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独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手里握着丈夫司马相如差人送来的书信。
短短13个字,却字字诛心。
“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审度再三,终究是“无亿”。
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一对“郎情妾意的才子佳人”竟只剩“无意”二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4f706cd2c6c05e5be69bb264437da3f3.jpg)
公元141年汉景帝刘启驾崩,汉武帝刘彻即位。
在家靠着卓文君的嫁妆碌碌无为十年的司马相如再次看到机会。
这一年,司马相如38岁,卓文君27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dd0ffd53f247516626beb1f707427c46.jpg)
因景帝不喜辞赋,善辞赋的司马相如终于等到了他的伯乐。
通过一个帮汉武帝养狗的同乡,
将自己的《子虚赋》献于武帝。
武帝看过辞赋后,甚是喜爱,
以“独不得与此人同时为恨”,
于是问饲狗官:
“你是在哪里找到的这篇古人做的辞赋?”
饲狗官如实回答:
“此乃同乡司马相如所赋。”
于是司马相如即刻被汉武帝召见,
并当场做了《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
武帝十分赏识司马相如的文采,遂封其为郎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77e685b2565a2b643efb195f7adeae1a.jpg)
10年郁郁寡欢终得明君赏识。
一介才子也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用再靠着老婆过日子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df85c0d793658dfe3d93cbe5613ae2c.jpg)
于是封官进爵后的司马相如意气风发的准备去长安赴任,
而夫人卓文君自然也是满心欢喜,
准备打点好家中事物便赶往长安做郎官夫人。
“夫君此去长安路途遥远,路上一切小心为上。”
虽说是小别,卓文君却依然忧心忡忡。
“到了长安那烟花之地,莫要迷乱了心智才是。”
仿佛有预感般卓文君对于丈夫的离开心情十分复杂。
“夫人放心,我到达长安后,一应安排妥当便书信于你,尽快派人接你来长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4a0b9597a6448cff01a82ce46d2b215a.jpg)
想着自己从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近10年间都未能施展抱负,
全靠卓文君的支持让自己不至于落魄街头,
司马相如更觉愧对妻子,
深情将其揽入怀中道:
“夫人放心,这些年你为为夫的付出,此生不负。”
恐怕连司马相如自己也没想到的是,
长安的诱惑竟如此生猛,让他那颗坚如磐石的心也摇摇欲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fb34ee448bd2dbb8e81031f0210c22c.jpg)
辗转之间司马相如到长安已数月,
还未来得及去接卓文君却遇到了一个茂陵女子,
名唤阿君。
此女年方16岁,温润如玉,气质绝尘。
琴棋书画亦是一样不落,
对司马相如这等才子也是仰慕万分。
“司马大人,妾身为您抚琴一曲可好?”
司马相如看着貌美如花的阿君,爱慕之情日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ad313379ad6f9fbf111333b58a72396c.jpg)
早就将在成都老家苦苦等候的结发妻子忘在了脑后。
他甚至开始想着,
怎么才能让卓文君暂时不要来长安。
于是要么就是数月不与卓文君寄去书信,
催急了便是寥寥数语,告知一切安好,
只是初到长安事务繁忙,
等过些时日抽空便去接卓文君入府。
刚开始卓文君只道是夫君公务缠身,
也是左右叮咛其照顾好身体。
可是时日一长,一晃三五年便这样过去了,
