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
人一旦进入老年期,看病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尤其离死亡越近的时候,
任你是天潢贵胄还是平民百姓,
皆逃不过弥留之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a29653d3ad1724ae26ae7e4464d43c3.jpg)
1123年,41岁的宋朝皇帝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创始人,剿灭方腊农民起义,被金国人俘虏致死的天才书画大家)正坐在华丽的寝宫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7d05c0b721254afcaae0fcad666df5a.jpg)
面色晦暗双拳紧握,一张老脸阴沉得可怕。
寝宫外早已跪了一地的太医和侍从心里十分惊恐。
汗水正肉眼可见的从几个老太医额头滴落到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
此刻众人的神经也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57ea814984524311abf6daad1f54cc7.jpg)
还是宋徽宗开口了:
“一群无用的老东西,让你们给爱妃治病,都过了整整4天了,
连究竟得的什么病都未能知晓,留你们何用?”
只见众人低头叩首,不住说道:
“是臣等无用,是臣等无用。”
天子一怒浮尸百野,说话间宋徽宗就要开始问罪:
“朕最后再问一遍,谁能治好爱妃的病?
如果你们都治不好,就全部拖下去砍了,来啊。”
太监正欲奉诏,
只见一个年轻些的太医慌忙抬头对宋徽宗说道:
“陛下息怒,臣知道一人,兴许能够治好娘娘的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4c4f932b48d2607a3087789d3ffaed0.jpg)
宋徽宗就像抓救命稻草般,
让人火速叫来了这个名叫李防御的中年医者。
“你是谁,怎么平时没见过你?”
“回陛下,臣来自开封,进宫前是一靠开药铺为生的坐诊大夫。”
已经十分恼怒的宋徽宗也不管他究竟从哪里来,直接说道:
“朕限你3日内将爱妃的病治好,否则全部杀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1c71d1b6a5c5927ea81fb598c47f86c.jpg)
说罢,拂袖而去。
留下一屋子的太医神色凝重。
此时大家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看向李防御,
有人则是非常不屑的说道:
“连陈老太医都无法看出门道的怪病,
你推荐个新人来主治,不是将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也有平素比较了解李防御的太医说道:
“李太医来自民间,兴许会有一些奇方妙药。”
不管怎样,总算又给众人多争取了3天的时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c62c8a0aa59e5905b2e293fabdb110a.jpg)
于是大家纷纷向李防御介绍着娘娘的病情:
“娘娘年方28,身体一直十分康健,春分刚过没两天,
突然间就开始咳嗽,刚开始是微微轻咳,
后来更是变成了夜间急咳不止,
我等以为是偶染风寒,也就开了些散寒的常用药方。
但没过几日,娘娘突然开始面部浮肿,
原本清瘦的面庞如今肿如圆盘。
脸上水肿程度,甚至到了吹弹可破的态势。
我和张太医颇为擅长治疗水肿等病症,
数日来针对水肿连开了多个方子让其服下,但均未见效,
且浮肿之势愈加严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bc5d9d513363dc355c984d7031cb776.jpg)
娘娘的精神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更是水米不进,时醒时睡。”
德高望重的赵太医说话间,
还不时的用袖子擦拭着额上的冷汗,
看样子也是一筹莫展万分焦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26c2b6d24074866968fad127567dbc6.jpg)
李防御诊过脉后,
隔着薄纱大概又观察了娘娘的状况,
只见其面色惨白,虚弱至极,几近昏迷之态。
和婢女了解情况的时候,婢女说道:
“娘娘夜间几乎无法入睡,
夜间每隔半个时辰就会咳嗽一阵。
因原本娇媚的面容突然因病水肿,更是十分焦虑,
又听闻太医皆束手无策,心情也愈发低沉,
以至于这两日水米都无法进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11715cf00dbafc34deccdc8fa9722e9.jpg)
大致了解了病症的李防御面对如此怪病一时也是束手无策。
回到家中他便开始翻看医书。
可是找了3个时辰也未找到任何相似的案例。
