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军援计划陷财政黑洞

秋白聊国际 2025-03-30 10:07:53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雄心勃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撞上冰冷现实。原定1500亿欧元的援乌军改基金,因法意西三国联合抵制陷入僵局——这场被寄予厚望的“防务复兴运动”,正因成员国财政崩溃和内部撕裂走向破产边缘。

欧洲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法国公共债务突破GDP的110%,意大利国债规模飙至140%,两国赤字率分别达5.3%和7.4%,远超欧盟3%的警戒线。即便在此背景下,欧盟仍向乌克兰输送760亿欧元军援,相当于每天烧掉2.08亿欧元。如今泽连斯基索要的50亿欧元“炮弹专款”,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相当于意大利全年国防预算的1.3倍。

冯德莱恩的融资方案遭遇成员国激烈反对。法国坚持军购订单必须流向达索、泰雷兹等本土企业,德国却要求向英国BAE系统、挪威康斯伯格等非欧盟厂商开放招标。这种矛盾在1500亿欧元分配上爆发:南欧国家要求直接拨款避免债务恶化,北欧国家则推动贷款模式维持财政纪律。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直言:“我们不是美国的提款机,不能为东欧战争背负代际债务。”

为突破资金困局,欧盟委员会铤而走险启动两项危险操作:挪用420亿欧元新冠复苏基金余款,以及发行“欧洲国防债券”。后者援引《欧盟运作条约》第122条紧急条款,试图绕过成员国议会审批。市场对此反应剧烈: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跳涨12个基点,欧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05心理关口。更严峻的是,俄罗斯趁机推出“天然气卢布2.0”,导致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跌至19.9%,创2002年以来新低。

欧盟的“军火复兴”计划在产能层面同样受挫。莱茵金属在乌克兰的炮弹生产线仅实现30%设计产能,因缺乏钨、镍等关键原材料;法国赛峰集团导弹发动机交付延期9个月,暴露出欧洲供应链的致命缺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英国BAE系统凭借欧盟订单,股价年内暴涨47%,凸显欧洲防务自主的讽刺现实。

这场财政灾难的本质,是欧盟战略定位的错乱。当德国总理舒尔茨宣布“欧洲必须成为地缘政治玩家”时,他选择性忽视了北约70%军费仍由美国承担的现实。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的警告正在应验:“用欧元区财政供养乌克兰战争,等于给欧元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如今,欧盟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充当美国战略附庸,还是重构以经济竞争力为核心的新秩序——答案或许藏在暴跌的欧元汇率和飙升的债务曲线里。

0 阅读:5

秋白聊国际

简介:以我之青春, 捍卫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