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上,敬领导酒"感谢领导栽培",领导幽默的玩笑说"我可没栽培你"
有人问我,这种场景该怎么应对。
本文答案不唯一,结合场景会有更优解,仅做单一方向本质分析:
说实话,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尴尬,因为他们把这句话理解成了否定。
领导说"我可没栽培你",就等于在说"你的成长与我无关"。
但这是个误区。
那跳出这个场景,想想看,为什么会有人说"感谢领导栽培"这种话?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什么心态?
说白了,是一种依附性思维。
把自己的成长归功于别人,把自己的进步归因于外部力量。
这种思维模式,某种程度上是自我矮化与赤裸裸的奉承。
而领导说"我可没栽培你",恰恰给了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
高手在这种场合会怎么说?会说:
"领导您太谦虚了。您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平台和环境,让我们能够施展才华,这不是栽培是什么?"
或者“领导给了我很多机会开展工作,您不在意我记得呢”
你看出来没有?这句话里藏着几层意思:
第一层是承认自己有才华,这是自我认知;
第二层是肯定领导的功劳,这是情商;
第三层是把"栽培"重新定义成"创造环境",这是机会。
这就像农民种地。
农民种地需要什么?
需要阳光、需要水分、需要肥料。
但最终,禾苗能长多高,还是取决于种子本身的生命力。
你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就是在告诉领导:
您就像园丁一样,给我们创造了最好的生长环境,而我们没有辜负这个环境,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了出来。
这样的表达,既不卑不亢,又充满了进取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方式暗含着一个重要信号:
你是一个懂得感恩,但不会一味依附的人。这样的下属,才会让领导放心重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关系中,领导最怕什么?
最怕那种没主见、没担当,无价值的人。
如果你总是把功劳归于别人,领导反而会担心:这人是不是没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所以当领导说"我可没栽培你"的时候,与其把它当作否定,不如把它看作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就像太极拳里的借力打力。
对方给你一个力,你不是硬接,而是借着这个力道,展现出更好的自己。
说到底,职场中的很多问题,看起来是表达技巧,实际上是认知问题。
你怎么看待自己,就决定了你怎么表达自己。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被栽培的对象,你永远都是小树苗;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与环境共生共长的个体,你就已经是一棵大树了。
这个道理,放在其他场合也一样。
比如述职的时候,比如年总结的时候,可以适当避免那种"感谢领导栽培之恩"的客套话。
用更专业的表达,用更有深度的思考,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在职场中,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
即便是表达感谢,也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