无奈之下他独自坐在厅堂看着窗外雪白的梨花渐渐飘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87a011871e8e370c078822c952a0143.jpg)
此时却见他的夫人走了进来,
见到老爷如此忧虑,便问他发生了何事。
李防御看着一脸焦急的夫人,顿感愧疚不已。
只得告诉她实情。
如若三日治不好娘娘的病,老爷兴许就会被陛下赐死。
夫人心中也是焦虑不已,却又爱莫能助。
只得去厨房给李防御烧了几道菜提了一壶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92d64a09a6740fc62a115fe81b31683.jpg)
有些自我安慰的说道:
“不管怎样,先吃饱了再有精神治病不是。”
李防御想想也是,于是说罢就要开始开吃。
正在此时,突然听到窗外一阵叫卖声:
“卖咳嗽药,卖咳嗽药啦,祖传秘方,不好不要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ce79d705c3c2681dc80b9d62e7c54a2.jpg)
李防御本来也是和赵太医他们一样,
一直在查关于水肿的病症,
似娘娘这种无端水肿久不消散的病症确实是很罕见。
可是突然听见卖咳嗽药的,李防御随即就想到:
婢女说水肿前和水肿后娘娘的咳嗽都未停止且有加重的趋势。
尤其是夜间甚重,
是不是娘娘的病根并不在水肿而是咳嗽呢。
可是太医们之前已经针对咳嗽开了几副药都不见好,
可见宫里的药方对娘娘的咳疾并不管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f9ef5e22c1c3c62a1ff773d5dd752d6.jpg)
于是他赶紧走出去叫住了卖药的郎中。
只见此人大概60岁上下模样,穿着简朴,身材魁梧,
背上还背了一箩筐的止咳药。
李防御平日里就对民间偏方有着深入的研究。
空闲时间都会去民间各地学习一些当地老人的“土方”。
于是他赶紧从郎中手上买走了几副止咳药。
他先是向郎中询问了这个方子主要治疗哪一类的咳疾,
又详细问过之前吃过该方子后的病人的大致情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273c34e85c1597d6d5a3223a9904c36.jpg)
然后又自己亲自拿了几副药尝试,
确认没有任何毒性以后。
次日就拎着药进宫了。
宋徽宗见到李防御后,
问他是否是找到了娘娘久病不愈的病根。
李防御即刻斩钉截铁的答道:
“回禀陛下,娘娘的病根源于咳疾,臣已经为娘娘诊过脉,
娘娘的肾脏并无大碍,并不是因为肾病导致娘娘水肿,
所以太医们按照水肿的方子医治数日皆未有成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157cb9f5af7d3c60ef61b81cccd528b.jpg)
“那娘娘的病根源于何处?”
宋徽宗听着李防御的诊断结果,也是有些不置可否。
“娘娘源于咳疾,面部浮肿有可能是由于咳嗽过于激烈和持续,
对面部肌肉产生了强烈刺激,
由于面部肌肉频繁的震颤抖动,产生损伤,引起浮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b994316180d204f942dbd550fa18fe5.jpg)
“仅仅是因为咳疾,娘娘何至于如此虚弱?”
宋徽宗赶忙继续追问。
“回禀陛下,娘娘因夜间急咳不止几乎无法入睡,
白日又看到自己因病导致面目浮肿,想必是忧思难耐,
故数日滴米未进,故虚弱异常。
容臣再为娘娘把一次脉。”
说话着便再度研究了娘娘的病症,虽不能完全肯定自己的猜测,
但也是自感有些眉目。
“爱卿三日内可能治愈娘娘之病?”
宋徽宗有些焦急的问道。
此时李防御将音量调大,底气十足的站在娘娘与婢女面前说道:
“陛下放心,臣已找到娘娘病根,无需三日,一夜便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0edf3245a6c01d75c552a645428f4f5.jpg)
听闻李防御的回复,宋徽宗心中的大石头瞬间落了一半,
连一旁的婢女也是忍不住对着虚弱的娘娘说道:
“娘娘这下不用再为此病神伤忧虑了。
李太医说明日娘娘便能痊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d2bdc5eff8fd03f368772b6674111fd.jpg)
于是李防御将该药熬好后让婢女服侍娘娘服下。
果真当晚娘娘便不再咳嗽,次日清晨便少量进食。
因为不再咳嗽,面部的肿胀也较之前有所缓解,
李防御遂让婢女用温热的帕子隔半个时辰给娘娘热敷一次。
再配以少量透骨草、艾叶、姜黄、川芎等进行外敷。
娘娘的病未过几日便痊愈。
至此李防御被宋徽宗大肆褒奖,加官进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472345b1dd4c98a53206db8c0fb3ea9.jpg)
三:这副救命药,居然出自军营
直到几日后回到家中,李防御才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
回到家中,夫人了解情况后不禁好奇问道:
“夫君是如何断定娘娘的病一晚便能好转?”
