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疯狂进击外卖,背后算盘打得很精

帅真财经 2025-04-28 23:27:00

刘强东居然还有底牌!

京东和美团的商战,可以说是2025开年以来,最精彩的商业攻防战。

你发致骑手一封信,我就在宣传片里搞拉踩。

当美团闪购以1800万日单量蚕食京东零售地盘时,刘强东披上外卖服亲自送外卖,径直杀入对方腹地。

就在全网被仗义东哥刷屏,以为这就是京东压轴的底牌时,4月27日,京东再出奇招!

未来三个月,京东计划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公司不仅为这些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年假、体检、家礼、带薪病假等福利也通通安排上,在保证基本出勤量的前提下,全职骑手入职前三个月,京东还会为其提供至少5000元的保底工资。

有意思的是,现在刘强东、王兴这对势不两立,恨不得站在道德制高点互撕的死对头,也曾在“东兴饭局上”坐马化腾两侧,看起来亲如兄弟、不分你我。

问题来了,刘强东为何宁愿撕破脸,也要进军美团一家独大的外卖市场?难道真的要放弃传统业务,另起炉灶做外卖吗?

一、“鲶鱼”搅局

回顾此前王蒲中的发言,被京东集团新闻发言人齐珊珊转发给了刘强东后,刘强东的回应是,“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而在近日流出的一段2024年京东内部讲话中,更能看出京东整顿外卖的决心,刘强东谈到,“我给京东外卖定一条规矩,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这一发言直指外卖行业佣金问题,高达25%—30%的扣点,只会让餐厅被迫不断降低品质。

论发言格局,刘强东确实大多了。但就目前的外卖市场格局而言,美团还是稳坐霸主,不仅占领了超70%的市场份额,还在用户群体里构建了强心智。

如鲶鱼入池的京东也不是软柿子,2025年2月正式上线外卖业务,以“全年免佣金”+“品质商家”为卖点撕开一道缺口,上线四十天,入驻商家数量已突破 45 万家,其中不乏众多品质堂食餐厅。从用户渗透来看,京东外卖已覆盖全国 142 个城市,日订单量突破百万。

京东强调与美团、饿了么的差异化竞争,主打“品质堂食餐厅”和高客单价订单,尤其在生鲜配送领域表现突出。

其配送速度最快9分钟,并承诺“准时保”超时赔付,依托达达集团130万骑手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区市。

二、暗战已久,围魏救赵?

4月9日,刘强东和蔚来创始人李斌一起吃外卖冲上热搜,后来这张吃外卖的合影被放在了京东APP首页,成为了京东外卖的入口之一。

刘强东买了一台蔚来ET9,李斌投桃报李帮忙炒作了一把“京东外卖”。这样的“兄弟”饭局,其实刘强东和王兴也组过。

但当时让他们坐在一起的原因,一是因为两人是同时面对阿里巴巴竞争的“难兄难弟”,二是因为京东和美团都曾接受过腾讯投资,算得上是同一阵营。

但没好多久,两人的暗战就开始了。

表面上看,2025年2月份京东宣布做外卖,像是先动了手,随后三月份有报道称,“美团闪购今年将拓展数码家电品牌开设闪电仓“,看起来是美团的反击。但拉长时间来看,动手更早的或许是王兴。

从2022年iPhone14新品发售,美团闪购建立与苹果授权店的合作,王兴就碰到了刘强东的蛋糕。因为如果美团能够做到3C产品和日用百货的“30分钟送达”,京东的“次日达”将失去竞争力。

此后,美团合作了全国200个城市超千家门店,从与苏宁建立合作,将覆盖商品扩展到近3000个sku,再到2023年的华为、2024年的品胜和美的都陆续加入美团闪购,京东的核心业务已经逐渐被蚕食,送外卖是京东的以攻为守,也是生态补全。

而在外卖这件事上,刘强东也不是一时兴起。京东的本地生活布局从2015年推出“京东到家”开始,随后京东与达达合并,进一步强化了即时配送能力。

可以说刘强东和王兴10年前就开始较劲了,只是京东在本地生活上没溅起多大水花。京东进军外卖的计划在2022年就有透露,估计当时王兴也没当一回事,直到2025 年,京东私有化达达集团,完成资源整合,正式整顿外卖,美团这才有些慌神。

三、作为电商加速器的“即时零售”

刘强东声量大,王兴的盘子大。外卖生意不好做,是因为它需要在商家端和用户端拥有“脚踩两只船”优势,美团沉淀多年,京东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地头蛇”的护盘。

从策略看,在商家端京东重质、美团重量。走“精英路线”的京东在三月份就吸引了3000家连锁品牌入驻,而美团则是靠规模效应护城,高占比的中小商家,流失率很低,也就为美团守住了大量用户。

而在用户端,京东打差异,美团打习惯。

京东有占领高消费人群的潜力,通过原有生态确实可以快速起步,例如将外卖入口与京东金融绑定,消费者使用白条支付可享受立减优惠,Plus会员可享受免配送费服务,但用户心智培养艰难。

而美团通过“拼好饭”攻占价格敏感市场,在3-5线城市犹如铁壁,膨胀红包等会员体系粘性极强,连续包年复购已经形成习惯。

配送效率是外卖员的饭碗,在骑手军团的比拼上,京东也确实不占优势。

美团外卖拥有745万骑手,在控制超时率、驻点商圈、优化配送路径等实操层面已经相当有经验,配送时效普遍在30分钟之内;京东秒送依托达达集团130万骑手,配送时效略逊且需要优化效率。尤其,将“次日达”网络改为更高效的即时配送网络,对京东的组织效率也是很大考验。

长线策略下,刘强东想做的肯定不止外卖,整顿行业也确实利好普通消费者和商户,但在这些结果之外,刘强东更希望的是反哺即时零售生态。

王兴和刘强东都有各自的利益,他们都想抓住“即时零售”作为电商加速器,恰好在外卖业务上狭路相逢。

很早之前王兴就提出“万物皆可外卖”,美团不断巩固更快更好的履约体系,也是为了能在全场景提供即时零售服务。

对王兴而言,美团尽管在外卖市场占大头,但与饿了么的争夺依旧胶着,既然在外卖业务拉不开差距,就只能找别的突破。王兴进军数码家电,是为了通过外卖高频入口,带动低频电商。

而刘强东做外卖,是想用外卖给显露疲态的京东激发活力。通过外卖构建高频消费场景,激活自身生态,希望通过外卖撬动即时零售,继而增长用户在京东生态的停留时间,获取更高活跃度。

同一成熟市场里,用户一般只能记住两个品牌,从这一点看,京东和美团很明显不是真正的死对头。

京东外卖不会太影响构建了下沉市场壁垒的美团基本盘,刘强东只是看中外卖高频属性带来的流量红利,希望以“品质+低佣金”重塑外卖行业规则,并借此分到高速增长的即时零售红利。

私有化达达意味着京东对于烧钱做外卖在所不惜,这是屡屡收缩的京东,要通过外卖业务分到即时零售红利的决心。面对美团的护盘,战况胶着,唯一能确信的红利,属于普通消费者和商户。

作者:莱拉

0 阅读:104

帅真财经

简介:冷眼看商业,洞见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