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贾跃亭重新获得董事会任命,出任联席CEO后,召开的一场发布会。
在这场发布会上,贾跃亭首次回应了“下周回国”的梗,表示按照他和董事会达成的股权激励协议,只要FF的股价涨到106美元,他就能拿到约4.2亿美元(折合30亿人民币)的奖金。这笔钱完全能够偿还国内的债务,届时他就能兑现“下周回国”的承诺了。
截至27日,法拉第股价为4.1美元,距离目标106元,差了26倍。
另据贾跃亭估算,要实现目标股价,法拉第每年至少要量产5万到10万辆汽车,但现实是,造车11年,贾跃亭一共只交付了20辆汽车。
那么,贾跃亭打算如何实现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呢?
首先,贾跃亭强调,外界对他交付的20辆汽车存在误解,他卖出的20辆汽车不是普通的车,而是售价高达30万美元的豪华车。
作为一个新品牌,法拉第要说服富豪购买这么贵的车,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与精力,所以不能单用销量来衡量它的成败,更要看到其背后的意义——
一个富豪购买法拉第产生的品牌价值,相当于卖1000辆廉价汽车给普通消费者。换言之,法拉第卖20辆车,相当于其他车企卖20000辆!
不得不佩服贾跃亭的口才,总能编出新的故事,把现实中惨淡的销量,转化成看不见摸不着的品牌价值,让投资人看到新的增长点。其次,贾跃亭又发明一个新词,叫“桥梁战略”,简单说就是,由法拉第充当中美新能源之间的桥梁,借用国内的供应链,在美国生产4万美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
为什么桥梁战略会成功呢?
贾跃亭的理由是,当前,美国不但对从我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征重税,而且还不给国内的厂商在美建厂的机会,实际上堵死了国产车在美国的销路。在此背景下,法拉第有两条其他车企都不具备的优势——
第一,这是一家纯正的美国车企,拥有造车资质和现成的厂房。
第二,这是一家由贾跃亭管理的车企,拥有一颗“中国心”。
得益于这两条优势,法拉第便可从国内进口零件,然后在美国组装,最后贴上法拉第的标志销售。如此一来,国产车不就正大光明地进入美国市场了吗?
理论上,“桥梁战略”是可行的,因为全美还真找不出第二家由中国人管理的美资车企,但核心问题仍是资金从哪儿来?
要知道,法拉第账上的流动资金只有数千万,这么点钱造一辆原型车都费劲,何谈大规模进口零件,实现每年量产10万辆的目标?
不怕,贾跃亭早想好了,他做了两手准备。
一手不断释放利好,鼓励股东跟投,筹措资金。比如,他在发布会上宣布,将把出任CEO拿到的120万奖金全部投入法拉第的股票,不留后路,以彰显与股东共进退的决心。
另一手集中手中有限的资金,先造一辆原型车出来,向投资人和供应商证明,自己不是在画饼,而是真真切切在做实事。
根据贾跃亭的说法,该原型车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有了车后,贾跃亭就可以与国内的供应商谈判,或延长账期,或小批量试供货,先让法拉利实现小规模量产,以提振信心,推高股价,再采购更多零部件,实现中等规模的量产,如此反复,进入良性循环,最后实现每年量产10万辆的目标。
还是那句话,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如登天。
抛开复杂的商业理论不谈,就单看国内近些年倒下去的新能源车企,哪个不是手握上数百亿资金?推出各种高配低价的车型,亏本卖车,以销量换市场,他们的条件比贾跃亭好多了,可最终仍难逃破产的命运。
此外,美国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壁垒虽是机会,但特斯拉、Rivian等本土巨头早已占据先机,法拉第的品牌认知度与资金实力均难与之抗衡。
若贾跃亭能通过原型车争取到国内供应商的账期支持,或借助拆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也许能暂缓危机,但若继续依赖“画大饼”“聊梦想”的模式,拿不出任何有说服力的成绩,那么,这部中国老赖在美国创业的神剧,就离大结局不远了。
其实他要是在国内造车早就成功了
我知道,下周回,反正都是这个回复时间
我觉得他是高手,高合,哪吒都倒下了,他还能融资单位
11年造车,时间过得真快
老贾的忽悠能力是历史级别的,我赌他能忽悠到中东土豪的钱[捂脸哭]
希望假药停在美国,继续骗美国人,把美国人的财产都骗光最好
法拉利年销量也不高,很多二百万以上豪华车,年销量也不高。因为价格高,要豪华车销量很高是很不现实的,毕竟,一辆豪车相当于十辆普通车。
我!贾会计!翻26倍就回国,继续打钱吧!突然好想采访一下还在乐视上班的大神们。
什么时候每股4元了?上周刚跌破1美元![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打脸]
贾跃亭是真男人,一心想着还债重新做人[点赞]十几年来,一直渴望他能重回大陆!史玉柱是一个真男人,他是第二个[点赞]
老贾啊,行了,累了休息休息吧[捂脸哭]大家吃瓜都吃饱了,你的黄粱大梦还没醒呢[呲牙笑]
他是真厉害!现在好有人给他投钱!不过,我感觉是国内的人投的,想美国人投资,这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国内还有人给他投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