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对其表姐李清照,其行径之恶劣,简直罄竹难书令人闻之切齿

夏夜流萤迟归 2025-04-12 10:59:51

在历史的脉络中,秦桧与李清照存在亲属关联。秦桧之岳父,乃李清照之亲舅,换言之,李清照之母与秦桧妻子王氏之间,维系着姑侄关系。北宋时期,官场盛行招纳新科女婿之传统,一旦新科进士尚未婚配,朝中大臣便竞相争取,将其纳入自家姻亲。政和五年,秦桧考中进士,旋即被前宰相王珪相中,成为其孙女婿。无独有偶,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亦在考中进士之际,为同一位王珪招为东床快婿。

李清照年仅两岁时,其生母便溘然长逝,随后继母入门,此继母乃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王拱辰之孙女。基于这一家庭结构的变迁,李清照与亲外祖家情感淡薄,在其诗词与文章中鲜少提及该家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舅舅王仲山(即秦桧岳父)与王仲嶷,在担任知府期间,竟背国降金。如此行径,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李清照对这一家族的反感。

开封沦陷之后,李清照偕同丈夫赵明诚举家南迁。彼时,赵明诚任职江宁知府。当金兵兵临城下之际,赵明诚竟弃城而遁。李清照对其夫君此举极为愤慨,遂挥笔写下“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般豪迈激昂之诗句,以表对其临阵脱逃行为的批判。未几,赵明诚因内心羞愧难安,溘然长逝。

南宋绍兴二年,时年三十八岁的李清照,于历经诸多艰难险阻后,方抵达临安并暂得安身之所。此前数年,其一路辗转流离,致使家产散失殆尽。初至临安时,李清照可谓既无财物傍身,又无亲眷可依。幸得其父李格非往昔于官场的联姻之举,使得在临安的南宋朝廷中,经复杂辗转的亲缘关系,尚存有几位远亲。正是凭借这些远亲的资助,李清照方能在临安驻足。

彼时,秦桧自金国归朝,已然擢升至宰相之位,于朝堂之上执掌权柄。然而,李清照生性耿介,秉持坚贞傲骨,即便秦桧权倾朝野,她亦始终未涉足秦桧所居之宰相府邸。

于封建时代,孤身孀居的女子,若无男性扶持,生存境遇往往极为艰难。李清照亦面临此境,经数位旁系亲属从中牵合,她改嫁予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张汝舟起初臆测李清照拥有丰厚资财,然待其嫁入,方发觉她已家道中落、身无长物。至此,张汝舟原形毕露,竟伙同胞弟对李清照施以虐待,日常动辄打骂。李清照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养尊处优,自然不堪此等折磨。于是,她毅然决然向官府告发张汝舟,诉求与之解除婚姻关系。在当时律法之下,即便女性为维护自身权益与夫君对簿公堂,无论是非曲直,皆需身陷囹圄两年。幸得皇帝近臣綦崇礼从中援手,李清照方在狱中仅羁押十日便获释。

綦崇礼与李清照系同乡,且存在一定旁系亲缘关系。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每逢佳节庆典,宫廷均会举办盛大仪典,京城内获诰封的命妇有资格入宫参与宴飨并受赐。綦崇礼凭借自身影响力,屡屡为李清照争取到参与此类活动的机会,安排她为帝王及妃嫔撰写应景诗词。李清照因之屡获丰厚金帛赏赐,这对其生活境遇的改善起到了显著作用。

然而,李清照与秦桧之间存在着颇深嫌隙。二者家族仇怨的起始缘由已难以稽考。于临安官场交际往来中,李清照对秦桧不乏讥讽之举。值得一提的是,秦桧夫人王氏,虽与李清照为表亲关系,却与之不相往来。按常理,基于血亲纽带,王氏本应给予李清照一定支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南宋时期,秦桧权倾朝野之际,意图使李清照困厄至死,流落临安街头。其掌权后,诸多曾与李清照存在资助往来的官员,因忌惮秦桧权势,纷纷与李清照断绝联系,且严令家中女眷不得邀请李清照至府邸。唯有綦崇礼秉持正义,于暗中对李清照施以援手。此举招致秦桧嫉恨,旋即秦桧寻得借口,将綦崇礼逐出京城。自此,李清照于临安之地,失去有力庇佑。

虽綦崇礼未居帝侧,然其于宫廷之中人脉广布。绍兴十三年(1143 年)立春,宋高宗赵构诏令大臣及翰林学士创作春帖子。此春帖子者,乃以华辞丽藻撰就之歌颂太平盛世之诗篇,张贴于皇宫内廷,以供帝后赏阅。彼时,李清照亦受邀入宫,为高宗赵构与皇后赋诗数首。诗中,李清照将高宗比作尧舜般之圣明君主,勤勉于政务;并祝颂帝后福寿延绵,千秋万岁。赵构与皇后览毕,龙颜大悦,旋即降旨,赏赐李清照金帛等物。

掌管赏赐发放事宜的乃秦桧兄长秦梓。彼时,秦桧于幕后操纵,授意其兄,刻意剥夺李清照理应获得的赏赐。当李清照出宫之际,前往领取赏赐,秦梓佯装认真翻检花名册,而后宣称名册之上并无李清照之名。在这一情境下,其他诰命夫人皆满心欢喜地捧着赏赐,从容出宫,而李清照却神情落寞,失魂落魄地尾随其后。

此后,秦桧行事愈发乖戾。李清照身为诰命夫人,按制所应享有的俸禄,竟遭秦桧恶意扣发。自此,李清照的生活陷入更为困窘之境。至其暮年,于词作中叹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句无疑是其晚年悲凉生活的生动映照。

即便处于如此境遇,李清照亦未选择屈从。在她赠予主战派官员韩肖胄的诗作里,如此表述:“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此诗句情感真挚深沉,以血泪寄寓对山河的热爱,令闻者动容。正因如此,这些诗句备受主战派人士的赞誉。

在公元1155年这一特定历史节点,一代才女李清照溘然长逝,而同样在这一年,臭名昭著的秦桧亦因沉疴缠身,病入膏肓而离世。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文学造诣,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千古第一才女”;秦桧,凭借其弄权误国之行径,背负“千古第一奸臣”之骂名。二者于同一年辞世,此情形究竟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还是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因果关联,仿佛李清照在冥冥之中对秦桧施加了诅咒,这一现象着实引人深思,为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秦桧凭借权势营私舞弊,行事狠戾,淋漓尽致地暴露出人性的幽黯之处。与之截然不同,李清照以笔作刃,借词章倾吐情志,即便身处困境,其风骨与傲然之气亦未曾稍减。通过二者鲜明对比,秦桧的卑劣行径与李清照的高洁品格愈发彰显。由此可见,世间善恶界限分明,着实令人喟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