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 2 月 17 日, 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陆军一级上将朱培德突然与世长辞, 这个消息举国震惊, 纷纷为此哀悼。 很多名将都为此提出将朱培德的葬礼根据国葬的形式来进行, 3 月 13 日, 国民政府发布命令, 将为朱培德上将举行国葬。
朱培德将军遗像
朱培德的死在之后的数十年中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朱培德的死是十分突然而又很蹊跷。 在 1937 年 2 月 14 日, 朱培德起床后, 感到左臂有点不舒服,于是护士就为其超常注射葡萄糖针水,当时也并没有出现异常。 次日, 朱培德照常去在中山陵参加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开幕仪式。 在参加开幕仪式时候, 感觉受到了风寒, 在回家后就发现打针的部位有点红肿发炎。朱培德也没有介意。
解放后有关人员撰写的朱培德简介
到了 16 号晚上, 朱培德左臂全都红肿起来, 护士见状马上叫医生来看, 但医生也从对此大惑不解。 17 日早晨, 医护人员将朱培德送往南京的鼓楼医院进行治疗。 在化验中,医生发现, 朱培德的血液中已经布满了链球菌, 经过多名著名医生的确诊后, 确认朱培德是得了败血症。
《大公报》报道朱培德病逝
当天傍晚, 朱培德病情恶化, 由左臂红肿延至到了胸部, 并且还开始化脓,这使朱培德剧痛不已。医生决定孤注一掷,为朱培德进行手术割治。手术结束后,朱培德一直昏迷不醒,在 11 点 20 分时,朱培德不治而逝。
《大公报》报道行政院会议通过公葬朱培德的提议
朱培德的蹊跷离世,不免引起国民党内许多人的猜疑。当时,这种猜疑剑指蒋介石。认为是蒋介石指使戴笠的军统毒杀所致,这种猜疑来自之前的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刺”事件。
文史作家吴红梅在《国民党陆军上将朱培德骤亡之谍战疑云》对这次蹊跷的行刺事件,有如下描述:
1933 年秋一个雨夜里, 在朱培德的公馆内发生了一场神秘的未遂袭击,。当时朱培德在南京城内拥有两处住所, 一处在新街口 青石街, 一处在城西小仓山上, 均为小洋楼。 朱培德知道自己和李济深、 李宗仁、 白崇禧等地方实力派人物都是蒋介石“重点关照” 的对象,都受到军统特工的暗中监视, 不能不处处小心, 但危险还是悄悄逼近。
那个雨夜, 两条人影绕过山坡下的警卫室门岗 , 翻墙而入, 沿树丛中的水泥台阶拾级而上, 潜行到小洋楼下。 正待进门, 忽被1 0多米外邻家小楼上飞出的短刀两发两中。发刀者是朱培德的副官兼贴身警卫孔庆余,接着, 院内警铃声大作, 孔庆余带着几名警卫冲出来。 那两名刺客束手就擒, 都伤得不轻。朱培德命人速送他俩去医院, 并指定孔庆余将其控制起来。
附近的宪兵执勤小队闻警, 紧急出动。在宪兵到达之前的几分钟, 待在山下广州路边的两辆黑色汽车已逃之夭夭。
朱培德惊魂方定, 他心中当然有数, 在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究竟谁有此胆量敢对自己这位一级上将下手?对于刚才救了自己一命的副官孔庆余, 他感到很满意。
孔庆余, 云南昭通 人, 出身贫苦, 读过云南讲武堂初级班, 精于射击, 是公认的神枪手, 而且武功精湛, 人又很机警聪明。19 岁那年, 他加入朱培德领导的滇军。1926 年底, 朱培德带领北伐第三军攻占南昌 , 当上了江西省主席, 特调孔庆余为副官兼贴身警卫, 其后几年里, 孔庆余不离朱培德左右, 几次为他化险为夷。
孔庆余不但勇猛过人, 而且很有心计。 他知道朱培德和杨虎(20 年代任过广州大元帅府海军代司令, 后任淞沪警备司令, 曾是蒋介石的拜把兄弟) 交情颇深, 而杨虎又是青帮大头目 之一。 于是,孔庆余请朱培德向杨虎求助, 由杨虎到南京跟他的几个青帮徒弟打了 招呼, 为朱培德及其家人提供暗中保护, 在朱培德的两处住所附近都布了 暗哨, 监视四周动静, 随时给孔庆余通风报信。
小仓山上朱公馆右侧 10 多米外的一幢米黄色小洋楼, 为杨虎于 1931 年投资所建, 是送给其青帮师父尧茂天 60 寿辰的重礼。 尧茂天虽得到南京城西小仓山 7 号的别墅, 但不怎么喜欢住, 更爱住在宁国的深山里边, 所以这栋房子常空着。
