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水产养殖业恢复生产,但春季常见的“倒春寒”会带来剧烈温差,导致水温波动,进而给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应激。对越冬鱼来说,经过一个冬天的营养消耗,机体本身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水霉病、肠炎等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为应对这一挑战,需从饲料营养调控与养殖管理两方面入手,制定科学管理方案。
一、饲料营养调整:强化抗应激能力春季水温回升初期,鱼类代谢增强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需投喂高蛋白、易消化的优质饲料。
遵循“少量多次、逐步增量”原则,增量不要每次都增,同一个投喂量维持三五天再加量,以此类推,避免短期内投喂过量引发肠炎。
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发酵产物或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提高营养吸收率。
稳定水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倒春寒来临前,可以适当提高水位,减缓水温骤降幅度;晴天逐步加注新水,避免一次性换水量过大引发应激。
水质改良: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分解池底有机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积累;泼洒消毒剂尽量选择温和的产品,减轻对体质差的水产动物的刺激。
增氧:春季阴雨天气频繁,易导致水体溶氧不足。需提前架设增氧机,每日定时开启(尤其是凌晨)。低温期增氧机还可打破水温分层,减少底部有害物质释放。
预防水霉病:避免拉网或转塘操作,鱼体受伤后及时用碘制剂消毒伤口;发病初期可全池泼洒五倍子末+食盐,抑制真菌繁殖。
科学用药:优先选用中草药制剂(如杜仲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免疫增强剂;治疗时需根据投饵率精准计算内服药剂量,避免药物残留。
杜仲提取物富含绿原酸、杜仲多糖、杜仲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的功效。可以应用于抗炎、水霉病预防等情况中。低温应激易导致鱼类肝脏损伤和脂肪代谢障碍。胆汁酸提高脂肪酶、蛋白酶活性,促进营养吸收,减少肝脏负担,同时增强肝细胞活性。
胆汁酸与杜仲提取物不属于药物,搭配使用,可减少因应激导致的生长停滞和药物成本,同时提升鱼肉品质,满足市场对绿色水产品的需求。结合精细化环境管理,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
四、结语倒春寒对水产养殖的威胁不容忽视,但通过科学的饲料营养调控与系统化管理,帮助水产养殖降低风险,实现稳产增收。未来,绿色添加剂与生态养殖模式的结合,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