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被骗了,乌方妥协后,美国变脸:将重新考虑对俄立场

秋白聊国际 2025-02-28 18:03:59

随着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华盛顿的一连串外交动作正悄然改写冲突的剧本。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近日表态称,美国正在重新评估对俄乌的战略定位。这一立场的转折背后,暗藏着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源博弈。  

7月的华盛顿异常闷热,但这并未阻碍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谈判进程。知情人士透露,涉及稀土与能源开采权的协议已进入最后磋商阶段。一旦落笔,美国将实质掌控乌克兰经济命脉——这意味着基辅当局在出让主权的同时,也迫使其国际盟友必须重新权衡利益分配逻辑。

俄罗斯在这场交易中看似占据上风,实则沦为谈判筹码。过去五个月,特朗普政府频频向莫斯科递出橄榄枝,不仅默许俄军占领区的现状,更在公开场合强调与普京的"特殊默契"。这种姿态成功刺激了基辅的危机感,最终促成矿产协议的加速落地。如今美国转向"平衡立场",恰是在资源收割完成后必须进行的外交校正术。

俄军的推进速度打破了外界预期。北约卫星图像显示,过去三周内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战线推进了8公里,并控制了德鲁日科夫卡铁路枢纽。这种军事高压策略,与普京"边打边谈"的战术一脉相承——莫斯科需要在前线优势最大化之际锁定谈判主动权。

基辅当局的处境愈发尴尬。泽连斯基虽在议会强行通过"先和平后选举"的决议,但合法性危机已让西方伙伴心生疑虑。巴黎政治学院的东欧问题专家指出,乌克兰领导层正在透支最后的政治信用:"当矿产协议细节曝光时,公众会发现他们既未赢得和平,又失去了资源主权。"

美国战略界开始反思乌克兰危机的战略价值。曾参与伊阿战争的退役将军彼得雷乌斯警告,基辅可能成为"东欧的喀布尔"——一个投入万亿美元却难以抽身的泥潭。这种焦虑体现在五角大楼最新军援方案中,原定60亿美元的装备清单被大幅压缩为25亿美元的非致命性物资支持。

欧洲的无力感则更为明显。柏林方面私下向媒体承认,欧盟对乌克兰的战后重建计划正沦为纸上谈兵。随着矿产协议向美国倾斜,欧洲企业恐将错失资源开发先机,这种地缘经济层面的挫败感,或将重塑未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根基。

当俄军坦克碾压过顿巴斯平原时,克里姆林宫的谈判代表正与美国同行推敲协议措辞。这种军事与外交的双轨并进,暴露出当代大国博弈的吊诡逻辑——战场上的生死较量与谈判桌上的威士忌杯盏竟能同步进行。

对于基辅而言,真正的危机或许不在前线战壕,而在华盛顿政策圈的博弈密室。随着11月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团队的乌克兰战略或将再度转向。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正在成为检验大国定力的试金石:谁能最先跳出零和博弈的陷阱,谁就能在这场世纪棋局中抢占先手。

0 阅读:7

秋白聊国际

简介:以我之青春, 捍卫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