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民间就传出潍坊临朐县将“撤县设市”的小道消息,到现在差不多10年了,但临朐设市梦想仍然没有实现。
临朐现在挺厉害
在潍坊16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中,临朐的进步已足够快,连续多年一马当先、风生水起,一骑绝尘、风光无限。
2024年,4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9%,8县市第一;争取省重大重点项目数量连续4年全市第1;2024年度潍坊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列16县市区第1位,
连续三年获评潍坊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新争创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特色发展试点县……
全市第一、全市第一……这几年的临朐,精彩蝶变让人目不此睱接,羡慕之极。
那么临朐离蜕变成“市”还有多远呢?
现在设市门槛变高了
一个关键问题是,与以前相比,现在设市门槛明显变高了。
随着越来越多县城想成为市,这几年,设市的标准越来越高,规则也越来越难。
如政策明显收紧。2017年后,国家不再随便批“撤县设市”,要求更严——必须满足城镇化率、经济结构、公共服务等一堆指标。临朐虽然工业强(比如铝产业年产值450亿),但城镇化率只有53%(2023年数据),而其他新设市的县城大多超过60%。如湖南攸县2022年撤县设市成功,彼时城镇化率65%。
当然,也有可能是区域平衡问题:如潍坊已经有寿光(蔬菜大佬)、诸城(汽车产业强)、青州(文旅名城)等县级市,有关方面可能觉得“够多了”,临朐作为山区县,暂时没排上队。
临朐本身也差点火候
实事求是讲,临朐这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就整体而言,某些指标还是有所欠缺。拿教育领域的说法,临朐像是个“偏科生”——工业厉害,但城市功能多少有点“瘸腿”。
如产业偏重,铝加工、新材料等工业占大头,2024年规上工业营收增长14.9%,但第三产业占比低于设市要求的40%以上。
财政自给能力与城市功能待提升,如税收过亿元企业仅3家,财政收入某种程度依赖土地出让和上级转移支付,财政自给率低于县级市普遍要求的60%以上。
城市基础设施仍处补短板阶段,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另外,临朐常住人口约85万,但人口净流出率较高。虽然有人才补贴,但吸引力还有待加强。
临朐离“设市”越来越近
临朐手里有不少王牌,特别是工业底子厚,如铝材产业全国有名,磁电设备也是省级重点,2024年新增23家省级创新平台,技术实力够硬。另外,入选山东绿色低碳试点,拿过全省高质量发展一等奖,政府办事效率高,得到了企业普遍赞誉。
但是要成功登顶设市,临朐还要把城镇化率冲到60%以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给年轻人创造更多出新出彩出色的机会。
临朐“撤县设市”未果,本质是工业化先发优势与城市化滞后之间的矛盾。其工业实力已接近县级市门槛,未来三至五年,如果能在城镇化、财政自给、服务功能等关键指标上有所突破,那设市目标或可期。
临朐山美水美人美,衷心祝愿它在城市升级赛中脱颖而出,早日成为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