于是, 孔庆余便请朱培德出面租下(每月 付 100 块大洋) , 在二楼上设下警卫哨, 对朱公馆实行全天候警卫。 平日 由 3 名 训练有素的彝族卫兵轮班值守, 监视周 围动静, 以确 保朱培德和家人的安全。 两楼之间还有围墙上一个隐蔽的暗门相通, 遇紧急情况可由小暗门撤逃, 这的确是一计妙招。 再加上朱公馆的 8 名 警卫, 确实安全多了 。 孔庆余也常在尧家二楼值班守望, 可谓精细谋划、 忠心耿耿。 这一次也不例外, 孔庆余早一两天前就得知有几个身份不明的人在两处朱公馆外转悠, 他做了 防备, 还特地潜伏在邻家闲置的小楼上观察动静。
但是,这次行刺事件,却仅仅是为了警告朱培德。首先是如果是真要在警卫森严的朱公馆内,杀死朱培德,仅仅安排两名翘脚的杀手,与戴笠以往的刺杀行动完全不同,杀手甚至连朱公馆的保卫部署都不清楚。显然是警告性质。后来两名受伤的刺客的交代,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当时,国民党党内高官中,几乎都不认为蒋介石会要朱培德的命。因为在国民党高层,谁知道:朱培德与蒋介石的关系历来不错。且蒋介石对朱培德的信任也是尽人皆知的。
1923年3月1日朱培德担任参军长时的照片
的确,蒋朱关系非常的深厚。1929年1月26日,蒋介石任命朱培德为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2月3日毛泽东、朱德红军抵江西瑞金大柏地,朱培德命李文彬以五团兵力部署包围。2月15日,朱培德被蒋介石的编遣委员会任命为第一编遣区主任。3月2日又任国民政府"讨逆军"第三军军长,辖第四、第七、第十一、第十二、第十八师各师,准备讨伐桂系。3月16日第一编遣区办事处在南京成立,27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28日任讨逆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一路军总指挥,参加蒋桂战争,朱培德西攻武长路,截断桂军南逃之路。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
朱培德简介
5月24日国民政府任朱培德代理参谋本部参谋总长,6月3日就职,并兼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秘书长。6月28日国务会议,蒋介石指派朱培德为中央军校委员。8月1日出席编遣实施会议,蒋介石又指定朱培德为临时提案组审查委员,5日任编遣会议常委,8月16日特任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朱培德主动请辞江西省主席,毫不计较名位,收到蒋介石的赞许。9月4日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他辞去省主席,11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参谋总长,12日由沪来南京,16日就任参谋总长职,朱培德完全放下了手中的军权和地盘,积极协助蒋介石。
9月间,汪精卫、唐生智策划发动"护党救国运动",事前陈公博秘密致电朱培德,请他率兵响应,朱培德却把陈的密电交给蒋介石。
朱培德获得一级上将军衔时留影照
1929年10月2日,蒋中正赴武汉,委任朱培德在南京代总司令职权。10月10日,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孙良诚、石敬亭等通电反蒋,并有联合阎锡山之意,12日唐生智、朱培德、何应钦电请阎锡山劝冯玉祥入京,并声明决心讨逆,又通电声讨宋哲元,28日蒋介石自南京赴汉口督师讨伐西北军,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交由朱培德代理。11月20日中政会请中执会选任朱培德、唐生智为国民政府委员。12月唐生智通电反蒋,强行把第三军编入唐军序列,在这紧要关头,朱培德釜底抽薪,密令王均在新郑一带作壁上观,导致唐军失败。又为蒋介石立下大功。
1930年1月1日,蒋介石亲自授予朱培德一等宝鼎勋章。4月中原大战爆发,朱培德曾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利用就不好友,帮助蒋介石压服了各派军阀,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解放后政协撰写的文史资料原稿
