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煤炭市场持续呈现供需宽松格局,价格下行压力显著。然而,随着部分煤种价格接近底部,市场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本文将从供需、库存及市场情绪等多维度,解析当前煤炭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市场现状:价格逼近支撑位,企稳信号显现当前,动力煤价格已接近强支撑位。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现货价格跌至680元/吨附近,逐渐逼近长协基准价(675元/吨)。部分煤矿因价格跌破成本线,挺价意愿增强,叠加月末补空需求释放,市场博弈加剧。此外,内贸低卡煤(如4500大卡)因价格优势明显,询货增多,跌幅有所收窄,甚至个别煤种出现短暂企稳。
进口煤方面,由于价格倒挂,其性价比逐渐丧失,沿海终端采购转向内贸市场,进一步支撑了国内低卡煤的需求。环渤海港口锚地船舶数量回升至80艘以上,为2月以来的高位,显示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供需矛盾:高库存与弱需求仍是主要压力尽管市场出现局部企稳信号,但整体供需宽松的态势未改。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虽较前期高点小幅下降,但仍处于3080万吨的高位,同比增加840万吨。终端电厂库存充足,叠加传统用煤淡季到来,电煤日耗震荡下行,采购以长协拉运为主,现货需求疲软。
非电行业(如钢铁、水泥)同样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尽管“金三银四”开工率有所提升,但受行业整体景气度偏低影响,煤炭消费支撑有限,难以填补民用电淡季的减量。供给端的高位运行与需求端的持续疲软,将继续压制煤价反弹空间。
未来展望:短期承压,企稳或需等待4月大秦线春检即将启动,港口调进量预计减少,或加速环渤海港口去库,缓解部分供给压力。然而,下游用煤淡季与高库存的双重压制下,煤价上涨动力不足,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和内贸煤性价比凸显,市场情绪或逐步改善。若后续非电行业需求超预期回升,或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煤价有望在4月下旬至5月迎来阶段性企稳。
总结当前煤炭市场处于“弱现实”与“弱预期”的博弈中。尽管价格接近底部支撑,局部煤种出现企稳迹象,但高库存和弱需求仍是主要制约因素。短期内煤价或延续震荡走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进口煤到岸情况、非电需求变化及政策动向,以捕捉市场拐点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