安装在货舱内。为了控制成本,米-35M保留了原先的米-24V/P上面的电子战设备,没有添加惯性导航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米-35M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留了夜战能力有着比较高的性价比,因此该机也获得了不少的订单,不仅俄空天军自己装备,委内瑞拉、巴西、阿拜塞疆和伊拉克等国都有购买。

哈萨克斯坦米-35M

尼日利亚的米-35M

伊拉克的米-35M

米-35M2 委内瑞拉军队的更新版本。它配有VK-2500 用于高空作业的发动机。米-35M3 具有更新的航空电子设备的版本。它改进了夜间操作 能力。这架武装直升机的武器包括Ataka-V(AT-9反坦克导弹),Shturm-V(AT-6空地导弹)和Igla-V(9M39空空导弹) 兵器。还有一门 23 毫米大炮。一些变化是 旨在延长生命周期并简化维护。

AT-9导弹

AT-6导弹

委内瑞拉的米-35M2

巴西的米-35M

巴西的米-35M3

巴西的米-35M3

1986年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首次在切尔诺贝利出现,该型去掉了翼尖武器挂架,在翼下加长的武器挂架上采用“抓手”机构,以适应核/生物/化学战,可以侦查辐射线来源,生化武器采样,该型单独部署在俄罗斯地面部队中,已知型号有米-24R、米-24RR和米-24RKh(Rch)。米-24R是“雌鹿”武装直升机的核生化(NBC)探测型,该机也积极参加了辐射污染绘图作业。米-24R需要在被调查区域多次降落,用安装在翼尖下方的一个巧妙装置来获取土壤样本。

米-24R

每架米-24R的机组需要在现场部署一个月,共飞行60到70小时进行无数次降落采样。在执行辐射背景调查任务时,米-24R需要每天在现场以150米高度飞四架次。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外改装米-24的市场潜力很大(除独联体国家拥有约1900架米-24外,南斯拉夫等25个国家拥有约600架米-24),但俄罗斯也面临着以色列等国的严峻挑战。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以色列、南非和欧洲的一些公司也曾提出过五花八门的非授权“副厂”升级改装方案,这种局面一度让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感到愤怒而又无可奈何。

米-24R

1998年初,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与印度签订了为其改装25架米-24的协议。在1999年6月20日第43届巴黎航展上,以色列首次展出了为印度改进的米-24。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自21世纪初就在“雌鹿”升级市场上非常活跃,该公司在2004和2005年获得了为斯里兰卡空军的5架米-24V和5架米-24P升级夜间反坦克导弹发射能力和综合自卫套件和合同。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第二个已知客户是马其顿,该国在2005年2月签订了一份为马其顿空军升级6架米-24V的合同,项目名称“亚历山大计划”。第一阶段升级的内容是安装ANVIS/HUD系统(一种头盔显示和瞄准系统),座舱灯光兼容夜视镜,并增加了GPS接收机。

以色列为印度改进的米-35

由南非先进技术与工程公司(ATE)研制的“超级雌鹿”是最成功的米-24副厂升级型号。赢得为阿尔及利亚空军升级40架米-24的大单。阿尔及利亚在2001年底又下达了第二份升级合同,由ATE公司把未透露数量的“雌鹿”升级到更高标准。2010年6月,“超级雌鹿”又获得了另一个客户。ATE公司与乌克兰Aviacon合作为阿塞拜疆空军升级了4架,编号米-24G。该机除具有“超级雌鹿”的所有特征外,还配备了由乌克兰卢契设计局研制的“障碍”新型反坦克导弹。

阿尔及利亚超级雌鹿米-24G

米-24MK2

米-24MK2

米-24MK2

ATE公司还推出了衍生自“超级雌鹿”MkIII的“敏捷雌鹿”升级,该机进行了广泛的机身和旋翼系统升级和减重,因而大幅提高了机动性能。更加复杂的“超级雌鹿”MkIII升级包具有大量高技术设备,如前后座舱的肯特隆公司研制的“弓箭手”R2头盔瞄准器,可用于操作机炮炮塔和和“百眼巨人”550多传感器转塔。该机的高转动速率炮塔内安装一门20毫米F2机炮,备弹840发。

米-24MK3

2001-2004年,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合作,对米-24W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北约NATO标准化协议G4555规定的要求,该合作项目名为Pluszcz。改造后的米-24W被命名为米-24 Pluszcz(米-24PL)。别称Mi-24PL。虽然该飞机的现代化将改进自防卫能力和装备现代化的西方航电设备、数字无线电和数据传输装置,但不换装新发动机或旋翼。

米-24PU1

俄罗斯以外最大的“雌鹿”升级潜在客户是乌克兰陆军航空兵,装备着超过100架的米-24。据报道在2008年,乌克兰国防部选中法国SAGEM公司为本国米-24升级项目的航电升级和集成主承包商,与科诺托普的乌克兰Aviacon直升机维修厂合作实施升级。SAGEM公司对此非常兴奋,以为进入了一个利润丰厚的“雌鹿”升级市场。升级后的首架米-24P原型机在2011年中期首飞,该机在年底展开国家试飞,评估了该机的夜视镜飞行能力和精确目标指示能力。国家试飞在2012年3月完成后,该机获得了米-24PU1的编号,乌克兰国防部批准陆航的米-24P开始接受升级。

