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喧嚣的街头、人头攒动的展会现场、风景宜人的公园景区……
不经意间,你就能和这些可爱的“小伙伴”打个照面。它们,就是在武汉到处可见的人形机器人,人们纷纷和它们拍照。
武汉,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正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赛道,争夺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01抢占人形机器人新赛道武汉有条件
人形机器人是个狠角色。它“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话是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里说的。
今年,国务院把“具身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的强烈信号。
3月,省委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明确“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目标,要求更好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打造可靠性强、性价比高的整机产品。
4月10日,市委专题研究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强调要发挥武汉长期积累的科教人才资源、制造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身穿“警服”的“智警小珞”能自主巡航、奔跑、跳跃。记者史伟 摄
种种部署背后,是武汉要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战略考量——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武汉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以及华中科大、武汉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
抢占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赛道,武汉有信心有条件去做。
02拓展应用新场景武汉勇立潮头
人形机器人迫不及待走向武汉街头、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
长江水博会现场,“水宇哥”化身“行走的百科全书”,解答用水问题那叫一个专业;
光谷国际人才港的路演上,人形机器人又是跳舞、比心,又是鼓掌、投篮,赚足了眼球;
法睿兰达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鲲鹏”系列人形机器人有望适应焊接、检测等多种工业环境,力争在年内实现量产;
武汉大学“天问”团队研发的刚柔耦合灵巧手能轻松抓起鸡蛋、苹果等小物件;
“楚宝”系列机器人会走、会跑、会跳,摔倒了还能自己爬起来接着干活,以后会去边防巡逻、消防救灾,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从工业制造到智慧康养,再到特种作业,人形机器人在武汉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鼎盛科汇展示的能连续跳跃的人形机器人。记者高勇 摄
03争夺制高点武汉跑起来
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既得抢抓赛道,也得久久为功。
龙头企业链动作用巨大,引育力度得持续不断增强。
位于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光谷东智计划年内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生产3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年产量有望达上千台。
光谷东智打造的人形机器人。通讯员张希祉 摄
“应市场需求,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将陆续应用于医疗和政务场景。”光谷东智董事长周林介绍。
“我们不仅自主研发,还希望与光谷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周林直言,把总部设在武汉是因为丰富的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他举例说,光谷有很多传感器企业,光谷东智将考虑与本地传感器企业合作,使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实现“光谷造”。
武汉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接下来瞄准在硬件领域加快“整机”产品量产。
从实验室的“小突破”到产业链的“大布局”,武汉正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起来。
未来,
人形机器人还会给武汉
带来哪些惊喜?
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 高萌
长图| 设计胡欣 素材记者周超 胡冬冬 汪洋 高勇 史伟 苗剑
编辑|喻鑫
校对| 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