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期间一次极为著名与经典的战役,此战中,我志愿军扛住了敌“范弗里特弹药量”狂轰滥炸,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对“范弗里特弹药量”的概念不是太清晰,下面,我们就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在抗美援朝时期的特殊名词。
一、何为范弗利特弹药量?要弄清楚什么叫范弗利特弹药量,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詹姆斯.范弗里特,其军衔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熟悉美军军衔制度的人就会清楚,要想在美军中取得四星上将这个军衔,着实非常不容易,首先不仅要有丰富的从军经历,其次还要有相当的战功。
而范弗里特这个人正是如此,这么说吧,他是一个真正靠着实实在在战绩上位的美国将军。
范弗里特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就读的那个班的164名学员中,有59人在后来都成为了将军,这其中还出现了两位五星上将,因此,当年范弗里特所在的班,也被后世称为将军班。
毕业之后,范弗里特先是参加了墨西哥边界战役,后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还参加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当时他正在巴顿麾下担任团长一职,而他所在的部队,是第一个登上犹他滩头的。
此后,范弗里特继续活跃在二战战场上,并火箭式的得到提拔,并在此期间凭借战绩声名鹊起,被誉为“山地战专家”。
当然,范弗里特之所以被国人所熟知,并不是他之前的这些战绩,而是他来到朝鲜战场后的一系列作为。
1951年,范弗里特接替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而在上任之初,正赶上我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
作为一个投身军旅多年的军人,范弗里特在常年的战场实践和指挥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唯火力制胜论者。
所谓唯火力制胜论者,意思很简单,就是极度迷信高强度、高密度的火力,认为任何战术和技巧,在绝对的火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那么他这种说法正确吗?严格来说,还真是相当正确。
用范弗里特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不计成本的投入庞大的弹药量,并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对敌人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那么,就会给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也能迅速且高效的歼灭敌人力量,最终迫使敌人形成和组织有效的防御。
而这么做的最大好处,除了给敌人造成重创外,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
所以,作为一个深度迷信火力制胜的人,范弗里特在抵达朝鲜战场上就说,“我们必须倾泻钢铁和烈焰,而不是人员,我欢迎中国军队进攻,我要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
这就是“范弗里特弹药量”名字的来源,用一句直白的话来解释就是,不计成本、持续的进行轰炸,解决一切的办法那就是炮弹,如果还没有解决,那就投入更多的炮弹。
当然,纯粹用文字来说,很多人估计不太直观,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感受一下:
而范弗里特不仅是这么说的,并且也是这么做的,在1952年的秋天,当他的目光锁定在地图上那两个海拔最高不超过597.9米的小阵地后,他践行了自己的话。
据统计,整个上甘岭战役,范弗里特投向上甘岭阵地的炮弹,多达190万发,另外还有不低于五千枚航弹(从航空器上投掷的爆炸性武器)。
如此数量的炮弹,一日持续一日的轰炸在上甘岭阵地上,让这里的土全部都翻了一遍,表面的工事也在狂轰滥炸下荡然无存,甚至,整个山头都被削低了3米左右。
但尽管如此,上甘岭阵地依旧牢牢地掌握在志愿军手里。
二、上甘岭凭啥能扛的住?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用一句较为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我军采用了一种“复合型、一体化、多功能、非正向的山地纵深战术防御体系”。
而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军使用反斜面坑道战术。
反斜面,是一个专业的军事地形学术语,要想弄明白什么叫反斜面,就得先知道在军事地形学上,啥叫做斜面。
所谓斜面,就是指一个山坡或者山峰,从山顶延伸至山脚的倾斜的那一面,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山顶到山底的那一截斜坡。
当然,在普通环境条件之下,斜面是不分正反的,最多也就是分向阳和背阴,只有到了战场上,斜面才会正反。
那么,斜面哪一面是正,哪一面又是反的呢?这就要看敌人在哪一边了。
正对着敌人的那一个斜面,就称之为正斜面,而背对着敌人,即不正面对着敌人的那一个斜面,便是反斜面。
弄清楚战场上什么叫做反斜面,我们再来说说反斜面坑道战术。
这个反斜面坑道战术,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把坑道挖在背向着敌人的那一个斜面,在这里挖出来的坑道,便是反斜面坑道。
说到这里,部分对于军事不是太了解的朋友就会疑惑,既然敌人在正面,为何要把坑道挖在背面呢?这样不是在进攻敌人的时候,多费了不少路途上上功夫吗?
