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土养万物,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需要脾胃生成的气血和营养来滋养,一旦脾虚时间久了,那全身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各种小毛病,所以说脾虚才是百病之源!

而脾虚的人,想补也不是随便用个健脾药就行的,因为脾虚大致分为4种,每种调理用药都不同,只有搞清楚这一点,那才能有效进补!那话不多说,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4大脾虚!
第一,脾气虚
这是最轻的,属于初级脾虚,这时你可能只会出现一些腹胀,消化不良的情况,平时有些疲惫
乏力,没精神,人比较懒不想动,然后舌象以淡白为主,因为症状不明显所以大多数人容易忽视,导致脾虚往下发展,慢慢开始出现胸闷气喘,一动就喘,小腹坠胀,肛门坠胀,甚至脱肛等情况,所以调理就需要健脾益气为主,可参考补中益气丸。

第二,脾阳虚
脾气虚不调理,就会发展成脾阳虚,到这个时候除了刚才提到的一些症状外,还会出现明显的怕冷畏寒,手脚凉,以及小腹凉,不喜欢喝冷水,甚至一吃冷的刺激的就拉肚子,整个人看起来疲惫困倦,没有精神,舌象胖大淡白,那调理就得补阳为主,可以参考附子理中丸。

第三,脾虚生湿
脾虚影响到运化能力就会生湿,那就会开始出现疲惫乏力,四肢困重,头面爱出油,人懒嗜睡,四肢困重发软,口粘,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者吃点就胀肚子,以及大便稀溏不成形等情况,舌象表面滑湿好像挂了层水,有时还会有明显的齿痕,这种调理就得祛湿为主,可以参考参苓白术散。

第四,脾虚生痰
湿气不解决,进一步聚集就会成痰,这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明显的感觉到嗓子眼异物感,有痰,咳痰吐痰,胸闷气短等情况,然后舌苔明显发白厚腻,那调理就得化痰为主,可以参考六君子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脾虚逐渐发展,上述几种情况可能会同时出现,甚至有的人还会夹杂着更复杂的证型,比如说肾虚,肝郁,气血差,瘀血等等,那调理就得结合自身情况为准,不要跟风用药,以免用错伤身!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