米-24PU2

2011年12月,乌克兰国防部宣布与SAGEM公司的合作将继续进行,这家法国公司已获得了为米-24PU2第二阶段升级提供高科技设备的合同。第二阶段升级包括座舱多功能显示器、OLSP-410多功能光电转塔、新型任务计算机、VS-1500音频/视频记录系统、Sigma 95L导航系统(包括惯性和GPS组件)和Mercator数字地图模块。2013年,米-24PU2原型机进行了首飞。

米-24P-1M座舱

在2019年莫斯科航展上俄直与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KRET)合作研制的米-24P-1M露面,该机的航电全面更新,其中包括新型OPS-24N-1L瞄准和导航设备,并可在机鼻选装相控阵雷达,俄直没有详细说明该雷达的用途,很可能是一种用于全天候反坦克作战和贴地飞行的毫米波雷达。此外该机还安装了能大幅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的自动驾驶仪。该机增加了新型自卫系统,应该是米-35M在叙利亚实战中测试的“维捷布斯克”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并更新了动力系统,很可能换装了大功率TV3-117VMA发动机。米-24P-1M的空重至少可以减少430千克,该机可发射各种类型的制导导弹,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并不逊色于最新一代的现代直升机。

米-24P-1M

米-24武装直升机是苏联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具有速度快、爬升好、载重大、火力强、生存能力强的特点,不光可以提供直接的强大火力支援,还可以运载突击分队或后送伤员。理论上,米-24既有强大火力、又能载运人员的特点,使它成为战斗搜索救援的理想直升机。米-24武装直升机按照西方的标准,其火控系统也比较粗糙,很长时间内,米-24只有昼间攻击能力。米-24还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可收放起落架的直升机,这样可以减小阻力,让速度更快一些,这一点对于武装直升机来说非常重要。

米-24飞行状态

米-24飞行状态

米-24采用5桨旋翼,这在同时代的直升机中是罕见的。桨叶数越多,在同样旋翼直径和转速下的升力就越大,或者同样升力下转速可以较低,有利于降低振动和噪音。相比之下,美国的UH-1“休伊”和AH-1“眼镜蛇”是双桨,AH-64“阿帕奇”是四桨,后来研制的RAH-66“科曼奇”才是5桨。

AH-64“阿帕奇”

RAH-66“科曼奇”

米-24武装直升机一共制造了超过3500架,至今它的改进型米-35依旧在持续生产当中。米-24武装直升机饱经战火的洗礼,在当今世界的武装直升机中,米-24拥有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曾参与3大洲超过30场战争和武装冲突。米-24武装直升机多在独联体国家部队服役,各军区都编有直升机中队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也都拥有苏联提供的米-24。米-24还出口到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古巴、印度、伊拉克、利比亚、尼加拉瓜、越南、也门等国家 。2000年后,俄罗斯先后向巴西、印尼、委内瑞拉、捷克等国家出口了新型米-24、米-35武装直升机。

米-24从诞生开始到现在已经服役近50年,虽然米-24已经迎来了像米-28这样的继任者,但米-24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架武装直升机,而是一个时代。历史会像记住梅塞斯密特Me109一样,永远记住米-24武装直升机。

绰号:雌鹿、鳄鱼

空重:8200-8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1500-12000千克

旋翼直径:17.10米

旋翼桨盘面积:235平方米

尾桨直径 :3.90米

机长:18.80米(旋翼和尾桨转动)

机高:6.50米(旋翼和尾桨转动)

主轮距:3.03米

前主轮距:4.39米

发动机:2台TV3-117涡轴发动机,每台输出1600千瓦

最大平飞速度:330-335千米/小时

作战航程:1000千米(标准内部燃油)

作战半径:288公里(4个外挂油箱)

升限:4500米

航电:米-24武装直升机按照西方的标准,其火控系统也比较粗糙,很长时间内,米-24只有昼间攻击能力。米-24武装直升机的航电设备装备有甚高频和特高频无线电台、自动驾驶仪、雷达高度表、盲目飞行仪表设备、弹道计算机,以及有地图显示器的无线电罗盘。安全系统包括3台发电机的双套电气系统和增稳系统。

武器:短翼上和机身短板下有4-6个外挂架,载弹量为2860千克,机头下方装有一挺俯仰角和方位角变化范围增加了的12.7毫米四管“加特林”机枪,之后改型换上GSH-23-1机炮、GSH-30-2机炮。

米-24短翼翼尖武器挂架可挂4枚9M17M(AT-2)“蝇拍”反坦克导弹,AT-6螺旋反坦克导弹,AA-8“蚜虫”,AA-11“射手”或空对空导弹,9M30“针”导弹。升级武器系统可支援Ataka、Shturm、Igla-V导弹。

客舱容积:

载重量:2400千克

乘员:3人(飞行员、副驾驶、武器系统官)

产量:3500多架

米-35M

米-24PN

米-24PN

米-24PN

米-24VM

1 阅读:242

明鸿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