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甩他两巴掌,他跳起来一脚就踹老蒋肚子上,事后却安然无恙

同巍聊历史 2024-01-06 20:22:19

1928年,蒋介石为进一步控制各方的势力,决定前往安徽进行视察。

第一站,便是省会所在地安庆。省教育部在收到消息后,立刻联系各学校着手准备欢迎仪式,安徽大学首当其冲。

当时的安徽大学校长听后,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根本没有准备任何欢迎仪式。

这让老蒋几乎下不来台,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与这名校长的恩怨已定。

而此时正好赶上当地学生“暴动乱潮”,在得知其中有许多安大学生后,老蒋大怒,认为这是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叫来校长后,没谈几句,老蒋就让他交出此次暴乱中的共产党员。

民国时期的安徽大学

对方一听,你竟然打我学生的主意,当即破口大骂:“你蒋介石算什么东西?”

此时,老蒋哪里受过这种顶撞,当即打了他两巴掌。

校长也不落下风,马上跳起来踹了老蒋一脚,随后就被冲进来的两个卫兵扣下。

校长“一脚出名”,本以为这次扣押凶多吉少,可没过几天,他就全须全尾地平安归来。

这位“莽撞”的校长究竟是谁,他能够全身而退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故事?

“你就是蒋介石?”

安庆这次学生“暴动乱潮”,起因很简单。

当时,安徽省立女校要举办校庆晚会,消息传出后,许多学校的学生都想来女校一起看。

但女校是不允许男生进入,学生们血气方刚,偏要进入女校。女校校长怕事情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当即停止这次演出,还关闭电闸,要求男生迅速离开女校。

学生对校长的行为无法理解,所有人吵闹起来,现场便控制不住。

此事过后,学潮久久不能平息,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重视,他随即召见安徽大学校长。

民国时期的学生

“你就是刘文典?”

蒋介石看着端坐在座位上的干瘪老头,脱口而出。

对面不甘示弱,反问道:“你就是蒋介石?”

一个小小的校长,竟然敢直呼自己的大名,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此前,蒋介石有意在安徽大学进行演讲,大谈训政之道。让他气愤的是,刘文典竟以“大学不是衙门”,直接拒绝自己。

看来这个人也是块硬骨头,蒋介石咬了咬牙,说起学生暴乱一事。

他要求刘文典立刻交出此次暴乱领头的共产党员,并开除其余参与的学生。

刘文典脸色突变,在他看来,这件事不过是学生们年少不懂得分寸,双方调解好就没事了,把什么共产党帽子就往学生头上扣,简直没事找事。

“不可能!”

蒋介石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指着刘文典大声道:

“身为校长,竟然包庇学生,你这种行为就是学阀,对得起先总理的在天之灵吗?”

孙中山与蒋介石

听到蒋介石竟然敢提总理的名,刘文典怒极反笑。

你竟然有脸提总理,我跟总理在东京干革命时,你蒋介石算什么东西?我要是学阀,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军阀!”

此话一出,算是碰到蒋介石的逆鳞,他当场打了刘文典两巴掌,刘文典也一脚踹在他肚子上。

事情转瞬间就发生了,门卫动作再快,也只能来得及扣下刘文典。

蒋介石脸色发白,捂着肚子冷声道:“带下去。”

这次虽然是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但蒋介石早就知道刘文典这个人。

毕竟,对方曾经可是中山先生的贴身秘书。

师出名门 追求新思想

刘文典家境优渥,青年时期更是凭借着聪明才智转学前往芜湖安徽中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在这里,他得到了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也从老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先进的革命思想。

刘文典空有一腔热血,满腹才华,却无力改变现状,他一直在等那个能够带领他的人。

当听到中山先生提出的新思想时,刘文典知道,这个人出现了。

1907年,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同盟会。

留学日本期间,国内展开了反清革命的运动,刘文典毅然离开日本,投入到浩浩荡荡的革命运动当中。

所有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终于推翻了帝制。

天不遂人愿,袁世凯窃取胜利的果实,并对革命人士进行迫害。

看着野心勃勃想要称帝的袁世凯,刘文典十分悲愤,在成为《民立报》的编辑后,他以文字的方式对袁氏口诛笔伐,抵抗其无耻行为。

奈何袁世凯势力庞大,多次反抗运动无效后,中山先生被迫回到日本等待时机,刘文典则化名刘天民赶赴日本,成为孙先生的秘书。

两人一块携手做了多年革命工作,这时候,老蒋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刘文典哪里听过他的名字。

