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是淡水湖,又远离海洋2000多公里,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

老张聊养护 2024-08-23 14:57:2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贝加尔湖作为世界上最深、广袤的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名字源自于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

即使没有深入了解,大多数人对于贝加尔湖也有所耳闻。

贝加尔湖四周纯净美丽,置身于此仿佛能净化心灵。

著名的歌手李健先生曾创作《贝加尔湖畔》来歌颂美丽的贝加尔湖。

除了特殊的自然属性和美丽的风光,贝加尔湖里奇特的海洋生物的足迹也吸引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海洋环境相较于淡水环境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像喜阴的吊兰很难在向阳的环境成长,海洋生物也很难适应淡水环境。

况且贝加尔湖离海洋足有两千多公里,生物迁徙的说法也很难立足。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贝加尔湖中真的有海洋生物吗?真的有的话,海洋生物是怎么出现在贝加尔湖中的?

一、贝加尔湖的自然属性

自从十七世纪的《尼布楚条约》公布,贝加尔湖被纳入沙俄的版图。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最深处可达1600米以上比三个东方明珠塔加起来还要深。

可容纳淡水23万亿立方米,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无愧于亚欧大陆最大淡水湖的名号。

贝加尔湖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而夏季温暖,当地多雨,冬季多积雪。

在降雨和冰雪消融的合力作用下,贝加尔湖的湖水被慢慢补给,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庞然大物。

前文提到,贝加尔湖中的水主要来自雨水、冰雪消融以及地下水。

这些显然都是淡水,贝加尔湖理所当然是淡水湖,湖中大部分生物都是淡水生物。

由于贝加尔湖形成年代极为古老,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故而在湖中可以看到第三纪的动物的踪影。

比如知名的贝加尔海豹、奥木尔鱼等,普通的有大马哈鱼、白鱼等。

二、淡水生物与海洋生物

介绍完了贝加尔湖的相关信息,下面向大家介绍海洋生物与淡水生物的区别,以便大家理解在淡水湖中出现海洋生物有多么不可思议。

提到海水大家会想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咸”。

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3.5%的超高盐分,远远大于淡水的含盐度。

海洋相对于淡水环境要深得多,这也就导致了住在海洋中的生物要无时无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像成吨的水从四面八方向你挤压而来。

此外由于海洋扩张的深度,许多深海生物也难以见到阳光。

相较于海洋的独特而复杂的环境,淡水生物的环境就简单得多。

淡水相较于海水含盐度低得多,只有1%左右。

而且大部分淡水环境,比如小溪小河都比较浅。

因此阳光更容易照射进来,外界环境气温的变化更容易反映到淡水的温度上。

由于深度较浅的缘故,淡水生物面临的压力也并不大,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人类也可以适应。

相信看完了前文的介绍,大家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按照常理来说,大部分的淡水生物和海水生物是不可以交换生存环境的。

由于海洋和溪流湖泊主要差别在压力和含盐度两方面,我们就简单从这两方面做文章。

首先是压力原因,为了适应海洋的独特环境,海洋生物进化出了自己独特的生理构造。

比如,大家常吃的带鱼就是常见的海洋生物。

为了适应深海强大的压力,带鱼整体身材都非常苗条流畅。

然而这种构造也注定带鱼只能生存在压力巨大的深海之中,一旦被船员捕捞上岸就会很快死亡。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只能买到冷冻的带鱼,很少看到鲜活的带鱼。

那么淡水生物呢?当然也是不可以的。

淡水中生活的生物无法适应海洋的高压环境,连专业的潜水员下入深海都需要潜水钟等专业设备,更何况一辈子呆在安乐窝中的小鱼小虾呢。

其次是含盐度原因。

海水与淡水的含盐度相差三倍有余,如此悬殊的差异会导致什么后果?这涉及到渗透压的概念。

相信大家都有过腌肉的经历,都知道腌肉能够使得肉类保存更久,排除水分,事实上就是渗透压的原理。

肉在没有被腌制的时候,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少量的盐分。

如果我们用大量的盐进行腌制,那么由于渗透压的原理盐分就会进入肉中去,肉中的水分会流失出来。

如果简单理解就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作,想要肉里面外面的含盐度都一样。

尽管有时候做不到,也想让内外尽量更平衡。

海水生物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洋之中,为了生存下来它们体内的含盐度与海水不相上下,因此才能保证水分不流失。