再不开窍的女子也该发现事有蹊跷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16159309eac6271cefd7fd93a9e2aa6d.jpg)
但身为富家千金,
从小饱读诗书才艺卓绝的卓文君却也不屑揭穿司马相如的嘴脸。
于是仍旧假意相信,后来更是也不再多问。
有道是丈夫丈夫,一丈之内你是我夫。
如今隔着千山万水,
你恐怕连我长什么样都忘记了才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dbc1182113980c3ca827f76f0360932.jpg)
卓文君常常独自在院内伤心哭泣,
感叹自己命运不济:
17岁守寡,
为了司马相如不惜从一个千金小姐沦为满城笑柄,
跟着他在街市卖酒,尝尽人间百态。
为他算计老父,索要嫁妆。
最终更是凭借自家财富供养他10年吃喝。
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以为真心终是换得真意。
结果却等来了丈夫的日益冷淡长年不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516b95c7dc6094e41915a92ef40d0ee.jpg)
在一个夏蝉长鸣的晌午时分,
卓文君正在院中小憩,
便得来人报,说是长安急书。
虽已对丈夫失望透顶,
但仍是挂念他远在他乡,又在朝为官,身家安危朝夕之间。
等不及仆人将竹简送来,
卓文君便小跑到大门外,从送信人手中接过竹简。
着急忙慌的打开送来的竹简,
便是前文的13字休书一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3480e058a1b109a70b58a1685b14feaf.jpg)
当头一棒如遭雷击的卓文君望着这满纸的无情无义,
顿感五味杂陈。
“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是贫贱,
但好歹还是夫妻。
而郎君一招得势,竟连夫妻情分也没有了。”
正在长安与阿君日夜厮混的司马相如
又如何还能想起,
此时接到他“无意”书信的卓文君心中的绝望与悲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253006cb2a17060697d8ef16e0d1c5d.jpg)
照理说,古代男子三妻四妾也是稀疏平常。
司马相如如今常伴君王侧,又得郎官衔。
招得一两个美妾服侍左右想来也是“无伤大雅”之事。
但身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
却为何这般“蛮横不讲道理”?
如果二人是门当户对,或者女子高嫁入府,
按照当时的礼仪,
应是贤惠的妻子主动给丈夫纳妾才是。
可是10年无所出的卓文君在接到丈夫想要纳妾的要求后,
却是万分悲痛,泣不成声。
这又是为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0803545765d6b8f0e0016ae43630a7f.jpg)
故事还得从二人初识说起。
20岁的司马相如因景帝刘启不喜辞赋并不得重用。
后辗转去到梁王处,本来也算是被颇为看重。
可惜梁王未几时便病故。
于是辗转多年他都是碌碌无为不得赏识。
直到28岁那年遇到卓文君时,
家里父母双亡仅剩几亩薄田,几间草屋,
眼看是生活十分落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2ccacae46ebbe3fb626baebf2e7027f.jpg)
经一在邛崃当县令的好友王吉邀约,
从成都去了邛崃。
王吉眼见好友如此落魄便道:
“吾一向仰慕相如才华横溢,今虽时运不济,
但未来一定宏途无量。
眼下当务之急,兄当先觅一贤妻操持家务,
安家立业,再图抱负之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0fedef64ea586be3da3d20927e5df4a.jpg)
司马相如听罢苦笑道:
“王兄就别埋汰我了,如今我这落魄模样,
哪个清白人家的姑娘还会愿意嫁给我啊。”
王吉竟笑而不语,只一句:
“山人自有妙计,你且随我来。”
于是司马相如按照王吉的计策,
开始了谋娶媳妇的道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2142e6511544006c5a90bd6f8fdca9f6.jpg)
“王县令您请回,我家主人今日谢客。”
只见司马相如的门童已经是第六次对着来人王吉礼貌说道。
王吉并未生气,只是叹息道:
“难道真的是无缘与司马才子一见?”