直到1925年,孙先生病逝,老蒋凭借着手握军事大权,加之后来的“中山舰事件”,实现了自己的野心。

刘文典最见不得这种乌烟瘴气的成功,更加不满于老蒋进行的种种行为,果断地选择退出,专注于自己的老本行,用文字发声。

其实,早在1917年,经胡适推荐,刘文典开始在北大任教,并进行国学的研究,著书立说。

1923年,他撰写的二十一卷本《淮南鸿烈集解》正式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在当时被誉为“国宝”。

此后,他继续从事《庄子》《说苑》等书的校勘,还写了《三余札记》,在学术界声名大振。

1927年,刘文典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后因顶撞老蒋被关押起来,在一众名人的力保下平安归来,但不再担任校长一职。

民国第一狂人

凭着老蒋睚眦必报的性子,刘文典这次竟然能这么快就被放出,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一切,其实多亏了胡适和蔡元培。

刘文典被抓后,他的妻子当夜就乘坐轮船赴京,向蔡元培求救。各方获知消息的友人也十分重视此事,纷纷致电蒋梦麟和胡适请求保释。

蔡元培知道此事后,直接要求面见老蒋。

开门就是一句,念在文典往日鼓吹革命之功绩,饶恕其一时言语之唐突。

老蒋那时脚下路还没走稳,颇为忌惮那些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人,胡适、蔡元培便在其中。

这些文人轰轰烈烈的请愿让老蒋有些焦头烂额,他权衡再三,同意释放刘文典,但要求对方马上离开安徽。

海阔凭鱼跃,一身才华的刘文典很快便同时收到清华和北大的聘书。

蔡元培也邀请他去担任教育局局长,但刘文典婉拒了,并选择继续去北大授课,同时担任清华的国文系主任一职。

学生们知道刘文典教授要来北大授课时,都十分激动。毕竟,这位勇士的事迹早已传得尽人皆知,大家都想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文典第一次授课那天,教学楼内外人山人海,大家都想一睹勇士的真容,结果却大跌眼镜。

只见他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长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最为显眼的是他的头发,乱若杂草,好像从来没有打理过一样。

学生们很快便窃窃私语起来,刘文典察觉到大家有些异样的眼光,也不甚在意,介绍完自己后便开始讲课。

堵在教室门外的学生看见教授竟然是这样的形象,不一会儿,就散去了大半。

有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说自己听不清,希望他讲课声音大一点,刘文典想了想,开始数教室内有多少人,随后便收拾东西起来。

学生们正疑惑老师这是在干吗,刘文典扬声道:“超过30人,今天的课先不讲了。”

然后拿上东西就走了,留下学生们面面相觑。

自此,刘文典便给学生们留下了十分潦草随性的印象,颇有魏晋名士遗风。

刘文典讲授诗歌时,感情充沛、情绪高昂、声音极富节奏。兴之所至时,还会邀请同学们跟他一起朗诵。

这种不拘一格的讲解方式,很受学生们的喜爱,一时间,圈粉无数。

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有一则关于他的上课美谈流传甚久。

那是他给学生们讲《文选》课时,讲到一半突然说:“今天的课先到这里。”

同学们显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有同学大胆发问:“老师您葫芦里又卖什么药呢?”

刘文典笑道:“后面的课改到下周三的晚上,去外面上。”

等到同学们按照他的要求在一大片空地坐好时,刘文典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认真地说:“今天我们来讲《月赋》。”

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阴历十五,月满之时讲《月赋》,简直太赞了。

刘文典才情洋溢,率真洒脱,他的讲课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他的个性与才华的绽放之美。

自古才人多狂傲,在讲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刘文典自然是狂到没边。

他开头第一句话就故弄玄虚:“庄子,我是不懂的。”

没等学生们反驳,他便笑道:“那也就没人能懂了!”

刘文典(左)和女儿

学生们立马心领神会,笑得前仰后合。

刘文典还说:“普天之下,真正懂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我。”

这句话可以说是口出狂言,但细细思索,刘文典的确是近代研究《庄子》的第一人,且颇有成效。

因此,刘文典虽然狂,却并不引人厌恶,他狂出真自信,又狂出了真性情。

结语

刘文典除了文学上的狂,还有中国人骨子里的狂,狂在一身傲骨。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仰慕刘文典的才能,三番五次劝说他来为日教学,甚至让刘文典熟识的人来当说客。

刘文典暴跳如雷道:“国家民族大义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护自己的羽毛!”

新中国成立前,有昔日好友希望刘文典能一块前往美国定居,还称已经帮他们一家人办好出国签证,刘文典沉声道:

“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

著名学者章太炎非常欣赏刘文典的书生骨气,亲自书写一副对联相送。

“养生为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后世评价他也说,“真名士,自狂狷。”

刘文典虽是一介书生,却在混沌乱世中始终秉持名士之风,狂得真,狂得傲,一身文人风骨,“民国第一狂人”当之无愧。

-END-

【文|祁袖】

【编辑|长庚】

14 阅读:710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