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女校长因吃红烧肉被捕,全村为其求情,结果她竟是在逃女汉奸

同巍聊历史 2024-01-15 06:32:16

1960年,一个远在四川凉山的小村庄突然来了几名身穿制服的民警。

他们目标明确,在询问当地的学校在哪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乱了原本清朗的读书声。

有好奇的村民一路跟着,却惊讶地发现民警们抓捕的竟然是村里的“女菩萨”张桂花老师。

他们赶紧叫来村支书,问这是怎么回事,村支书看着被扣押的张老师,面色凝重,没有出声。

而学生们眼看着老师被带走,一窝蜂地追了出来,纷纷叫着张老师。

身体已经有些佝偻的张老师没做反抗,听到孩子们的叫声后,她顿了顿,没说什么,便被扣着上了车。

“是不是搞错了,张老师可是我们这的活菩萨?”有村民试探着问。

“她不姓张,姓刘。”

民警们说完这句话,就离开了,留村民们在原地炸开了锅。

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秘密,那么,这位“女菩萨”到底为什么被带走,她的身上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碗五花肉

张桂花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方圆几个村庄唯一的老师,唯一的校长。

从她开始自掏腰包建起学校,到成为老师后,村民们一直对她十分尊重敬爱。

她是这座大山里孩子们的依靠,支撑着每个家庭的未来,也成功地将几名孩子送出了大山。

这样可靠善良的张老师,警察会不会错抓了?

刚开始,大家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想着不会太久,张老师就能回来。

但没过几天,张老师不姓张的消息就传遍整个村庄,村里议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一天晚上,一个男人趁着天黑悄悄来到了村支书家里。

“真的是因为那碗红烧肉?”

“对,但还有别的原因,还在查。”村支书轻声道。

看来,张老师并不是无端被抓,是被人举报的,还跟一碗红烧肉有关系。

可是,这两者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周前,张老师还真的吃了一碗红烧肉。

那时,整个村庄都很贫困,张老师每天省吃俭用,忙于孩子们的学习,已经快10年没有尝过肉腥味。

再过几天就是自己的生日,她突然怀念起年轻时候常吃的红烧肉,不想还好,一想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受这个想法一周的折磨,她终于忍不住了,从自己压箱底的一个小包中取了些粮票和肉票,准备去别的地方换点五花肉。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她看着眼前的几块五花肉,几乎要哭出来,年轻时候的生活如白驹过隙,再也回不去了。

享用一块五花肉后,张老师便不舍得再吃,她将剩下的肉包好藏在锅里,便去后院里挑水劈柴,想着还要留出点时间把学生的作业批完。

不一会儿,有个小男孩拿着作业本来到了张老师的家。

他有道题不会做,想来问老师,敲敲门却没人回应,屋里也没见老师。

男孩有些沮丧,正想离开,却闻见了一丝似有若无的肉的香味。

太香了,他情不自禁就被香味带着走,最后真的在锅里看见了肉,还是五花肉!

从小到大,男孩都没有吃过一块完整的肉,能喝到肉汤都只有过年的时候,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肉。

男孩特别激动,但他突然想起来,老师教过自己,不经过别人的同意,绝对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没有办法,他只能狂咽口水,见老师还没回来,便先回家了。

正在干活的张老师并不知道,刚才有学生来找过自己,还发现了自己的秘密。

当晚,小男孩一家吃饭的时候,母亲问男孩下午问张老师题了吗?男孩便把下午的事全部说了出来。

父母听到张老师家有五花肉的时候十分惊奇,张老师不过是一个外乡来的寡妇,哪怕带着夫家的遗产,这么多年过去,竟然还能吃上五花肉。

出于眼红,男人专程把此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村支书。

村支书也很惊讶,难不成张老师真的有另一层身份?

为了整个村庄考虑,他决定将此事上报,张老师没有问题的话就还是村里的贵人。

没想到,这一上报还真有问题。

结婚两次的刘小琴

没过几天,村长得到消息,原来,张桂花原名刘小琴,涉嫌一桩旧案,民警让他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他们马上赶过去。

村支书这才知道,张桂花这个名字竟然是编造的,这个人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在村里埋藏这么多年,难道还有别的阴谋?

这桩旧案又从何谈起?

刘小琴自幼生活富足,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便在家人的介绍下结了婚,生活宽裕和睦。

这种安稳舒适的生活没过多久,上天竟和她开了个更大的玩笑。

新婚丈夫为了响应抗日军队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参军上了前线,她阻挡不了丈夫的脚步,只能在家里默默祈祷他能平安归来。

东北沦陷,丈夫在前线战死,一个接一个的噩耗让刘小琴差点晕过去。

一个没了丈夫的女人,该如何在战乱中活下去?