1931年5月3日,朱培德自西安回抵南京。6月15日被国民党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选为国民政府委员,24日中央政治会议指定朱培德为国民政府常会出席人。11月21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29日,中央政治会议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
1932年3月14日,蒋介石重兼参谋总长,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厅长。8月18日,汪精卫、宋子文、何应钦、朱培德、吴敬恒自南京飞往庐山,晤林森、蒋中正,21日汪精卫、宋子文、朱培德等自庐山回京。9月17日山东韩复榘与刘珍年两军战于昌邑、平度,22日军政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朱培德会商消弭鲁战办法。9月26日四川善后督办刘湘、省主席刘文辉交恶,形势紧张,10月1日何应钦、朱培德电劝刘湘、刘文辉息争,但未能制止川战。12月1日中央国府及各院部会正式由洛迁回南京,朱培德等在南京车站欢迎国府主席林森。12月28日任军事训练总监部总监兼军事长官惩戒委员会常务委员。
《平报》报道朱培德夫江西
1933年12月,蒋介石拟以朱培德代替何应钦出任军政部长,朱未就任。193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会议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代理参谋总长,兼国民革命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还担任军纪委员会和南京中山陵管理委员会主任,常代替蒋介石出席礼仪性质场合。
1935年4月2日,朱培德被国民政府任为陆军上将,叙第一级。4月,朱培德的基本部队第三军自行缩编,从而激起部分官兵的反对,旅长以下的军官集体向蒋介石致电申诉,直到朱培德亲自出面才平息。11月22日,朱培德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2日被推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1936年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11日,何应钦、朱培德等联名电陈济棠等令前队停止待命,26日再电劝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退兵,30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电覆何应钦、朱培德等,有所申辩。7月9日给予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7月14日朱培德任国防会议会员出席国防会议,在蒋介石和李宗仁、白崇禧之间充当调停人,8月3日电劝李宗仁、白崇禧离桂北上就职。
朱培德将军
9月2日程潜、朱培德、居正携蒋介石亲笔函到南宁,3日与李宗仁、白崇禧会商和平方案,4日,广西代表刘斐携李宗仁、白崇禧函随同程潜、朱培德等到广州,两广事变和平解决。
11月,第三军军长王均因飞机失事身亡,第三军由蒋系曾万钟接掌。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于西安,中央常务会议及政治会议决议加推何应钦、程潜、李烈钧、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4日程潜、唐生智、朱培德等电促张学良"猛醒",军事委员会最后采纳朱培德的建议,响应中共提出的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既确保了蒋介石的安全,又避免了全国的一场大乱,使蒋宋夫妇甚为感激。
因此,蒋、朱的特殊关系,完全可以判断,蒋介石还不至于要杀朱培德。仅仅是警告朱培德。行刺事件发生后,确认行刺为蒋介石手下的特务所为。那么问题来了?朱培德与蒋介石不错的关系,且神的蒋介石的信任,为什么蒋介石要行刺朱培德呢?
