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扼,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接,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史记注解》之秦始皇本纪32
秦占据的土地依山环水,四周都有天然的屏障阻挡敌人的入侵;从缪公开始,到秦始皇兼并天下,历经了二十多位君王,秦常常为诸侯中实力强大的部落,这难道是因为每一位君王都是贤能的人吗?那是因为形势良好带来的结果。
况且天下诸侯时常联合起来攻打秦部落;在那个时候,贤能有才智的人大家一起讨论;优秀的将领带领兵马,有能力的大臣一起商量计谋,然而因为秦部落占据的地势险恶而不能够前进,秦部落借此消耗诸侯的实力,等到他们疲惫之后开关迎战,诸侯的百万大军因此败逃而去;这难道是因为勇武不够吗?是因为地势不便,形势不利而已。
秦由小部落不断兼并其他诸侯扩大领地,派兵士占据险要关塞,修建工事而不出战,关闭城门而据守险要关口,派遣精锐士兵防守。
诸侯崛起于草莽之间,大家因为利益而聚集到一起,并没有统一的制度进行调度;他们彼此的关系并不亲密,手下的士兵也并没有完全认可他们,大家都说是为了消灭秦朝,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们看到秦朝兵士占据险要之地感觉难以攻占,必然会退兵离开;秦朝安抚百姓,恢复土地生产,等待诸侯彼此进行利益的争夺,逐渐兼并弱小诸侯来扩大领地,最终兼并天下,也不用担心自己不能够在天下称心如意。
作为身份尊贵的皇帝,统治着天下,最终却被诸侯擒获的原因,是因为在面对危局的时候采取的策略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