来不及从这种悲痛中缓过来,刘小琴开始了自己的逃难生活。

这一年,她从贵妇变成难民,她受不了这种苦,她需要钱。

她决定隐瞒自己结过婚的事实,凭借自己的姿色找一个有钱人结婚,重新回归阔太太的生活。

幸运的是,刘小琴还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结婚后,刘小琴很快发现丈夫竟然与日本人勾结,他给自己的钱完全是一个定时炸弹。

但她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有钱人,又岂会甘愿离开。

在这种“蜜糖”的生活里呆久了,她为数不多的良心也被侵蚀的一干二净,并开始主动接触日本人。

凭借曾去日本留学的优势,刘小琴很快在日本人那混得风生水起。

两人通过输送情报给日本人换取钱财,继续着挥霍无度的逍遥生活,这间接地帮助日军杀害了许多爱国志士和无辜的百姓。

在得知贩卖鸦片能赚更多的钱时,她毫不犹豫地加入贩毒队伍,吸着同胞的血,毒害老百姓。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抗日战争结束后,没了日寇的庇护,刘小琴汉奸夫妇很快便被通报追捕。

丈夫用性命换来了刘小琴的逃生,在听到丈夫被枪毙的消息后,刘小琴突然间醒悟过来,自己之前竟然做了那么多的错事。

她知道,自己一旦被抓,难逃一死。

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她一路南下,企图找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

四川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成为了她的不二之选。

“女菩萨”张桂花校长

刚到村子的时候,她跟村民们说自己叫张桂花,是从东北跟着难民逃过来的,自己的丈夫跟日本人打仗死在了前线,只剩自己一个人一直流浪到这里。

村民们见她无依无靠的,还是军人家属,就让她留在了村内,互相帮衬着生活。

在村里住得久了,张桂花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虽然很贫苦,却很安稳踏实。

她没有孩子,慢慢地,便跟村里的孩子走得很近,小孩也常围着她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张桂花发现,村里大部分的小孩在该上学的年纪,却没有去过学校,甚至连学校是什么都不知道。

问及原因,除了村内没有学校外,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送孩子去远处读书。

张桂花思虑良久,决定拿自己带过来的钱建一个山村小学,没有人当老师,她自己就是全科老师。

村民们一方面觉得这个外乡人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方面又期待着她真的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环境。

看到她真的在认真谋划怎样建设学校,与村支书商量相关事宜后,村民们十分激动,纷纷表示要来为建设学校出一份力。

就这样,一个饱含着大家心血的学校诞生了。

张桂花本来想着先不收孩子们的学费,等到村民们有点积蓄后,再说费用的事。

没想到,村民们主动表示,一定要收学费,无论多少,他们有了就一定交上。长此以往,这学孩子们才上得舒心。

张桂花很感动,跟村长几番商量后,她选了一个大家都能支付的费用作为学费,手牵手地带村里的每一个孩子进入学堂。

时光荏苒,转眼间,张桂花已经做了15年老师,迎来送往,已经有好几届毕业生顺利走出了大山。

学生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生活,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张老师成为了学生们最亲的朋友,也成为了村民们最信任的“女菩萨”。

跟一群善良可爱的学生们呆在一块,张桂花几乎忘记了曾经自己犯下的错误。

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真实幸福,有时候,她也会这样宽慰自己,那些错误是刘小琴犯下的,关张桂花什么事。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张桂花估计也不会相信,一时的口腹之欲竟然暴露了自己的十几年的隐藏。

说来也巧,在接到村支书的上报后,当地镇长专门前往村里了解情况,在看到张桂花后,镇长觉得有些眼熟,但一时也没想起来在哪里看见过。

随后调查张桂花的身份时,发现了一些年份的空缺,但暂时还没有进展。

直到两天后,在整理资料时,镇长看见了一张16年前的通缉令。

突然间,他明白张桂花为什么那么眼熟了,她分明是16年前通缉照上的刘小琴!

顺着这条线索查,警方很快确认张桂花就是刘小琴,立刻展开了抓捕行动。

当她看到几个警察站在教室门口问:“你是刘小琴吗?”

她愣了几秒,像是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做的那些混帐事,不知所措地点了点头。

一路上,她努力让自己忽略村民们的议论声和眼光,走出村子后,才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自己偷偷苟活多年,早该想到会有这个结果。

结语

刘小琴潜逃16年,还是没能逃过法律的审判。

村民们惊讶于曾经朝夕相处的“女菩萨”竟然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大汉奸,在听到她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后,唏嘘不已,只能说是罪有应得。

毫无疑问,张校长的存在,给了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求学、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抗日烈士不会忘记她的卖国行为,受到迫害的老百姓不会忘记她的汉奸行为,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更不会忘记她的汉奸行为。

在这件事上,功是功,过是过,从来没有相抵一说。

国家大义容不得一丝背叛,赤子之心容不得一点变质!

-END-

【文|祁袖】

【编辑|长庚】

0 阅读: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