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周总理的谈话道出实情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2-20 17:56:45

参考资料:

1:《实录毛泽东》

2:《平民毛泽东》

3:《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

这是毛主席生前两大未解之谜,却都与两个极其特殊的地点有关!

一个是故宫,明明毛主席居住几十年的中南海,距离故宫不过一墙之隔,他却从未踏入故宫一步,甚至还有四天三过故宫而不入的经历。

另一个就是延安,这可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可以说新中国就是从山区窑洞走出来的,令人惊奇的是,毛主席终其一生都再未回过延安。

面对如此反常的行为,一时间人言纷起,有人说毛主席不进故宫是因为得道高人的指点,还有人说不回延安竟然和陕西“龙脉”有关。

那么,毛主席究竟为何一生不进故宫不回延安呢?

1949年毛主席“上京赶考”正式入驻北京,当时关于中央驻地就有很多设想,甚至就包含中央入驻故宫的想法,明清两代权力中枢都在紫禁城内,新中国因循旧例也很正常,当然这直接就被毛主席否决了。

最终选定了中南海为中央驻地,从此毛主席就居住在这里,直到1976年离世,他在中南海生活了整整27年。

从距离上来说,故宫和中南海就只有一墙之隔,几步路就到了。可毛主席不仅从没进过故宫内部,就连和故宫有关的记载都很少,唯一一篇有关毛主席的报道,竟然就是他四天三过故宫而不入的故事。

1954年4月18日到21日期间,毛主席曾经三次登上城墙散步,两次参观了午门城楼上的“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

其中一次还被城墙下的女学生发现了,眼尖的学生立马高呼了一声毛主席,听到喊声后,人们很快聚集起来,高呼着毛主席万岁,于是主席就在城墙上对着大家挥手致意,众人热情也越来越高,人潮随着主席一起涌动造成拥堵,最后主席只好走下城墙乘车绕行,才回到中南海。

这三次出行路线叠加在一起,刚好围绕故宫一周,却唯独没有进入宫内。

毛主席参观了文物展览,难道还有比故宫里一百万件文物更多的展览吗?

各国首脑又哪一个来中国不想进入故宫一睹风采的呢?

有人说毛主席不进宫内,只是因为故宫象征着皇权封建权力,新中国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毛主席自然要与其切割分离。

还有些离谱的传言说是有得道高人指点,毛主席与故宫五行不合,命格相悖。

其实早在1949年毛主席与周总理的谈话,就已经道出实情。

即使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的工作日益繁重起来,但他依然保留着实地调研的习惯。

曾经多次前往郑州、杭州、上海等地调研,甚至在他的去世的两年前,1974年还完成了最后一次南巡。可以说建国后毛主席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却唯独没有再回到延安。

主席也不是忘记了老区,1964年,毛主席就特意让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安排进京的干部直接和他进行延安情况的汇报,听取汇报后,他还对延安地委副书记土金璋说“:

来北京后,还没回过延安,我是该回延安看看的,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谢谢延安人民啊!”

最终毛主席的计划却迟迟没有施行。

这其中原委并不复杂,也不像世人所说的那么玄幻。

1949年时,国内局势大定,中央决定从西柏坡迁往北平,这听上去像是收获胜利果实,毛主席却这次行动称为“上京赶考”,整个中央都没有几个人睡好觉。

临行前主席和周总理说:就是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嘛,精神不好怎么行。

周总理也说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主席则非常肯定的说:“退回来那就是失败了,我们绝不做李自成,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来。”

通过这一段对话,我们就能明白毛主席的良苦用心,无论是终身不回延安,还是不进故宫这都是一种象征。

不进故宫意味着毛主席仍然铭记着革命理想,为人民书写答卷,意味与封建帝王的彻底分隔。

不回延安是因为不许自己“退回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还没有彻底完成,毛主席最终燃尽了他的一生,为众人照亮了前路。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主页有更多精彩隐秘历史故事,欢迎点击头像查看,让你一次刷到爽!我们下期见。

1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