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务院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生效。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有三个较大变动:一、结婚登记可以“跨省通办”。婚姻登记可以异地办理,即使不回双方的户籍地也能登记。二、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本,拿身份证就能登记。三、治理高额彩礼,引导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家庭观。这些变革确实解决了一些婚姻登记难题,但“硬币的另一面”也值得深思。
从法律层面来看,登记程序的简化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比如说:在父母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子女结婚了。
但是,与其担忧孩子的婚恋选择、孩子婚后是否会幸福等等,不如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独立人格,或许这才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不妨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让她冷静、理智地选择走进婚姻或者选择单身。
新政降低了婚姻的行政门槛,却更凸显了精神层面的“准入标准”——它考验着年轻人对婚姻本质的认知,也丈量着每个家庭代际传递的价值观厚度。愿所有家庭都能领悟:真正的婚姻自由,在于每个选择背后清醒的认知与从容的底气。这或许才是当代婚姻制度变革,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思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