但如果进入了淡水环境,由于体内盐分太大,就会有大量水分涌入海洋生物体内,自然也就无法生存。

同样的道理对于淡水生物也是一样。

把淡水生物放入海洋就像是在腌制它,过高的盐分环境下淡水生物也会因为水分流失死亡。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有些生物就是既能生活在淡水环境中也能在海洋中生存,比如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鲑鱼。

幼年的大马哈鱼出生、成长在淡水环境中,在淡水环境中栖息、进食、成长,但是成年之后会跑到太平洋中生存。

这也得益于它独特的构造,这样的生物终归是少数。

大部分条件下,大部分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无法互相交换生存环境。

三、淡水湖贝加尔湖怎么会有海洋生物?

相信看完了前文的介绍,大家也能明白为什么海洋生物难以生存在淡水环境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加尔湖畔中出现海洋生物这种现象就更显得不可思议。

明明环境相差如此悬殊,渗透压和压力相差如此之大,淡水湖贝加尔湖中怎么可能会出现海洋生物?

然而事实上,贝加尔湖中确实发现了大量的海洋生物,比如贝加尔海豹、龙虾、海参、海绵等。

为什么淡水湖贝加尔湖会出现海洋生物?

在刚发现贝加尔湖中的海洋生物时,科学家们提出了以下三点可能的假设。

首先有人认为,由于远古时期贝加尔湖其实是一片海洋。

由于漫长的地质运动,四周陆地把贝加尔湖包围起来形成了湖泊。

那么原本海洋中的生物也就顺理成章的留在了贝加尔湖内部,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海洋生物。

另一种观点认为,贝加尔湖的湖水补给来源之一是冰川的消融,这些冰川水携带了一些海洋生物的幼卵,卵在湖水中逐渐成长。

还有人认为,一些海鸟会捕食海鱼,而海鱼的幼卵可能会被鸟通过粪便排出到贝加尔湖,后面在贝加尔湖内逐渐成长。

起初在贝加尔湖中发现龙虾、海绵时,科学家们认为它们与海洋中的龙虾、海洋没有区别,就是真正的海洋生物。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只是形态相同,其实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比如贝加尔湖中的龙虾,其实只是一种在淡水中生存的鳌虾。

贝加尔湖中的海绵与海洋中的海绵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淡水中生存的海绵。

贝加尔湖中的鲨鱼也不是真正的鲨鱼,只是一种长着背鳍的淡水鱼而已。

这些生物虽然看起来像是海洋生物,但是据考证,已经在淡水之中生活了上百万年之久,很难被称作海洋生物。

然而贝加尔湖中还是有真正的海洋生物的,贝加尔海豹。

经过研究证实,这是贝加尔湖中唯一的海洋生物。

那么贝加尔海豹这种海洋生物到底是怎么从距离2000公里的海洋中迁徙而来的呢?

贝加尔海豹如何到达贝加尔湖至今没有盖棺定论,但有了相对可信的推测。

在远古冰期,由于天气严寒,叶尼塞河长期被冰雪覆盖,海豹沿着冰面不断迁徙。

到达贝加尔湖附近时大量的冰雪开始消融,海豹无法继续长途跋涉,只能在此定居。

由于长期生存在淡水环境之中,这种海豹也不断演化,最终变成了今天的贝加尔海豹。

这就是贝加尔湖中唯一的海洋生物。

结语

这下,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了。

贝加尔湖作为淡水湖,虽然有许多长相类似海洋生物的鱼虾在此生存,但整个湖中唯一真实的海洋生物只有贝加尔海豹。

海洋生物海豹来到贝加尔湖生活也是天时地利下的巧合,整个迁徙时期少了一个步骤都不会有现在的贝加尔海豹。

贝加尔海豹的例子也告诉我们凡事无绝对,连海洋生物都能做出适应来到淡水之中生存,还有什么难事是不可能的呢?

参考信息:

2020-09-11 长沙海底世界 《贝加尔海豹|湖里竟然也有海豹?》

2017-05-21 国家海洋预报台 《地球真奇妙 | 贝加尔湖里为什么有海洋生物呢》

2002 , 29 (6).55-56 西伯利亚研究郑芷莲 《贝加尔湖地区自然与文化发展浅析》

2021-04-23 科学猎奇 《贝加尔湖中真的有很多海洋生物吗?为什么?》

0 阅读:0

老张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