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最具发展前景”,其诠释方式多样。从职业进阶角度而言,晋升速率迅猛可视为具有良好前景;从经济收益层面看,拥有多元的获利途径亦能表明前景光明。此外,在诸多学识之士眼中,若能获致一份工作压力适度、工作环境宜人的职位,同样可被界定为极具发展潜力。
【图钱的选择广东】
在清代官场的话语体系中,流传着“运气通选广东”这一说法。此处提及的“运气”,其内涵主要聚焦于财运层面。
有清一代,从赋税这一经济衡量指标来看,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较于江苏、浙江,存在显著差距,甚至在赋税数额上亦不及安徽与江西,于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游层级。
自康熙时期起,广东成为全国独有的通商口岸,其贸易呈现出极为繁盛之态。在全国众多商业团体之中,广东十三行凭借雄厚财力,独占鳌头。
广东十三行,作为一种兼具官方与商业属性的特殊经济组织形式,商人群体凭借官方核发的经营许可,从事各类商贸活动。这种官商交融的模式,使得在广东地区任职的各级官员,无论是执掌一县政务的知县,还是统辖一方的督抚,皆可凭借此关联,从广东十三行获取相应经济利益。
广东海关每年设有数百万两的税收定额,而在此基础上额外征缴的诸多浮税,大多为地方官员与内务府所敛收。鉴于此情形,彼时官场广泛形成一种认知,即广东海关堪称天下最为优渥之职位。只需任职一年,官员便可实现后半辈子衣食无虞,无需漫长任期即可达成此等经济保障。
更为关键的是,广东地处偏远,与京师相隔甚远。在此种地理格局下,信息传递存在较大阻碍,致使皇帝对该地诸多事务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掌控。故而,只要地方官员的行为未逾底线,未引发严重后果,在处理各类事务时,便极易通过欺瞒手段敷衍塞责,而皇帝对此也往往选择默认。
在乾隆一朝,广东地区若有官职出缺,便会引发候补官员的激烈竞争。彼时,众多候补者竞相争取,情形颇为踊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甚至不乏现任官员甘愿舍弃五品郎中、员外郎之职,转而前往广东出任七品知县。
实际上,在清代,广东堪称贪污现象最为严峻的省份。仅乾隆统治时期,便有诸多督抚官员因贪污腐败而身败名裂,至于布政使、按察使、道员以及知府等各级官员,因受贿行径锒铛入狱者,更是难以计数。
【图享乐的去江浙】
历经十载苦读,莘莘学子终获功名。于科举中脱颖而出、获授进士之衔并分派至地方任职者,其为官动机并非全然基于对仕途进取之追求。在这一群体里,亦存在部分耽于逸乐、忘却为官之道的人士。
在封建官僚体系中,地方行政层级里州县官这一职位,其晋升之路布满荆棘。若无坚实政治倚仗或难得之机遇垂青,实现仕途进阶实属不易。基于此官场态势,部分官员放弃对晋升的追求,转而将目光聚焦于可自主抉择之处,即挑选一处优渥之地任职,以谋安稳闲适之境。
从地理人文环境审视,江南地区山水灵秀、气候温润,四时景致皆宜人。其地钟灵毓秀,自古多有姿容出众之佳人。故而,江南向来是文人雅士心驰神往之境。俗谚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见江南之魅力。于封建官僚体系而言,即便仅为七品知县,若能在江南履职一任,亦可谓不虚此生。
江南地区,素以繁华昌盛著称,无疑是物质丰饶、生活惬意之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此地的赋税负担极为沉重。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下,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体系中,钱粮征收状况占据核心地位。据相关史实记载,在整个清代,因赋税未能足额上缴、钱粮出现亏空等问题而遭革职处分的州县官员,多数出自江南。不仅如此,经济富庶的江南,还是贪污腐败现象的高发区域。
【图前程的去陕甘】
陕甘地区,在历史上以经济相对滞后著称。彼时,陕西与甘肃两省所承担的赋税数额,竟不及江苏一县之多。非但如此,这两地非但未能向户部履行纳税义务,反而需仰仗周边省份调配钱粮予以赈济。
从国家战略层面审视,于全国范围内,陕甘之重要性无可比拟。陕甘地理位置关键,其地处西北,与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毗邻。自康熙朝迄清末,西北地区战事频仍,几乎无有宁日,每隔数年便会爆发重大军事行动。
在清朝康、雍、乾时期,朝廷于新疆、西藏地区军事行动频繁。在长达近百年的时段里,军事征伐几近连年不断。
据相关史料记载,清代时期,绿营军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其规模约六十万之众。其中,陕甘两省的绿营兵力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显著比例,人数约达十一万,约占绿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鉴于此,陕甘两省绿营每年所消耗的军费开支颇为庞大,高达数百万两白银。
尽管陕甘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然其经办事宜所涉钱粮数额,却远超其他省份。鉴于朝廷对陕甘区域资源投入力度颇大,故而在官员选拔任用层面格外审慎。诸如陕甘总督、陕西巡抚等执掌一方的重要官员,向来从旗人亲贵群体中遴选委任;即便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等中高级官员的任命,亦必须经由皇帝首肯方可履职。
以甘肃省道员设置为例,其道员职位共计八处,分别为平庆道、驿传道、巩秦阶道、宁夏道、西宁道、凉庄道、肃州道与安西道。值得注意的是,此八处道员之位,均属“请旨缺”。由此观之,道员这一层级的官员,在任用规格上,已与其他省份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员相近。
在江苏与浙江地区,道员一职虽设有“请旨缺”,然而其占比尚不足三分之一。就整体而言,中缺在道员职位中占据多数。此情形下,道员的任职权限,主要由吏部与督抚掌控。
陕甘之地,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鉴于此区域的客观条件,官员们往往对赴这两省任职兴致缺缺。朝廷洞察到这一状况后,遂制定一系列激励举措,规定官员若在任期内无过失,期满通常予以擢升。
在战争时期,若各级官员于粮草筹集方面建树卓越,或在军务辅佐上功绩斐然,极有可能获越级擢升之机遇。对于志在仕途者而言,陕甘地区的任职经历,往往能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晋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