蒋介石
在蒋介石后来的日记里,明确记载了这次行刺事件的来由。蒋介石安排的行刺,其实不是蒋介石想要朱培德的命,只是吓唬他,给点颜色看而已。因为,当时滇军主力已归龙云和卢汉掌握, 朱培德早成了光杆司令。平日朱培德也算行为收敛, 况且他的影响远不如两广的首脑胡汉民与李济深。 这回, 蒋介石授意戴笠派出手下特工袭扰朱培德, 完全是出于出气和警告, 因为这一时期朱培德表现出较大的抗日热情, 竟在军委会的高层会议上, 批评蒋介石不该压制、打击冯玉祥、 吉鸿昌等将领领导的察绥抗日同盟军, 而应给予全力支援,。这种公家指责,令蒋介石很没有面子,蒋心中大为不快。 这一点在蒋介石后来的日记中多次提及。戴笠也曾与在与郑介民的一次谈话中,承认此次行刺朱培德,是遵从蒋介石的命令,袭扰一下朱培德,而绝不能要朱培德的性命。
这次袭扰事件发生后, 的确收到了效果,此后,朱培德更加处处小心, 谨言慎行, 此后蒋介石也照样任用朱培德,委以重任。但是,不久,另一个危险又悄悄向朱培德逼近……
1936 年 6 月 中旬的一天, 蒋介石夫妇破例在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内的校长官邸, 设便宴款待了桂林归来的朱培德, 还特邀张治中、 徐永昌、 林蔚等将领作陪。蒋介石在宴会上也表达自己对朱培德的感谢,委婉暗示朱培德今后不会有特务骚扰他,希望朱培德理解手下曾经的鲁莽。这种情形在蒋介石一生中是唯一的一次。
陈济棠
蒋介石之所以要宴请朱培德,是因为朱培德又为蒋介石干了一件大事。
此前一个多月, 两广的陈济棠、 李宗仁、 白崇禧等人筹划联合反蒋, 打出的旗号是: 赶走媚日妥协的蒋介石, 成立抗日联合政府。 桂军主力 7 个师屯兵桂湘边界, 粤军也在大规模集结调动,一场内战一触即发。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蒋介石想到了朱培德,于是电召朱培德, 往赴桂林进行斡旋,恳劝桂系顾全大局, 息兵罢战,拥护中央。 尔后,朱培德又赶往长沙, 秘晤湖南省主席兼湘军总司令何键, 向他陈说利害, 要求他通电表态拥护蒋介石的中央政府。
这次斡旋, 朱培德取得成功,蒋介石对朱培德心存感激,各界对他赞扬备至。于是,才有了蒋介石夫妇宴请朱培德之事。
日本间谍和知鹰二
但朱培德的成功斡旋,却令日本侵略者极为痛恨。危险也在一步一步的向他逼近。据当年任桂军高级顾问的日本人和知鹰二的回忆录披露::当年桂系的李宗仁、 白崇禧虽主张抗日 , 但也和日本军部保持联系 , 借以提高桂军战斗力, 并对南京方面有所牵制, 日方曾在广西秘密驻有军事顾问组。但桂系首脑李宗仁、 白崇禧却只是利用日本人,对日本人并不信任,也不打算深度合作,李宗仁、 白崇禧拒绝来广西的日军将领松井石根等人,参观柳州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军事设施,亦谢绝日本帮助桂军装备 5 个师的“好意”。
李宗仁
这回两广策划军事倒蒋, 尽管完全与日本任方面无关, 但正中日本人的下怀, 令他们欣喜若狂。 因为战火一旦燃起,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各省势必大乱, 更有利于日军在华北的扩张和侵略。于是,日军立即增兵华北,等待内战战火,他们好从中渔利。
朱培德信函手迹
然而,朱培德出面斡旋,事变突然和平解决, 令日本军部十分恼怒,他们迁怒与朱培德,。日本军部电令驻上海的日军特务机关头目,除掉朱培德,上海的日军特务机关密令潜伏南京的日谍, 跟踪朱培德座车, 企图制造撞车事件, 或开枪袭击, 或设法下毒, 总之要除掉朱培德, 并要求制造出乃戴笠的军统所为的假象,嫁祸军统。
奉命暗杀朱培德的是日军陆军情报系统上海特工机关的南京谍报组,,其负责人是在城中南京逸仙桥左侧开牙科诊所的特工头目岩井次郎。 岩井次郎又把这个任务交给潜伏在东郊30 公里外、 汤山镇上以开眼科诊所为掩护的部下神田久之。
神田久之出身于日本间谍世家, 其父神田健忍是老牌间谍, 甲午战争后潜入江西南昌, 进行长期潜伏。 他在南昌入籍, 成家立业,表面职业是东洋瓷器行老板, 经销景德镇瓷器。