此时李防御才说了实话:
“娘娘的病情来得古怪又急促,
其实我并不知道娘娘服药后是否真的会有好转,
陛下已经说了,三日内治不好便会赐死一众太医。
我只得死马当活马医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4b33a524b4429d3d6c1bde149923423.jpg)
而且那个卖药郎中说了,一般这类症状服了他这副药,
几个时辰便会见效,众多患者皆如此。
我想着如果此药真能治愈,定然也是这个时辰便能见效。
一来让陛下安心,
二来久治不愈的娘娘听见后心情大好也会有利于病情。”
夫人听后也是一阵后怕。
“如若真的未能治好那可怎么办啊?”
李防御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
“富贵在天,生死有命。
只是就连累夫人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cfa2c7ddc0eb2227a8b23d8bd797039.jpg)
出于对医学的钻研精神,也是想着能够治好更多的病人,
于是李防御去到昨日卖他药的老郎中常走的地方四处打探他的踪迹。
想以高价将此方买下。
哪料老人告诉他:
“老夫也并不是什么郎中,只是军中一个普通军士,
大军常年四处征战,
军中士兵生病后都会在当地找些偏方医治,慢慢的便有些药方流出。
老夫也是偶然得到此方。
年级大了以后便不能再征战,
于是就想着用年轻时候得到的一副偏方四处给人治疗咳疾,图个温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b772d591e8e864f107542bee729c2d0.jpg)
先生若拿这药方能够救助更多的人,拿去便是。”
见老者一脸坦荡,李防御也是心中十分钦佩,于是承诺道:
“您老就安心在我这住下,以后我替您养老送终。”
李防御拿到药方后,并未独自占有,
而是拿到太医院,给到其他太医一同参详。
就该方子为何能够有效治愈咳疾,以及相关能够治愈的咳疾类型,
以此衍生出来的其他治愈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所谓医者,除了发自内心的仁爱之心以外,
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有一颗孜孜不倦的探索之心,
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
在面对困难时,更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239958b10b7979b1ae9b6335ac16e91.jpg)
《汉方诊疗30年》—日本中医学大家大塚敬节著。
这本书是通过研究《伤寒论》的药理知识对应现在的病症书写的一套
浅显易懂且极具实用价值的在日本有非常崇高地位的医学著作。
详细记载了370则常见疾病及其中医的治疗方法,药方等,
此书在日本广为流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720a31bcdf42725049187934fa329e6.jpg)
在日本,中医甚至比本国的医学更受广大市民喜爱和推崇。
而在中国,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他们却更笃信西药。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国人,因为我国很多中医的精髓都已经失传。
尤其是战争年代,我国大量的药方和民间偏方被战胜国拿走,
后来更是成了别国的专利,我们自己要用还得高价买人家的。
今天的故事也许能够让人们对中医的传承和使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和讲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b500fad77356073d127d3473ddb34c5.jpg)
有人说中医疗效慢。
但生命成长与治愈的自然过程难道是一蹴而就的吗?
中医一直讲求的是治本,
它是根据一个人身体的整个内部运行规律进行护理和调养。
尤其提倡“养身之道”,比如“食疗”。
人吃五谷生百病,
百病的根源大多并不在病上,而在身体的内部循环。
比如皇妃的脸部肿胀,
但实际上脸部肿胀有可能是心肺或者肾脏出了问题。
又或者人们平时会经常感冒,感冒的本质其实是抵抗力过弱,
哪怕长期靠吃西药短暂的治疗了感冒的病症,
但实际上机体的抵抗力是没有真正康复和治愈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046e342ed6cffa7c62eb553f0c7f88c.jpg)
这里并不是说西医就不好,比如一些外伤。
在三国时期,我国神医华佗就在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
可见那时起,我国的医学研究就已经对外科手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肯定。
但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它有自己的内部循环体系。
它更有内在的一套自愈体系。
如果能够通过中医调理,长期的激活并且维持这种自愈体系,
让它代替药物去维持身体健康。
不是比病痛就吃药,会更好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e804d3cb5c6ab7953e4c172b1d43084.jpg)
日本人和美国人都非常认可中医,哪怕这不是他们自己民族的产物。
他们依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可见其本身的价值所在。
虽然我们很多医学古籍已经失传,
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后代,一个自古就提倡“养身文化”的民族,
是否都应该尝试着多去学习一下中医知识,
多通过中医里的常识去解决一些自己日常的小病小痛。
最后不得不说:
偏方虽然不一定都有用,但是确实有一些是非常有价值的。
所谓智慧在民间。
参考文献:《伤寒论》—张仲景
《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脱脱和阿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