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艳,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 输血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纪念日。
无偿献血能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输血协会推崇无偿献血,目前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现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已达到医疗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如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也有经济欠发达的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尼日尔、尼泊尔、缅甸等,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在许多国家,公民献血后吃几块点心,喝杯饮料,就各自去干自己的工作,从不领取任何报酬,人们把献血看作是对社会的奉献,是很普通的事。
我国也鼓励健康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目的是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无偿献血有益于身心健康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00毫升,只占到全身总血量的4%~10%。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寿命12天,每天衰老、死亡的约有20亿个;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更短,约7~9天。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从上述生理数据显示:献血者献血的救死扶伤壮举,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献血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献血有益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健康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献血过程中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心灵得到净化,工作与生活得以充实,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献血者献血时的注意事项
(1)献血前最好带上身份证、暂住证、驾驶证、社保卡、士兵证、军人证、护照等身份证明。
(2)献血前两餐不吃高脂或高蛋白食物,如肥肉、鱼、油条等,以防止血液浑浊。
(3)当日晨间应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等。注意,献血前不能吃鸡蛋!
(4)适当补充水分,保证血液不太粘稠。
(5)献血前心情不要紧张,保持轻松愉快。要知道健康人按规定适量献血,对身体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千万不要有思想顾虑。
(6)献血前一天晚上要早点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7)献血前最好洗洗澡,换上干净内衣,特别是两个肘弯部要洗干净。
(8)献血前一天和当天禁忌喝酒。
(9)在献血现场要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保证整个采血过程井然有序。
(10)献血前几天均应以素食为主,少吃油腻食物,也不要吃蛋白质过高的食物,这是为了确保血液质量,避免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
(11)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应该暂缓献血;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间以及前后三天献血。
知晓献血反应,减少风险发生
参加献血的人中有极少数会发生献血反应,如晕眩反应,其表现为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然后出汗,出汗后面色逐渐红润,症状很快消失;极个别会出现呕吐现象。
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对献血缺乏生理知识,精神紧张;有些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些是睡眠不够充足;还有人是因为未进早餐、献血前疲劳过度等。知晓献血反应,正确应对,一般不会发生意外。
献血后合理调理饮食
献血后每天至少应当吃下50-60克蛋白质,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补充蛋白质--肉蛋鱼奶: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基础物质,正常成年人每天约需蛋白质70~100克,献血以后应提高蛋白补充量,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0~120克。高蛋白膳食并不需要单独准备,正常饮食中就有很多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此类物质最好添加在早餐或午餐中。
献血后还应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血红细胞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有利于氧气输送。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鸡蛋、芹菜、菠菜、猪肝等都是含铁丰富的食物。
献血后饮食需调理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它们虽不是构成血细胞的成分,但是血细胞离开它们却不能成熟,所以缺少了这些维生素也会影响造血。这些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肾等组织中。
献血以后每天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完全必要的。献血后血液的完全恢复大约需2~3个星期时间。所以,饮食调节至少也应坚持半个月左右,但注意不可暴饮暴食,应把营养均衡分配到各餐中,使身体及时能得到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献血后为防止针眼感染,献血者要注意1~2天内不要让针眼处沾水,保持清洁。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