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小笼馒头,我的乡愁

华良好旅行 2025-02-07 05:48:33

文汇报2月6日《笔会》刊登的唐新运散文“黄面,一碗长长的乡愁”,读来就想起了我的“乡愁,一个个小笼馒头”。

​无锡是江南水乡,是我父母的出生地,我虽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但父母的基因在我身上体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喜甜食,对享誉中外的无锡小笼馒头情有独钟,每次回到无锡都会去品尝一下小笼馒头,如果哪一次没有去吃小笼馒头,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也多次带人去品尝,更是多次介绍外地友人去无锡旅游的话一定要去品尝无锡小笼馒头。

美食不仅是饱腹而且是一种饮食文化、一种风俗习惯,一种经济状态,文中讲述的新疆奇台黄面,就从和面、卤汁、拌料到经营者的神态和吃面时的感觉,把一碗黄面变成一碗浓浓长长的乡愁。是呀,乡愁是什么!“黄面”是具象的乡愁,现代社会四海为家,一碗黄面解乡愁,真神奇也。几十年来,我在国内走过很多城市和旅游景点,吃过的馒头、包子、小笼品种也不少,但当一个包子或馒头吃完以后,我总会和我们无锡的小笼馒头相比,无论是面皮馅料汤汁都会议论讲评一次,可以说,要论小笼馒头还是无锡为最,而且没有之一。

无锡小笼馒头馒头个头不大,小于天津狗不理包子和扬州灌汤包,但大于上海的南翔小笼馒头,它的特色是用料精细、拌馅讲究、紧酵皮薄、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真是“甜而不腻鲜而不咸皮薄而不破”,食用时,用筷子夹起一定要先小口吸汤,而后分食之,如果你一口一个,那滚烫的鲜甜汤汁一定会让你口腔天花板上烫出大泡,如果你喜欢沾醋,那酸甜可口的汤汁入肚会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真鲜啊”则会突口而出!

我是吃着无锡小笼馒头而不断增进乡愁的记忆。早年的无锡,“王兴记馒头”独霸无锡,近四十年来,无锡小笼馒头店如雨后春笋般开在无锡大街小巷,可以和王兴记媲美(叫板)的则是熙盛源,这两家是我去无锡必选的小笼馒头店。王兴记是国营百年老店,一段时间里服务态度、馒头品质有些差强人意,好在最近有所改善,熙盛源是后起之秀,它主打的就是服务态度和馒头特色,一度曾是我去无锡首选的馒头店。

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去品尝无锡小笼馒头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