邛崃本就一小地方,王吉又是故意“放风”。
很快便在当地传开了:
“传说有一叫司马相如的大才子是个从成都来的不世之材,
王县令一直想要拜见却不得见。
你我切不可错过了一睹才子风貌的机会啊。”
此话一传十十传百,很会就传到了卓文君父亲,
当时邛崃的首富卓王孙耳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c4a19f46f15ece89d99ebea6046f6256.jpg)
于是几个富绅一经商量,决定在卓王孙家设宴宴请王县令,
到时把司马相如也一并请来。
宴会当天,司马相如盛装出席,气质儒雅,活脱脱一个偏偏君子是也。
诗词歌赋音律歌舞样样精通。
把个卓王孙都看傻眼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fb53e906f91fc5a56c2d54d1abc0ae0.jpg)
但卓王孙也仅仅是佩服其才华过人,并无他意。
不曾想司马相如本身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卓王孙只是他与王吉计划的一颗过桥棋子而已。
原来卓文君才貌双全又是邛崃首富卓王孙的幺女。
从小甚是宠爱。
因卓文君自小便是当地出名的才女,前来求亲之人更是络绎不绝。
于是精挑细选后,许配给一王孙。
岂料新婚没几天,王孙便因病去世。
17岁的卓文君从小便是被父母溺爱长大,
不甘新婚守寡,便匆匆回了娘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337d065d3d0767a94f6f7ad5393fff0.jpg)
事前王吉和司马相如更是料定:
新婚守寡的卓文君对于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一定会青睐有佳。
王吉有些坏笑道伏在司马相如耳边道:
“届时你只需在席上挥洒自如,
想那卓家小姐定会在一旁窥探,到时你再……”
这才有了后续,司马相如在卓王孙宴会上儒雅从容,
话不多,但彬彬有礼气质非凡。
更是在王吉的一再力邀下,弹指一间,
抚上一曲《凤求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ee98aa8b85e8e78473123dbf8c1e09c.jpg)
本身就长得一表人才,
又得县令大人如此“小心供奉”,
一曲《凤求凰》更是撩人心魄。
让本藏在屏风下窥视的卓文君不禁芳心暗许。
一阵心跳加速后,渐渐冷静的卓文君对婢女讲:
“只可惜我已是残花败柳,无缘于此等才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39085fe17cc55d65882e32be05ee0e7b.jpg)
令主仆二人始料未及的是,
当晚司马相如竟然买通婢女,
写了一首情书送给卓文君。
大意是:
“仰慕小姐才情多时,碍于俗世礼仪不得求见,
一颗真心但求与小姐厮守,琴瑟和鸣,花前月下,
人生便无甚憾事。”
寥寥数语纸短情长。
终于在司马相如几番撩拨下,卓文君简单收拾细软,
连夜奔赴离家10里远的长亭下,上了司马相如的马车,
赶往了司马相如成都老家。
卓文君定睛一看:
家中家徒四壁,连床完好的被子都没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381cceff9f9ad9408c9fc7603d602eb0.jpg)
惊讶之余不免有些许担忧。
司马相如也是看出其心思,
于是道:
“我之前一直在梁王处为幕僚颇得重用,只是梁王病逝后一时还未能施展抱负。
因多年未归家,家中残败让小姐见笑,日后一定努力经营不负小姐厚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34a4e7ef28683a27f8adc6835284b4ee.jpg)
想着司马相如才华也是鼎鼎大名的才子,自然不会一直落魄。
况且自己已然是不顾名节和他私奔于此,断不再有回头路。
于是卓文君心一横,遂与其在简陋的茅屋内成亲拜堂,
做了一对贫贱但相爱的夫妻。
婚后生活却并不如意,司马相如迟迟未能得到赏识,
一介文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抗,
最后只得回到邛崃县恩求夫人老爹赏口饭吃。
卓王孙一介首富,如何吃得这种大亏。
一无聘二无礼的就将自己闺女骗去,让个大好的女子从此沦为笑柄。
自己更是终日抬不起头。
如今还舔着脸上门索要钱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2bce8f7b4fa5427156244b8795a913ba.jpg)
“我呸,枉自你还自诩是个读书人,
干出这等猪狗不如祸害良家妇女的勾当,
和山间鸡鸣狗盗的土匪有甚区别,如今还好意思来讹我的钱。
骗完人闺女再来骗人钱财,世间哪里来的这般好事,都给我滚!”
