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没有母亲,那时家里特别困难,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所以现在愿意拿出我的全部帮助他人。”前两天,在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外卖小哥张宝剑忍不住哽咽。
因使用AED救助遭遇车祸的老人,他受到广泛关注。
他2008年参军,退伍后从事过保安、物业经理等职业,2019年成为武汉一名外卖员。6年来,张宝剑一直坚持自掏腰包做公益。他每周休息一天,这一天会用来做公益。
夏日街头,他免费给户外劳动者送水、给智障儿童送物资、多次救助街头受伤的市民……武汉的大街小巷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有人统计,他累计做公益花费四十万余元。
张宝剑接受九派新闻采访。图/九派新闻 曾怡婷
3月25日,武汉一位老人被汽车撞倒在地,送餐路过的张宝剑用随身携带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开启紧急抢救,为伤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事后,病人家属坚持向他转账888元表达感谢,却被多次拒绝。
目前,张宝剑获得多方表彰,他决定将获得的所有奖金15000元全部捐出,用于公益事业。他的事迹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张宝剑因救人获得多方奖励。图/九派新闻 曾怡婷
【1】2008年前往四川,决心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据张宝剑自述,他出生于辽宁葫芦岛市,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上山采药维持生计,独自承担家庭重担。虽然奶奶已经去世,但在他眼里,奶奶非常善良。以前家里很困难,她却时常帮助别人。
不过,由于过于劳累,也导致奶奶年迈时患上各种疾病。他的父亲很孝顺,每日悉心照料卧床的奶奶。
“虽然我的家庭不完美,但我爸爸和奶奶都是很伟大很善良的人。小时候虽然家里很穷,但我们过得很开心,我们在努力地生活。”张宝剑说,他的性格从小就受到了家人的感染。
小时候,让张宝剑印象深刻的还有二爷,即爷爷的亲哥哥。他也是一名军人,极具奉献精神。他在部队时经过家门口,却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奔赴战场,再也没有回来,成了一名烈士。
受此影响,18岁时,张宝剑果断报名参军。那一年是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他在参军志愿地点上填写了“四川”,想去前线救灾。当时,他还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包括暑假打工挣来的800多块钱。
张宝剑。图/九派新闻 曾怡婷
后来,张宝剑如愿被分配至四川参军,并参加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两年的参军经历让他收获颇丰。在同批的军人当中,他在训练中格外刻苦。别人休息时,他在加练俯卧撑,并反复练习把被子叠成“豆腐块”。
“当时觉得,穷人家的孩子,既然来了当兵,我肯定要做标兵。”他说。在他是新兵的时候,就去教导队军训大学生,老兵时期又参与了骨干集训。
他表示,参军的经历培养了自己敢拼敢闯和不服输的精神,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退伍后当保安,因见义勇为腿部缝48针
退伍后,张宝剑在朋友的建议下转行成为一名保安。工作期间他尽职尽责,表现出色,曾多次“破案”和抓获小偷,站岗时还经常向行人敬标准的军礼,后来,他成为保安队长。
有一次,他看到工人用推车载了很多钢管,前行很费劲,于是主动上前帮忙推车,其间钢管滑落砸向他的腿部,造成严重受伤。“当时感觉天都塌了,很怕腿断了要截肢,后来缝了48针,不能走路,卧床了一年。”他说。
卧床休息时,虽然行动不便,但为了能自食其力,张宝剑做过网络主播、情感电台主播。当时,他的父亲得知他生病的消息,一个人从东北到武汉来照顾他一年。
受伤后留下的伤疤。图/九派新闻 冯颖
不过,他表示,那次受伤没有让他畏惧见义勇为。如果是在紧急情况下,如果真的有人需要,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但他也清楚,在见义勇为时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要掌握专业的急救知识。
2019年,张宝剑成为一名外卖小哥,每天穿梭在武汉大街小巷。由于经常在送餐途中帮助他人,他的众多善举登上各大媒体。此外,他还一直热心公益,更带出了一支“急救骑兵”。
由于送餐途中经常帮助交通事故中的伤者送医。为了能更好地助人,张宝剑主动学习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技能,考取了红十字会急救师资证和AHA国际救援证。他说:“我们外卖小哥每天都在街头奔波,如果能考一个急救证,就会在意外发生时成为‘急救侠’。”
张宝剑和他随身携带的AED。图/九派新闻 冯颖
去年4月,他也在路边救了一位老人,当时区里曾问他还需要什么,他说还需要一台AED,“它也不是很贵,大概两万多块钱,但我得跑很多单才能买一台。”在那之后,他就每天把这台AED背在身上,并每周给其他外卖员培训急救知识。
【3】从吃“百家饭”到成为“爱心骑士”,全部积蓄投入公益事业
从事外卖工作6年来,他经常在跑单时帮助社区老人,自掏腰包给环卫工人买水,除了是业务上的标兵,他在江汉区还有“爱心骑士”的美誉。疫情期间,他组建了老兵小分队,给居民送物资。他还以个人名义向雷神山捐赠10万元钱的苹果,帮医护人员改善伙食。
给智障儿童送物资。图/受访者提供
每年过年,张宝剑除给父亲置办年货,还会为村中老人购置牛奶、捐赠物资和发放红包,每次花费上万元。“其实我没有赚很多钱,一般的家庭可能不会理解我的做法,但是我爸爸很支持我。”他说。
由于从小没有母亲,家里条件又不好,张宝剑小时候经常在村里串门,吃“百家饭”长大。他表示,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愿意拿出自己的全部,回馈家乡和帮助他人。
为老家村民购买物资。图/受访者提供
他的父亲以前常年在外面打工,非常勤俭节约,但从来没有要求儿子给他转钱,也不干涉他如何“花钱”。工作这么多年,张宝剑将全部积蓄投入公益事业,至今未购置房产或车辆,也没有成家。“我觉得这些钱拿出来,能帮助很多残疾人和家境不好的小孩,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他说。
谈及父亲时,他忍不住哽咽,“我爸爸之前也在武汉当过环卫和保安,每个月工资两千多。我在武汉待的时间比他久,但他竟然存得比我还多。”他说,自己常年不在老家,老人家一个人孤苦伶仃不容易,还要为自己操心。
“还有人说,你和你爸到底是不是亲生的,你爸爸这么节约,我却随便就给一个陌生人掏钱。”他说,网上曾出现一些类似的声音,有人不理解自己做公益这件事情,但他认为,只要能帮到他人就应该去做,这就是他理解的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会照顾好父亲,相信自己的乡亲们也会对父亲很好。
给村里老人发放物资。图/受访者提供
张宝剑认为,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非常重要,公益不分大小和职业,帮助别人能让他获得成就感和社会价值。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坚持的事情有多伟大,只是想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九派新闻记者 曾怡婷 冯颖
编辑 曾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