1927 年 2 月 , 朱培德的北伐第三军攻下南昌 , 居民举报开瓷器行的神田健忍与军阀孙传芳的部将卢金月有勾结, 常递送情报, 朱培德即下令将神田健忍抓捕归案。经审讯, 神田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于是,朱培德大怒, 不顾副军长王均和第六师师长李明扬劝阻, 下令将神田健忍公开处决。
日本间谍南造云子
一年后, 神田健忍之子神田久之移居南京, 仍奉日军特务机关之命,从事间谍活动。 他奉命潜伏在京杭国道上的重镇汤山, 在日本海军情报部门女间谍南造云子等同伙配合下, 窃得中国大量重要的军政情报。
正因与朱培德有杀父之仇, 神田久之这次特别卖力, 自信他设计的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他让自 己美貌的妻子、职业间谍工藤由纪子, 化名赵琳珈应聘朱公馆的家庭音乐和外语教师。神田久之还亲自跟踪朱培德,掌握朱培德的行踪规律,并指了暗杀实施的全盘计划。
蒋介石在朱培德葬礼上失声痛哭
正当神田久之、南造云子、工藤由纪子等日谍正准备下毒手时, 朱培德却突然病亡于南京中央陆军医院, 让世人很容易怀疑是日谍所为。 当然, 也有人怀疑乃蒋介石授意戴笠所为。 总之,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南京的民间议论颇多, 大多倾向于此乃日本间谍所为。
但多年后,居住在海外的朱培德的后人来南京扫墓时, 再一次公开表态: 民间很早就流传的朱培德死于日本间谍之手或被戴笠谋害的说法并非事实。称朱是在 1937 年 2 月 17 日 , 因患病注射抗贫血药剂, 引起血液中毒而突然死亡。蒋介石的日记,对朱培德的死,称“因病死亡,倍感痛惜”。日本间谍知鹰二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曾称神田久之等人尚未动手,朱培德就已经病亡,称:虽未行动,但效果一样。
朱培德临终前,对到南京鼓楼医院看望他的蒋介石交待三事:一、抗战在即,国力有限,我死之后,请从简安埋;二、国家困难,我死后,家属子女,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要因我而优厚照顾;三、不要怪叶小姐(他的家庭护士),这是我们国家医学不发达,不能解除病毒所致。
朱培德与夫人和八个孩子在一起
朱培德是最早去世的一级上将,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级上将,噩耗传出,全国震惊,军政各界无不为之痛悼,纷纷致电南京要求"国葬"。中国国民党元老杨虎惊闻噩耗, 与夫人田淑君赴南京吊唁至交朱培德, 好言安抚朱的夫人和 8 个儿女, 还详细了解朱培德死亡前后情况, 随及,杨虎也致函蒋介石,请求为朱培德举行国葬。
《平报》报道国民党三中全会派员悼唁朱培德
在杨虎等党国元老的请求下,蒋介石还是违背了朱培德“一切从简”的遗言,给他举行了国葬。朱培德的葬礼极为隆重, 墓道建在中华门外南郊小行丁家山上的树林间, 与明初功臣朱亮祖墓道为邻。 蒋介石、 林森、 于右任、戴季陶等百余名民国政要元老均参加送葬。
在国葬典礼上,蒋介石为朱培德题写的挽联:“一生为公不为私。” ;汪精卫为朱培德写的挽联是:“从昆明出师以来,寸寸关山留战绩;自羊城订交以后,心心相印独公多。”
《大公报》报道朱培德葬礼
蒋介石夫妇亲自为朱培德守灵,这在国民党历史上,尚属首例。蒋介石在朱培德的灵前忍不住痛哭流涕,失声大哭。朱培德的葬礼规格仅次于 1930 年辞世的国府主席谭延闿,可谓备极哀荣。
媒体报道朱培德国葬情况
朱培德去世后,心腹副官孔庆余, 则不知所踪,。当时,南京民间传说他极可能在朱培德死后即遭戴笠谋杀, 因戴笠多次邀请了他为军统出力,但孔庆余一直不肯为戴笠效力。 孔庆余的妻子在抗战胜利后, 从西南内地返回南京, 住小行里山下一小村里, 务农为生。至解放后多年, 一直守护朱培德将军墓道。 据称她是出于恪守先夫遗愿, 亦是报恩。 她对乡邻说过, 其夫孔庆余是抗战中期牺牲于鄂北抗日战场上, 是为国尽忠。
