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贾兰母子在荣国府的处境是很尴尬的,从表面上来看,李纨是因为丈夫贾珠去世而心如死灰。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熟悉原著,就会发现李纨的种种表现并不能用“心如死灰”来形容。
李纨这个人看似老实巴交,实际上心机很深,她在关键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舍掉一切脸面,用王熙凤的话说:
“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用这话来形容李纨真是一点错都没有,这样一个极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可能是“心如死灰”呢?
事实上,李纨在贾府的一切行为,应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如果你留心就能发现,李纨沉默寡言的那段时间,是跟王夫人住在一起的时候,那时候跟王夫人住的很近,我们很少看到她说话。
但是,当后来搬进大观园的时候,脱离了王夫人的视线范围以内,我们才看到了李纨真实的性格,她是一个非常正常甚至有些不守规矩的年轻寡妇。
这一点,从她对王熙凤和平儿等人的行为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说,所谓的“心如死灰”,只是她收敛性格给自己涂上的一层保护色而已,一旦远离了王夫人,她就会经常将这层保护色褪下来透透气。
李纨对王夫人的害怕,可以说远远超出了媳妇对婆婆该有的敬畏,种种迹象表明,王夫人对她这个大儿媳妇并不怎么待见。
不仅是她,就连她的儿子贾兰,作为王夫人的亲孙子,同样也是不怎么受王夫人的待见。
而且,受李纨的影响,贾兰小小的年纪就懂得明哲保身,做事非常低调小心,好像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犯错一样。
如果说在贾府王夫人最不待见谁,除了赵姨娘母子以外,就应该是李纨母子了。
我们可以发现,贾兰这个孩子喜欢独来独往,平时也就跟旁枝的贾菌走的近一点,遇到正式场合的时候,则老是跟贾环形影不离。
比如,假设生病的时候,元宵节宴会的时候,贾兰都是跟在贾环屁股后面的,反而跟自己的亲叔叔贾宝玉很疏远。
这些现象都太不正常了,要知道,以贾兰这种上进的性格来说,他跟贾环凑到一起本来就是很不正常的。
更重要的是,李纨对处处害怕王夫人的责备,所以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她明知道王夫人不待见赵姨娘母子,怎么可能会让贾兰跟他走那么近呢?
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得不如此。第五十六回,作者就侧面的交代了这其中的原因。
探春管理大观园,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赵姨娘为了多要二十两发丧银子,跑过来和探春闹。
探春只认王夫人,把自己和赵姨娘、赵国基划清了界限,搞得赵姨娘哭天抹泪。这个时候,向来说话小心的李纨,竟然不惜得罪惜春,也要站出来给赵姨娘说话。
后来,探春和平儿说话,想到自己“没人疼没人顾”,在王夫人面前经常被赵姨娘所连累,不由得掉下了眼泪。
接着,原文写道:
“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都不免流下泪来。”
这段话非常的耐人寻味,李纨之所以也跟着掉泪,是因为和探春同病相怜,都在王夫人跟前受到了赵姨娘的连累。
可赵姨娘这个人我们是知道的,虽然比较糊涂,但是不会去随意的拐带别人,李纨对她没有任何的威胁,也不存在任何的利益冲突,她怎么会在王夫人面前“每生诽谤”呢?
原因只有一个,从亲缘关系上来论,李纨是属于赵姨娘这边的。换句话说,赵姨娘才是李纨的亲婆婆,才是贾珠的亲生母亲。
王夫人之所以不待见李纨和贾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王夫人四十多岁上才有了贾宝玉,在此之前,只有赵姨娘为贾政生了一个儿子,即贾珠。
所以,没有儿子的王夫人,就把贾珠养到了自己身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姨娘对王夫人才会心生忌恨,老想着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家产。
后来贾珠死了,王夫人又有了贾宝玉,对赵姨娘这边的人自然心生戒备,惜春和李纨女子都因此而受到了连累。
正因为赵姨娘是贾兰的亲奶奶,所以贾兰才老是和贾环腻在一起,也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样明哲保身的李纨要站出来为赵姨娘说好话。
这应该就是隐藏在背后的贾珠的真实身世。
好
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