眼见老爹这里是一毛不拔,二人也是豁出一张脸了。
反正饭都吃不起还要什么脸。
干脆就用卖了车马的钱,在老爹眼皮子底下开了个小酒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206acdf2abaaec23cbf4505064bab785.jpg)
司马相如光着膀子在酒铺内打酒酿酒好不斯文。
卓文君更是穿着粗布衣裳吆喝着大嗓门当街卖酒,
一时之间酒铺生意倒是出奇得好,但主要都是奔着来看卓文君的。
很快,“首富家的才女跟落魄才子私奔,
如今流落街头靠卖酒为生,
首富卓王孙硬是因为碍于脸面见死不救”
谣言火速遍布整个邛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ad83ce2ab2bdacf373e38aad4404ec1.jpg)
卓王孙更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竟是连续半月都硬是不敢出门。
最后无奈之下,只得谴人送去钱数百万和一些金银细软,
全当这个不孝女的嫁妆,以后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拿了钱的司马夫妇见目的达到,
也就不再纠缠,打包好财物回到成都。
用老婆的“嫁妆钱”置办了一些家财和田产,
请得了几个奴役和婢女,在成都过起了富绅的闲适生活。
虽不说高官厚禄,却也是小富即安。
匆匆十年,弹指之间。
从此二人“凤求凰”的美谈也在乡间流传开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96444bcb4ab2e8c4df73457f9f44601.jpg)
这便是一代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前世今生。
转眼间30好几的卓文君看着这13字休书,
却是悔不当初。
沉痛哀思之后,遂含泪提笔写下一首《怨郎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aecf6d4d6e46dea7482118a63677910c.jpg)
很快此诗就在民间流传,很多女子读来无不痛哭涕零,皆感叹文君遭遇。
乐不思蜀的司马相如虽被该诗所感动,内心十分内疚。
但架不住阿君娇羞婀娜的甜美模样,
“我不管,你要是不给我个名分,明儿我就随父亲回茂陵老家,从此一别两宽,
你回成都去找你的原配夫人便是。”
于是心急火燎的司马相如顶住压力再度修书给卓文君,
以婚后多年无子嗣为由,希望她能够体谅自己的一番苦心。
不曾想,不久后司马相如便收到了那首流传
千年的《白头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2b32ac22cf1432018b8ed022b50e118.jpg)
这首诗的大意是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8608202b8eee3e3fd6c9d568d4157a5.jpg)
不难看出,
卓文君此时已经是抱定了“离婚”的念头和司马相如写了这首诀别诗。
诗句不卑不亢却又哀怨反转,
将女子的万般无奈却又坚持初心不改的决心表达得玲离尽致。
一个女子,一生为爱背弃父母,蹉跎年华,
最终却得来一纸“休书”。
虽说古时无子嗣纳妾实属常情,但想卓文君富家千金一介才女,
在司马相如最落魄的时候不离不弃,
最终也只是落得个“请求纳美妾”的结局。
换做旁人,也是意难平吧。
据说司马相如收到书信后便打消了纳妾之念,并回复道:
“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f7f1b739ef71afdd716bb91ff2ca942.jpg)
二人的结局有两个版本:
一说:司马相如从此痛改前非,辞官归家后和卓文君相守到白头。
二说:司马相如虽纳妾未遂,但夫妻情谊也消散殆尽,后多年仍是两地分居各自安好。
直到司马相如病故,卓文君前去替其收拾留下的书简,汉武帝还派人去取了一本书关封禅的书留作纪念,终年60岁。
卓文君于司马相如去世后第二年,相继离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3f83b27a4f301be1e64fbb8c596ab0b4.jpg)
才子佳人究竟是哪种结局我们不得而知。
但笔者以为,
如若刚开始就是真心爱慕,断不会怂恿千金小姐不惜名节与其私奔。
真正爱一个人并不是占有而是倾其所有给她最好的。
喜欢是占有,爱是害怕。
唯恐她受委屈,唯恐她伤心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88c4feebfe04d251a070e5dee0f63b4b.jpg)
卓文君已经为他抛弃名节背弃家人,
后多年郁郁不得志的司马相如更是靠文君的支持苟活于世,
一招得势不是更该衔草以报,尽快接得妻子共享繁华。
而从卓文君的诗里大概得知:司马相如去长安当上郎官后五六年都未与其再见。
细细想来:一介才女终究是被负了吧。
不能说始乱之,终弃之。
但似这种只能共患烂不能同富贵的爱情,要来何用?
倒不如孑然一身,不至伤了心神,更显凄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d2132088029fa7decee7cc57dd001f4.jpg)
再有,无后一说的托辞也是显得有些荒谬。
五六年在外不归家与美妾私会都未有所出,难道是女子之错?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可想过浪子伤人的时候,哪处不是刀刀致命。
如果不是卓文君命硬,又岂能等到那黄金都换不回的“深情款款”?
一代才女又岂会稀罕这碎了一地的“玉石瓦砾”。
参考文献:
《凤求凰》—司马相如
《白头吟》—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