实际上,若是普通的进攻,确实应当把坑道挖在正面向敌人的那个斜面上,但问题就是在于,上甘岭战役期间,要是挖在正面就会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
而这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正面坑道不管你修建的多么牢靠,进行了怎样的加固,都扛不住敌人极度密集的炮火轰炸。
前文我们讲过,在范弗里特弹药量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是不计成本、不间断的往我军阵地上投放炮弹,而数量足足有190万余发。
按照上甘岭战役打了42天来算,那么每天美军投放的炮弹就多达45000余发,这还没有计算那些航弹。
在如此密度的轰炸之下,就连上甘岭阵地所在山头,都被削低了三米,所以可想而知,不管是修建的多么牢固的坑道与工事,都顶不住敌人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并且,就算是勉强顶住,但也会被敌人的强大火力死死压制住。
一旦如此,坑道内的兵力和兵器,就会被封死在坑道里。
而在这个时候,反斜面坑道就显示出来了极大的作用,反斜面坑道,利用的就是敌人的炮火死角,因为坑道出口在背面,所以就不必直面敌人的炮火,敌人大多数炮弹,都无法直接击中坑道所在。
这么一来,敌人就无法形成对我军的火力压制。
另外,就算敌人有类似曲射炮这样的武器,但反斜面坑道一般都是修建在反斜面的大岩石这样的射击死角下,这么一来,敌人炮火所造成的杀伤力就会减少很多,毕竟我军人员基本不露天。
反斜面坑道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防止被敌人包抄后路,如果要是阵地在斜面的话,一旦被敌人火力压制无法动弹,这个时候敌人再派出一支队伍抄我方后路,那就麻烦了。
毕竟前面阵地的人员因为被炮火压制无法救援,后面再被敌人一包抄,那整个阵地就会被敌人前后围住。
但反斜面坑道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正是靠着这种反斜面坑道战术,我志愿军才得以扛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根据统计,在抗美援朝初期的阵地防御战中,“联合国军”平均发射50发左右炮弹就能杀伤我方一名志愿军。
但到了反斜面坑道被广泛运用在战场上之后,只要防守得当,“联合国军”即便平均发射上千发炮弹,也未必能杀伤一名志愿军。
而这是建立在志愿军的大智慧之上的,最初在刚入朝作战时,我志愿军对敌人的炮火猛烈、密集程度并没有直观的感受,而是按照在国内积累的战场经验进行防御和进攻。
虽说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是付出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所以,在见识到了敌人的绝对火力之后,我志愿军便开始了学习、总结和研究,而破解敌人绝对火力优势的办法,也在酝酿和实践之中逐渐成型。
从早期的单兵掩体,到后来的多个掩体互通的“鸡爪洞”,再到之后的坑道,最终在上甘岭战役打响时,反斜面坑道战术成型并运用,而在运用过程中,该战术的的确确抵消了“范弗里特弹药量”带来的大部分伤害。
这个过程,是我军善于思考和总结出来的结果,也是我军智慧的结晶。
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志愿军在修建反斜面坑道时,是付出了无尽汗水的,毕竟当时是处在战场,而要想把坑道修的更坚固,需要用的东西就多。
别的不说,就说为了开挖和加固坑道所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就费了不少劲,肯定不可能等到后方运送,所以战士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而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志愿军官兵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发挥了多少智慧。
三、反斜面坑道战术的弱点当然,不管是什么战术,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包括反斜面坑道战术也是一样,该战术同样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弱点。
首先,就是对棱线的控制。
所谓棱线,就是以山顶为定点,两面都能看到的山顶轮廓,这便是棱线,而这个棱线之所以是反斜面坑道的要害,就在于一旦被敌人控制,那么敌人就可以在棱线上布置火炮并调整瞄准方向,然后对我军坑道进行火力封锁。
所以,把棱线握在手里是必须要做到的任务,而敌人后来也发现了棱线的重要性,所以,针对棱线的争夺,是当时上演最多的攻防战。
在敌人的遮天蔽日的火力覆盖下,棱线也是几度易手,通常很多时候,由于敌人白天的火力实在太强,造成我军极大伤亡也无法立足,所以我军只能等到晚上火力稍微弱一点后再去对占据棱线的敌人进行反击。
而这样的争夺往往都是生死战,因为志愿军每一个战士都知道,如果棱线被敌人持续占据下去,那么敌人就会对我军坑道形成更大威胁,比如火力封锁坑道,或者采用毒气弹等,到那个时候,我军伤亡就会更大,同时坑道也会丢失。
所以,为了能早哪怕一点时间夺回棱线,志愿军官兵往往是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态度冲上去的。
为什么黄继光会去堵抢眼,就是因为一旦棱线在天亮前没有从敌人手里夺回来,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所以在那个时刻,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夺回棱线而尽最后一份力。
所以,当时棱线的争夺战是无比残酷的,举个例子,15军的一个连队,当时驻守在一号阵地,前后在阵地坚守14天,而在这14天里,该连共组织突击多达105次,歼灭敌人多达千余人。
而在战役结束后,原本进入战场时整建制的该连,仅剩8人幸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那面布满381个弹洞的红旗,以及那一截嵌了100多块弹头和弹片的树干,都是上甘岭战役残酷的最好证明。
除了棱线这个弱点之外,另一个弱点就是敌人会切断补给线。
敌人疯狂发射的炮弹,有一部分就是专门用来覆盖和封锁志愿军补给线的,因为在我军用上反斜面坑道战术后,敌人在无可奈何的同时,就发现了一旦切断志愿军补给线,那么藏在坑道里的志愿军必将陷入后继无援的境地。
所以,在疯狂炮轰正面阵地同时,敌人也没有忘记火力覆盖我军的补给线,而这就造成我军每一次补给,都要承受非常大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阵地上的物资自然是匮乏到了极致,那个一个苹果传了三圈都没舍得吃完的故事,在当时是真实存在,并且也是普遍发生的。
最后: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时期极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为了夺回阵地,我志愿军整个营、连等建制单位直接打光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15军军长秦基伟的警卫连也几乎被打光,由此就可以想象当时的战况有多么惨烈。
所以,当时不仅有黄继光这样用身体堵抢眼的例子,还有王万成提着爆破筒冲进敌人阵中自爆的英勇,更有胡修道、高守余单人歼敌高达百人以上(胡修道单人歼敌280余人,高守余单人歼敌120余人)这样的事例。
因此,要说上甘岭阵地为什么能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能守住,更准确的答案,是不仅有志愿军的大智慧,更有志愿军的大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