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湖南人,上周去上海喝顿酒,回来郁闷几天,有5点疑问想不通!

海安评过 2025-04-23 04:16:48

作为一个地道的湖南人,我习惯了湘菜的辛辣和白酒的浓烈,酒桌上推杯换盏、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我们的常态。

然而,上周去上海参加朋友的婚宴,却让我对上海人的饮酒习惯产生了诸多疑问,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

一、上海人办酒席的红包怎么这么“阔绰”?

在湖南,参加婚礼包红包是个“硬指标”,关系一般的是300或者500,很亲近的朋友最多也是个1、2千的样子。可到了上海,发现他们很多都是1000起步,在这里3、4千都是很平常的一样,这让我很困惑——难道上海人办酒席真的要收这么多礼金?还是说这只是本地的一种习俗?

二、上海人喝酒为什么这么讲究“仪式感”?

湖南人喝酒,讲究的是热闹和尽兴,大排档、烧烤摊、甚至路边小店都能喝得热火朝天。可上海的酒局完全不同——精致的餐厅、考究的摆盘、甚至还有专门的醒酒器配红酒。

朋友告诉我:“上海人喝酒,环境比酒本身更重要。”这让我有点不适应,难道喝酒不就是为了痛快吗?怎么搞得像在参加一场高级晚宴?

三、上海人为什么这么爱喝黄酒?

在湖南,白酒才是酒桌的“主角”,黄酒几乎见不到。可在上海,黄酒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尤其是“石库门”黄酒,几乎成了上海人的“国民饮料”。朋友说:“黄酒温润养人,配本帮菜最合适。”可我还是不太习惯,总觉得少了点白酒的劲道。

四、上海人酒量怎么这么好?

去之前,我以为上海人喝酒应该比较“斯文”,毕竟他们更习惯喝红酒、黄酒。可真正上了酒桌才发现,上海人喝酒的节奏虽然慢,但后劲十足。他们能一边聊天,一边一杯接一杯地喝,而且很少醉。这让我很惊讶——难道上海人的酒量是被红酒和黄酒“练”出来的?

在上海喝酒的这几天,我发现他们除了偏爱黄酒和红酒,私下平时也喜欢喝一些不错纯粮浓香酒,比如下面这两款,来看看你喝过吗?

1、南池翠N9

这是一款来自四川邛崃的特产酒,我们都知道四川自古是白酒之都,其中邛崃更是美酒之源,当地90年代给国内各地酒厂提供原酒工艺的厂家高达2千多个。

酿造这酒的酒厂实力也不俗,酒厂在90年代就是四川老八大原酒厂,拥有酿造车间面积3.5W平方米,发酵窖池近2000个,总容量近4W立方米,还是国内一二线名酒的原酒供应商。

原料优选五种最佳谷物,结合传统固态工艺酿造,酿造的基酒先窖藏9年,后期再用15年老酒勾调而成。入口典雅而醇厚,诸味协调,浑然一体,细细品味后还带有回甘!

主要这酒的价格才百元出头,品质如同300-400左右的大牌酒一样,一天小酌二两的情况下,还抵不过半包烟钱,喝起来既不心痛钱包,又满足了口腹之欲!

在网上搜索可以发现各大平台销量极高,好评率竟高达98%,据南池翠网络运营负责人告知:这酒常年保持150%销量增长。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酒友,周末聚会、商务宴请,都会带上两瓶!

2、神仙大曲

这款酒被誉为“上海小茅台”,是上海本土的浓香型白酒,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窖香浓郁,入口绵甜爽净。虽然名气不如茅台、五粮液,但在老上海人心中,它承载着不少回忆。

这次上海之行,让我对这座城市的酒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或许,喝酒的方式没有对错,只是习惯不同罢了。不知道上海的朋友们,能否为我解答这些疑问?在次先谢过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