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煤价的走势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最新发布的易煤指数周报,节后价格出现小幅下跌,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深思。是市场基本面疲软,还是供需关系的自然调整?本文将对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市场动向。
1. 市场现状:煤价小跌
根据本周的数据显示,北方市场的煤价已经出现了小幅的回落。5500K煤品的市场报价在760-770元/吨之间,5000K煤品的价格则在665-675元/吨上下。这一价格下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春节过后的供给恢复仍显乏力,尽管各煤矿陆续恢复生产,但销售情况却未见好转,整体交易氛围依然冷清。
节后,北港市场的交投也表现薄弱,特别是在非电需求的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成交仍然稀少。根据易煤北方港动力煤价格指数(YBSPI)显示,5000K煤种环比下跌了1.0元/吨,跌幅为0.15%;5500K煤种的跌幅为0.13%。这种趋势表明,市场的情绪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2. 社会库存:累库现象显著
市场库存的增加是导致煤价下跌的一大因素。从数据来看,北方港口的库存已达2674万吨,较前期增加了98万吨。过节期间,日均调入量也显著降低,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需求的不确定。
特别是在长江口,主要港口的库存也在增长,长江口的库存已达718万吨,环比增加114万吨。这一现象不仅表明了市场的疲软,也警示各方需对未来的采购决策持谨慎态度。
3. 航运市场:运价失稳
航运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节后航运市场各方留观态势明显,尤其是下游电厂的需求尚未全面恢复,采购活动受到影响,新增货盘极其稀少。如北方港至长江口的运价已经小幅下调至18元/吨,反映出航运市场的整体疲弱。加之寒冷天气的影响,这一局面在短期内并不会有显著改变。
4. 天气因素与市场预期
未来10天的天气预报显示,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整体气温将相比常年平均低1-2度。这对用煤需求将产生进一步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电厂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未来对动力煤的需求不容乐观。
5. 下游需求的挑战
观察当前市场的下游需求状况,非电终端对煤炭的需求并未显著上涨。根据相关统计,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开工率偏低,对煤炭的需求进一步造成压制。目前,全国13532个工地的开复工率仅为7.4%,劳务上工率和资金到位率也显示出同比下降的趋势。这样的基本面数据表明,后续非电需求的增量预期不太乐观。
6. 未来展望:煤价将继续偏弱
展望未来,市场对此的共识是,煤价仍将维持偏弱运行为主。电煤需求的持续收缩以及非电需求难以超预期的现实情况,让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善。此外,煤电长协协议的签订量下降,使得原本在市场上得以流通的长协煤开始回流至市场,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
7.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在电力需求下降与非电需求乏力的双重压力下,整体供需格局未有明显改观。目前的煤价小幅回落反映出市场环境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货主的挺价积极性低,短期内煤价可能继续保持这种弱势状态。随着煤炭供需结构的变化,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将决定后续的价格走势,需要继续密切关注各相关行业的变化。
文章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