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猛长期”,爸妈做好4件事,孩子猛长10厘米!

南蕾评育儿 2025-04-08 10:25:17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每个家长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猛长期”,孩子的身高可能会快速增加。

如果家长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采取科学的调护措施,孩子的身高增长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

一、什么是“猛长期”?

“猛长期”是指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增长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与青春期密切相关,是孩子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女孩的猛长期通常开始于10-12岁,早于男孩。这是因为女孩的青春期启动较早,通常在乳房发育(Tanner II期)后1-2年内进入身高增长高峰期,年均增长可达8-10厘米。

男孩的猛长期一般开始于12-14岁,稍晚于女孩。男孩的身高增长高峰期通常出现在睾丸增大(Tanner III期)后1-2年,年均增长可达10-12厘米。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孩子可能提前或延后进入猛长期,这与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孩子到了“猛长期”,家长要做好4件事

1. 充足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中医认为“睡眠养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肾气充盛、气血调和,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夜间11点至凌晨2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此时进入深度睡眠尤为重要。

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的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以上。因此,家长应确保孩子在晚上9:00-10:00入睡,并保证每天8-10小时的睡眠时间。

建议: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 营养充足合理:健脾补肾,促进生长

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气血充足,能够滋养骨骼和肌肉。同时,“肾主骨生髓”,肾气充盛有助于骨骼发育。因此,猛长期的孩子应注重健脾补肾。

除此之外,蛋白质是构成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物质,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生长的关键营养素,锌则参与生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因此,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建议:多食用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黑芝麻、核桃、小米等。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鱼类、瘦肉等。

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避免过度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3. 运动:强筋健骨,促进气血运行

“动则生阳”,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和肾气,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是跳跃类运动(如跳绳、篮球)和拉伸类运动(如游泳、瑜伽),能够通过机械应力刺激骨骼生长板的活跃,促进骨骼纵向生长。

建议:每天保证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损伤骨骼和关节。

4. 定期测身高骨龄:及时监测生长发育

骨龄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骨骼的成熟度。

如果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较大(如骨龄提前或延迟),可能提示内分泌或营养问题。

例如,骨龄提前可能与性早熟有关,骨龄延迟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或营养不良有关。

建议:每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绘制生长曲线图,观察生长速度。每年进行一次骨龄检测,评估骨骼发育情况。如果发现生长速度过慢或骨龄异常,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

孩子的“猛长期”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家长应抓住这一时机,通过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和定期监测,帮助孩子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但如果孩子已经在矮小的边缘,或者出现了影响长高的因素,如脾胃虚弱、体质差、经常生病、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就要及时调理。

中医调理可以通过健脾补肾、益气固表等方法改善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孩子的猛长期只有短短几年,家长应科学干预,避免错过最佳时机。

0 阅读:19

南蕾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