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功法一绝,常练可以益气固肾、辟邪防疾

灵犀道馆 2019-07-18 20:10:11

握固是中国传统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中华养生多源于道家,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

握固,源出于老子《道德经》中“骨弱筋柔而握固”。

晋时著名道士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则把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倡导“握固守一”用以固精明心,安神存魄,精气还丹,驱除百病。

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的《养生十三则》提到“人身一心耳!而其名有三:其心之本位曰人心。其神脑注曰天心。其神腹注曰地心。其用有三:天心生精,地心生气,人心生血。欲收人心,必须握固。”

宋代张君房在其道书《云笈七签》有言:“握固与魂魄安门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魄之法,若能终日据之,邪气百毒不得入。”

不知大家留意没有,小孩子出生的时候手都是什么样子的?小孩子出生的时,握拳大都是一样,很少有不同的。那是怎么握的呢?小孩的握拳一定是大拇指放到无名指的指根处,然后握住。这个方法是道教里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握拳方法,叫做握固法。也就是掐子决。每个孩子都是这么出来的,不用教。

当然也有小孩在出生时张着手出来的,张着手出来的小孩体质偏弱。其实一般小孩子,懂得自保的,都是握着出来的,这是先天的东西,不用父母去教。

这样握着就可以定魂魄。人的手首先得能攥住,肝气才会足。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体自保功能。我们一定要学小孩的握拳法。

握固是道家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 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

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道家讲肝主藏魂,脾主藏魄。肝气特别足了以后,它所外现出来的能量叫做魂。肝气肝血特别足以后,人的魂就不会飞掉,因为它的固摄能力强。

中医学理论也提出 “肝主握”。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 手一下散开了,肝气全散。所以人死前最后绝的一条经脉一定是肝经。

若有事朋友大拇指触不到无名指指根的,也可以放在中指指根处。

握固的人不易受到外邪的伤害,可以如赤子,在修行的过程中回到自己的本源;还可以抵御外来的邪气,在冬天如果穿得少了,容易伤风的时候,用握固的方法,少说话,可以抵抗寒冷,防止寒邪入侵。

道家握固还精补脑法就是根据道家握固原理设计的功法,常练对人有益无害。

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平时我们该怎么来固肝魂呢? 无须择时择地,平时有闲时,双手做握固。

也可起床前做握固补充阳气。每天早上起床前的几分钟,平躺在床上,两腿伸直,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双手做握固,稍微用力。这是针对早上时间比较紧的人的做法。如果你早上的时间比较充足,可先穿好衣服,盘坐在床上,如果床比较软,可选择较大点的椅子。全身放松,舌顶上颚,两腿微闭,敛神内守,双手握固10-20分钟,可增强你的免疫力,使你免受外界刺激。防止外邪侵入体内,避免感染疾病。

握固虽然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手式,长期坚持可以安定神魂、辟邪防疾,握固还可以畅通气血,护发养颜。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就是说,乌黑亮泽的头发能说明你精血旺盛。握固能固精补肾,当然能帮助乌须黑发。

古人所言不虚,养生的方法不在于多,而贵在坚持。更多养生保健知识敬请关注公号“灵犀道馆”,给您更多好看,感谢您的关注。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