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很能折腾,仅货币就改了四次,最后玩现引来杀身之祸

泽霖文史 2024-03-27 10:00:22
今天要聊的这位皇帝,正是被现代人戏称为“穿越者”的王莽。因为他在位期间,颁布过许多比较超前的政令,也有过不少类似现代文明的发明,所以人们给了他这样一个绰号。

王莽

西汉元帝时,外戚王莽凭借其姑母在宫中的恩宠,官职连连升迁。到了西汉末年,他已经掌握了汉朝实际上的大权。公元9年,时年54岁的王莽,在经过一系列的权谋斗争后,终于拿到传国玉玺,自立为皇帝,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

西汉末年风雨飘摇的政权

王莽当政前,正值汉末的“多事之秋”。朝廷官员腐败严重,地方豪绅搜刮盘剥,豪强地主肆意兼并,使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流离失所。经济凋敝,危机四伏。鉴于此,王莽篡位后,为了俘获民心,推行了一些惠民措施,希望缓和社会矛盾。然而,他的措施并未在实际上解决问题,让百姓未尝其利,先受其害,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这一点,在他的“币制改革”上,可见一斑。

王莽发行的“一刀平五千”

王莽掌权时,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第一次在居摄二年,那时他还没有正式登基大宝。这次改革是以错刀、契刀、大泉五十,与五铢并行。他在刀币上加了一个方孔圆钱,并且将刀币的名称和价值铸在其上,如“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这“一刀平五千”就可当五千枚五铢钱来用。

王莽推行“宝货制”新朝建立后,刚刚施行了两年的新币制被推翻。这次王莽玩得比较大,直接废掉了错刀、契刀和五铢钱,另外发行“宝货”,以金、银、龟、贝、铜为材质,共发行了二十八种货币。但是因为货币种类太多,不易换算,从而导致流通不便。人们仍在暗地里使用已被废除的五铢钱。

王莽见自己新定的“游戏规则”不被遵守,便要来硬的,下令严禁私铸钱,谁私藏铜、炭,谁就会被扣上“私铸货币”的帽子。一旦坐实,还会被五家连坐。然而这种强硬措施并没有让他推行的“宝货”顺利流通。

王莽发行的“大泉五十”

一年以后,王莽被迫废除刚刚施行的二十八种货币,只留下“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两种继续使用。作为王莽称帝前首创的我国第一枚纪值货币,“大泉五十”的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一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一枚“大泉五十”的重量只有汉五铢钱的两个半重,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这也就意味着,新朝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

天凤元年,王莽又一次对货币下手,废除了大、小钱,另外发行货布、货泉两种。货泉重五铢,货布重量是货泉的五倍,但面值却是货泉的二十五倍,货币价值的比例十分不合理。这次改革,非但没有理清混乱的货币体制,反而加剧了混乱。从王莽频繁地更改币制,不难看出他的套路。每次更换新币,都是以小换大,以轻换重,钱越改越小,面值却越改越大。这样一来,原本铸造一枚五铢钱的铜,铸出来的新币,其面值可能已经翻了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更多,而其本身该有的价值却根本就达不到它的面额所值。这么一折腾,相当于无形之中就把百姓手中的财富搜刮殆尽。

农民起义

王莽的越改越乱的币制,使百姓成了被迫收割的“韭菜”,也由此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果然,到了天凤四年,灾荒四起,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王莽政权的斗争浪潮席卷而来。终于,在公元23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都城常安,王莽被杀,新朝覆灭。

无论王莽的主观意愿如何,他的货币政策并没有真正缓解国内的矛盾,其改制的失败堪称必然。值得一提的是,王莽一朝的货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中少有的珍品,冶炼和设计都堪称中国古钱一绝,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颇高,这也算是历史对这位皇帝的一种变相的慰藉了吧。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