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豁免部分商品关税,服软了?美商务部长否认,称很快加回来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4-15 03:08:59

当地时间上周五晚间,美国海关发布了一则与豁免部分进口产品有关的操作细则公告,这一举措瞬间引发了全球关注。公告中明确列举了包括电脑、智能手机、显示器等电子消费品以及半导体芯片等商品,这些商品被给予“对等关税”豁免。

此公告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服软的表现。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恐怕答案并非如此。要深入理解美国的这次豁免行为,首先需要判断本次豁免是不是早有预兆,即美国本来就准备对部分商品予以豁免。

让我们回到4月2日,当天特朗普对外宣布针对全球各国的“对等关税”时,相关行政令里就提到了部分商品不在对等关税之列,如之前已经确定单独加征25%关税的钢铝产品等。此外,半导体、药品等商品也被排除在了以国别区分税率的“对等关税”之列。

美国海关公布的20类“免征”商品里有12类直接与半导体相关,并且与4月2日行政命令里提到的一样,只是豁免了“对等关税”,对中国而言就是那125%的关税,在今年2月、3月累计加征的20%的“芬太尼关税”保留征收。

有些不同的是4月2日的行政令文件里只提到了“半导体”,未列出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4月11日的操作公告里囊括了进去,也就是前八类保管报关产品代码。

当然,电脑也好、智能手机也罢,芯片均是这些商品的重要零部件,从广义上来说同样属于“半导体”产品。换言之,4月11日的豁免不算新政策,仔细阅读4月2日的行政令后是可以预测到的。

因此,认为特朗普改变了想法甚至服软,显然有些过了。

卢特尼克明确表示,电子消费品和半导体目前所享受的“对等关税”豁免仅是暂时性的。他进一步透露,后续将会出台专门针对半导体的关税政策,预计大概在一两个月内就会正式推出。

美国商务部长此番言论并非是在故弄玄虚。回顾过往,钢铝产品和汽车领域就设有专门的“对等关税”,无论这些产品来自哪个国家,一律按照 25%的税率征收。这一既定事实表明,美国在关税政策制定上有着明确的针对性策略。

实际上,美国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背后有着其特殊的时间考量。为了在特朗普承诺的4月2 日能够正式官宣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美国当时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压力。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原本计划制定但尚未完成制定的半导体、药品等特殊商品的关税政策,美国只能先将它们排除在“对等关税”的初始范围之外,后续再逐步补充完善的策略。

从这一系列的政策制定逻辑和操作方式来看,此次获得豁免的电脑、智能手机、芯片等商品,只是暂时处于“安全”状态。未来,美国会针对这些商品出台更为细致、更具针对性的“对等关税”措施。这意味着这些商品目前所享受的豁免待遇并非长久之计,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关税压力。

与此同时,卢特尼克在电视节目中的另一番答复,更是让中国产业链感受到了深深的不安。在节目中,主持人多次向卢特尼克追问:中国产的手机和电脑目前的大额关税只是暂时取消吗?是否在一个多月后就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征收?卢特尼克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卢特尼克的这一表态,无疑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对于中国产电子产品的关税政策并非放松,而是在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从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贸易战背后的逻辑是复杂且深远的。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来调整全球产业链布局,削弱其他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以维护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此次豁免部分商品关税,或许只是其战略调整中的一个小环节,是为了缓解国内部分行业的压力,更是为后续更具针对性的贸易政策做铺垫。

展望未来,中美两国在关税问题上的博弈必将进入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阶段,双方围绕此问题的谈判注定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我们真诚地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我们深知,通过对话与协商来解决贸易分歧,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然而,我们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方面,我们要备足政策工具,不断完善自身的贸易政策体系,提高应对各种贸易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做好谈与打的两手准备。在积极寻求谈判解决贸易分歧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贸易冲突升级的准备。如果美国继续采取不合理的关税政策,损害中国的贸易利益,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即通过提升内需让消费在经济结构中占据更高的比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0

王五说说看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