朱培德的病逝,国民政府明令颁布褒扬令:“陆军上将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办公厅主任朱培德,精娴韬略,智能兼赅。早岁追随总理,效力革命,迭膺军机重任,北伐之役,总领师干,肤功克奏。厥后出绾疆符,入襄枢政,勤劳懋著,勋望益隆。近年辅佐元戎,运筹帷幄,尤能殚精擘划,宏济艰难,心膂股肱,正殷倚畀。乃因积劳致疾,遽尔逝世,缅怀往绩,悼惜殊深。应即依照国葬法特予国葬,葬费量从俭约,藉以符其澹泊之素志,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彰勋荩而励来兹。此令。”
国民政府明令颁布褒扬令
蒋介石对他的评价是:“朱上将努力革命,效力党国……赞襄勤劳,持躬廉谨,洞明大体,不慕虚荣,尤为全国军人同心钦敬,综其一生,功在国家,实应国葬。惟每值国葬,糜费公帑,为数甚巨。朱上将生前淡泊明志,精忠为国,决不愿虚耗国力。”,
汪精卫:“益之在世行年四十有九,从军三十有一啊,悲哉壮哉!痛哉惜哉!”;“从昆明出师以来,寸寸关山留战绩;自羊城订交以后,心心相印独公多。” 陈璧君曾公开说:“朱不国葬,谁也不配国葬!”
令人意外地是,朱德闻此噩耗,甚感悲痛与惋惜!在朱德眼中:朱培德并不那么反动,甚至他“在旧军人中是个比较老实的人,他所部第三军同我们比较接近”——朱德曾如是评价过他的师弟、密友兼上司。
朱德
历史如果可以假设,或许井冈山历史就真的会被改写。譬如在井冈山时期,若不是朱培德在江西主政,极有可能就没有朱毛红军。因为朱培德不在江西,朱德也许就不会去南昌,即便去了南昌,也少了挂靠。那么,南昌起义分兵时,三河坝指挥员就不会是朱德,也许是其他人也未可知,然而有谁的坚定性和忍辱负重程度能比得上朱德?
若然,南昌起义的这点余脉就可能不复存在,也就不会有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红四军如何发展就很难讲了,因为只凭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要在这一特定的历史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很吃力了。有人认为这是天意,其实从朱德和朱培德的关系里或许可以认为是朱培德的有意为之。
朱德与朱培德
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第三军军校教育长熊式辉曾想步蒋介石后尘,包围第三军政治部,清除中共政工人员,结果被朱培德解了职。1927年南昌四二起义,方志敏等人抓了“AB团”头目程天放游街,朱培德旁观,等于协助中共铲除“AB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培德冒着极大的风险把共产党人朱德、郭沫若迎到南昌,任命朱德为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南昌市公安局局长。郭沫若在此写下了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蒋介石破坏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清洗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时,朱培德则以文明的方式礼送三军中的上述政工干部,并在动员会上表示:“留者欢迎,走者欢送,朱某决不给兄弟们为难。”分两批用专车送往武汉,每人发给三个月伙食费及旅差费。
南京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将朱培德墓列为文物保护
朱培德墓地
对留下的朱德,朱培德仍像从前一样信任。甚至在1927年7月下旬,朱培德在已觉察到朱德、贺龙、叶挺等联系密切,必有重要举动的情况下,不仅不控制朱、贺、叶等人,反而差遣手下干将、亦为朱德同学的王均到遂川公干,自己则向蒋介石请假上庐山疗养,南昌的军政要务统由朱德处理,在客观上为南昌起义提供了方便条件,这就不是一般以朱培德“偏左”能够解释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