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到底有多相似?我认为基本上可以相似到到肉眼看不出差别来,我讲三个故事,来说一说这个相似性。
第一个故事我们比较熟悉,说的是曹操他们家抢班夺权的事,东汉末年黄巾军到处起义,东汉朝廷允许地方豪强镇压,艇仔曹操趁机做大,他把汉献帝抓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掌握实际权力,汉献帝只不过是一个橡皮图章,曹操的儿子曹丕,橡皮图章也觉得麻烦,直接废了汉献帝,自己当皇帝,曹魏正式建立。
这种抢班夺权的套路叫,“老子抢断儿进球”,曹家的后代继续着这种表演,只不过他们又变成了龙门失守的一方。
让我们转换一个角度,从这一次的进攻方司马家来说,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朝廷大权,他完成了抢断这个关键环节。
然后球传给了司马炎他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这哥俩在中前场各种杂耍般的盘带过人,把曹魏皇帝曹髦气得实在受不了,他要跟司马氏决一死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髦哥在送死之前喊出来的。
到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他攻破曹家龙门,废了魏帝曹奂,自己当皇帝,开创晋朝。
下一次上演老子抢断儿进球的事情,是不久之后的南北朝。晋室南迁之后,原来西晋北方的地盘被五胡所乱,然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后来高欢掌握了实权,北魏皇帝孝静帝离家出走,去西边投靠宇文泰,于是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东魏这边高欢继续做着扛把子,高欢死了之后,球传给了他儿子高澄,高澄死后,他的弟弟高洋掌握了球权,高洋拔脚怒射,把东魏元氏(东魏的鲜卑族皇帝本来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把自己改成了汉族姓氏,元)赶下了台,北齐正式取代了东魏。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老子抢断儿进球的戏码就上演了三次。其实远不止的三次,那个时期中国北方的五胡十六国,政权更替层出不穷,老子抢断儿进球曾多次上演,为避免这篇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我就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