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时,世界经济一片向好,又恰逢千禧年,而奥运会作为一个能展示国家和城市的最好契机,这一年的奥运会申办城市非常多,多到达到了30多个。
经过层层的筛选与投票,一直遥遥领先的中国北京,在最后一刻被澳大利亚悉尼超越,成功拿到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为何一直遥遥领先的北京,会在最后一刻竟然被悉尼所超越呢?当时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但在奥运会举办前的1999年,此事被爆了出来。
北京为什么要申办2000年奥运会北京为什么要申办2000年奥运会,这要从1990年说起。
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不仅向亚洲各国展现了不断发展与壮大的中国,更让各国对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国上下一片沸腾。
为此,很多民众都希望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于是北京在1991年2月正式向奥组委提出了申办2000奥运会的申请。
北京惜败悉尼的原因当时有意要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非常多,多到了达到30多个,最终有中国首都北京、澳大利亚首都悉尼、德国首都柏林、巴西首都利亚、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意大利时尚之都米兰和英国的曼彻斯特,共计八个城市入围。
第一轮民意调查,北京领先悉尼。
第二轮选举,德国柏林被淘汰出局,北京得到了37票,超过悉尼7票,再次领先。
第三轮选举,曼彻斯特和柏林被淘汰,就剩下了北京和悉尼,并且北京依然以超过悉尼3票的40票领先。
到了第四轮,很多人以为北京一定能胜出,但结果出来之后,悉尼竟然以45票超过了北京的43票胜出,成功获得了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当时就有很多人非常诧异,为什么明明一路领先的背景,会被悉尼超过呢?但因为投票都是采取的无记名投票,并不知道哪个国家在最后一刻投给了悉尼。
此事到了1999年,也就是2000年奥运会举办前的一年,才真正被揭晓,而揭晓这个秘密的人竟然是当时悉尼申办负责人考兹。
他回忆说,在最后一轮投票前,他向拥有投票权的两个非洲国家肯尼亚和乌干达的负责人每人3.5万美元,让这两个国家将票投给了悉尼。
虽然此事后来一直没得到任何官方的确认,但从国际关系上来看,非洲国家与中国的紧密程度要远远超过澳大利亚,这一说法的可信度是非常大的。
落选之后的北京,七年之后的1998年再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办奥运会的申请,这一次北京不负众望,成功获得了2008奥运会的举办权。
这才有了我们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