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国际化大都市皇宫比故宫还大几倍

泽霖文史 2024-04-01 14:05:44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浪潮滔天,各路豪杰并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大秦帝国推向风雨飘摇的境地。在长年的战乱中,以刘邦和项羽为首的两大势力集团逐渐在各路反秦力量中脱颖而出。秦朝灭亡后,双方为争夺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楚汉争霸

刘邦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也就是气势恢宏的大汉王朝。刘邦最初将都城定在了洛阳,后来在戍卒娄敬的建议下,将都城的位置改为了关中平原的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刘邦为其取名“长安”,意思是期望自己建立的王朝能历经万代,“长治久安”。

汉长安城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安城也是如此。据文献记载,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对都城长安的建设。他下令将秦朝的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并在长乐宫的西侧兴建其未央宫,在两宫之间修建了武库。

到汉惠帝时,对长安城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墙的修筑,和东市、西市的建设。到了汉武帝时,长安城的建设达到了顶峰,在长乐宫的北面兴建了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修建了桂宫、北宫,在城西修建了建章宫。此外,还扩建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至此,长安城的规模已经基本完备。

汉长安城平面图

俯瞰长安城,它的形状近似于方形,但并不十分规整。这可能和先修宫殿,再修城墙的顺序有关。城墙因地形地势而建,除了东侧的城墙十分笔直,其余三面的城墙都有所曲折,尤其西北向,犹如缺失了一角。但这并不影响长安城成为当时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长安城门

长安共有十二个城门,分布在四周的城墙上。每个城门都有三个六米宽的门道,每个门道可并行四辆马车。除了四个直通长乐宫和未央宫的城门,其余八个城门都有一条宽约45米的大街直通城内。每条大街被近半米宽的排水沟分成三条并行的车道,其中中间的一条宽约20米,是御用车道。

长乐宫

城内的宫殿,是长安城的主体建筑。东南部的长乐宫,其名寓意着“长久快乐”。长乐宫的规模很大,面积达到了6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故宫的大小。长乐宫在西汉初期时作为皇帝上朝之用,到了汉惠帝以后,改为太后的居所。长乐宫中的主要宫殿是长信宫,后来“长信”成了皇太后的代名词。据说著名文物长信宫灯,正是这里的物品。

未央宫

城西南的未央宫,也是长安城中的重要宫殿。它占地面积约有5平方公里,是皇帝朝会的场所,也是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历任皇帝都居住于此。值得一提的是,未央宫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建元二年,张骞就是在未央宫领取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从而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凿空之旅”,展示了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东方文明发展水平。

繁荣的集市

长安城的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城北。据文献记载,共分为160里,但其面积却仅为整座城的十分之一。城西北的横门大街两侧分布着东、西市,是城里商铺和手工业作坊的聚集地。

国内外的客商们纷纷带着当地特产、奇珍异宝,来到长安进行商贸往来。市场里,日常生活用品种类齐全,各种原料和工具应有尽有。频繁的商业活动大大加强了长安城的繁荣气象。

张骞通西域

尤其是“张骞通西域”后,各国的使者、商贾在这条通道上往来穿梭,由此中国的丝绸、打井、造纸技术等得以一直向西传播,而西域的植物、良马、雕塑、壁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也传入了中原。这使得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繁荣开放的长安城,成为中国的首座国际化大都市,与同时期的罗马城遥相呼应,共同成为东西方灿烂文明的代表。

全盛时期的长安城,曾拥有8.8万户,总数约24.6万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作为古代都城典范的长安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