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ca9a2325bb3291d5eeafb2def2275b.jpg)
从2012年开始,玉米取代稻谷成为我国产量第一大粮食品种。通过细致分析,我们不难发现,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大致轮廓为越来越低。这三年间玉米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作进一步探讨。
一、2022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c0de79f7d4c694ecfcfa0fd412b301.png)
2022 年全国玉米价格整体呈现出先低位运行后上涨,再到年末下跌的态势。
年初低位运行:1 - 2 月玉米价格处于低位。这主要是因为春节前市场交易相对平淡,需求尚未完全启动,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导致价格难以走强。
中期上涨:春节后尤其 3 月以后,受地缘政治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双重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地缘政治因素引发了市场对粮食供应的担忧,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扬。7 月受国际收紧的货币政策影响,国内外玉米价格出现下跌,但整体价格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年末价格回落:12 月后市场获利了结,下游需求放缓,价格呈现下跌态势。经过一年的市场波动,贸易商和农户在年底选择出售手中的玉米以获取利润,同时下游企业的需求也因年底的生产调整而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22 年全年玉米均价为 2741.81 元 / 吨,比 2021 年2723.6元/吨,上涨 18.21 元 / 吨,上涨幅度 0.67%。
二、2023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806f40a973badf6dda660d9487fe1c.png)
2023 年玉米价格重心开始逐渐下移,特别是新玉米上市之后,市场看跌心态明显加深。
上半年价格震荡:年初,玉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供应逐渐增加。一方面,国内玉米丰收,产量增加,供给充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 6.63 亿亩,比上年增加 1723.2 万亩,增长 2.7%;全国玉米产量 28884 万吨,比上年增加 1164 万吨,增长 4.2%,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谷物库存供应充足,价格相对国产玉米仍具有优势,对国内玉米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上半年玉米价格呈现出震荡下跌的趋势。
下半年价格持续走低: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下游需求方面,疫情后消费未能如预期增强,需求端不振是拖累玉米市场的重要因素。饲料消费需求减弱,深加工企业按需采购,市场收购主体整体心态趋于谨慎。此外,玉米收储企业后市信心不足,收购建库意愿降低,贸易环节成交量有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玉米价格一路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23 年全年玉米均价为 2724.95 元 / 吨,比 2022年2741.81元/吨,下跌 16.86 元 / 吨,下跌幅度0.61%。
三、2024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ac3c37f83f3fead1fbd15127186bdb5.png)
2024 年元月上旬玉米价格2403.6元/吨,处于截止12月上旬以来最高位,但随后又出现了波动下行。
年初上涨:一是国家粮食政策引导下中央储备粮总公司收购政策及时调整。中储粮集团公司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二是玉米主产区雨雪天气增加、气温下降等因素,使得农户玉米易于存储,有效缓解了农户的售粮压力,同时雨雪天气导致主产区物流运输放缓,玉米供应收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小幅提价促收;三是市场收购主体及农户博弈双方形势改变,贸易企业开秤抢购,部分农户急于出粮回款,供求关系趋于平稳,价格上涨。
后续波动:进入下半年后,玉米市场价格再次出现波动。入冬后,北方地区雨雪低温频现,使得大部分地区土地墒情转好,玉米等农作物供给宽松预期增强,加剧了市场价格下跌走势。12 月上旬玉米价格2056元/吨,下降至近三年最低点。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截止2024年12月上旬全国玉米均价为 2262.99元 / 吨,比 2023年2724.95元/吨,下跌461.96元 / 吨,下跌幅度16.95%,处于近三年来最低点。
四、近三年玉米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一)、政策因素国家的粮食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储粮的收储政策调整能够直接影响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推动玉米价格上涨或下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381b4de1067a66494ae259e6dc3bb1.png)
国家对进口玉米的政策也会影响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走势。
2022年、2023年我国进口玉米分别为2062万吨、2713万吨;2024年前10个月我国进口玉米1303万吨,均大大超过每年进口配额720万吨。
除进口玉米之外,近年来我国大麦、高粱的进口也大幅度增加。近今年截至10月底,就进口大麦1275万吨,同比增加50.9%;进口高粱756万吨,同比增加74.8%。大麦、高粱是生产饲料的重要原料,二者的大量进口有力地替代玉米,导致玉米价格下行。
(二)、产量因素![](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f82cc5f086c01b7e2fd36ee1e34210.png)
玉米的产量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国玉米产量分别为27720万吨、28884万吨、29492万吨,一年比一年增加的玉米产量,导致市场供应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三)、需求因素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饲用、工业和食用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去产能周期,玉米饲用需求减弱。同时,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收窄,开工率下降,对玉米的需求也减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玉米市场需求的不振,对价格形成了压力。
(四)、国际市场因素国际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国际市场上玉米产量的变化、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汇率的波动等因素,都会通过进口渠道影响国内玉米的价格。进口玉米具有价格优势,对国内玉米市场造成了冲击。
综上所述,近三年玉米市场价格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历程。2022 年价格先低后高再回落,整体波动相对较小;2023 年价格重心逐渐下移,市场供应过剩和需求不振导致价格走势疲软;2024 年年初价格上涨,但随后又出现下跌。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政策、产量、需求和国际市场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玉米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于玉米市场的参与者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政府也应加强对玉米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