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预测师陈公献—最后一个首辅之死

灵犀道馆 2020-04-07 18:52:52

公元1643年,明朝的夕阳摇摇欲坠,天就要黑了。

一位须发苍白的老人在书房里呆坐无语,眉眼之间满是愁苦之色,外面传来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声音:“周大人,时候不早了,还是赶紧上路吧,本使还要去向皇上复旨呢。”

老人望了一眼书桌上的白绳,就像一条白色的毒蛇蜷缩在那,不禁一阵心惊胆战,一时不由得老泪纵横,缓缓闭上眼睛,往事像潮水一样涌来。

依稀记得小时候,祖父驮着自己到街上去玩,到了长桥南边,看见一座很高大很气派的石柱牌坊,祖父告诉自己说:“那是徐溥徐阁老的,徐阁老侍奉过四个皇帝,最后当上了宰相,徐阁老是个好官呐,死了之后,朝廷为了纪念他,就修了这座牌坊”,自己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向祖父脱出而出:“徐阁老做了宰相,把牌坊立在这里,那我以后做了宰相,我的牌坊要立到哪里呢?”

记得祖父听到自己这句话愣在原地,顿了顿急忙扭过头来对自己说:“你这小子年幼无知,不要胡说八道!”说完驮着自己急匆匆的离开了街市。

自己当时却很不服气,立志要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以后路过徐阁老的牌楼,宁愿绕路,也不愿意从下面经过。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自己的文采渐渐开始显现,一时闻名于乡里。

21岁那年参加科考,连中会元、状元,连中二元,这是多少人读书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成就,当时真的算得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5岁,新皇即位没过不久,就把自己召回北京城,当上了礼部右侍郎,回首14年官宦生涯。虽然高中状元之后进了翰林院,坐了几年冷板凳,不过后面的升迁之路也算是顺风顺水了。

36岁,皇上在文华殿召见自己,君臣开诚布公,皇上对自己说君臣一心,其利断金,皇上又说,朕绝不做亡国之君,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一眼,自己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后来皇上又任命自己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皇恩浩荡,圣眷正隆。

37岁,皇上又加封自己为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大学生。九月的时候,自己终于成为了内阁首辅,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祖父,您老人家看到了么,孙儿儿时的愿望实现了!

40岁的时候,当了几年首辅,开始志得意满,骄气日盛,不小心着了温体仁那厮的道,不得已只有向皇上托病还乡,皇上对自己还是很眷顾,赏赐了诸多金银绸缎,还派人护送回乡。

一晃到了49岁,归乡已经多年,有时候觉得这一辈子可能就要终老于此了,有时候又不甘心。

外面越来越不太平,各种坏消息不断传来,李自成和张献忠,势力越来越大,官军和后金连年作战,屡战屡败。那皇太极竟然在沈阳称帝了,建了个“大清”的国号,我大明危矣,不知道皇上现在如何,可有想起自己,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眼角是否多了几丝风霜。

没多久,钦使带着皇上的诏书来了,要重新起用自己,自己又是首辅了,皇上还加封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圣眷更甚以往。

再次为相了,经历过去的风风雨雨,不能再得意张狂,该收敛一下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重担既然在肩,当兴利除弊,有一番作为,在皇上的支持下,革除前面温体仁的弊政,免除战乱之地百姓所欠粮税,又请皇上大赦天下,赦免戌罪以下犯人,召回因进谏而被降职的官员,起用名望之臣,追赠已故大臣,让百姓休养生息,还社会以安宁。

可是,这一切都太晚了,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李自成攻下河南,张献忠攻占湖北、四川,苍生涂炭,天下大乱!自己本是一介书生,做个守成的首辅勉强胜任,可是值此乱世,却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终于到了今年,清兵最终还是入关了,京师戒严。可我大明军与清军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清兵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举朝震惊,皇上万分恐慌,朝廷竟无可用之才,没办法,谁让自己是首辅呢,这个时候,只有硬着头皮向皇上上书,由自己前去督军。好不容易抓到自己这根救命稻草,皇上自然大喜过望,一时间赏赐金玉无数,还拿出大批金帛让自己犒赏军队。

可是,自己又哪里是打仗的料呢,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能寄希望清军自己撤退了,就到通州吧,不要再往前走了,再走自己这个首辅可能真就交代在战场上了。来人,把幕僚们都叫来,一起痛饮,一起醉生梦死吧,希望斥候所察无误,清军快劫掠完了,到时候就该退兵了。

慢慢等吧,可是皇帝等不了,再三下召问询战事,该怎么回旨呢,照实上奏,肯定死路一条,自己辛辛苦苦五十载,宦海沉浮,首辅之位失而复得,真的不能再丢了,索性就先报个大捷吧,或许清兵很快就会退军。皇上看到了奏上的捷报,自然就不会着急了。

可是一个捷报,要用无数个捷报来粉饰。

还好,终于等到清军退兵了,自己也算是凯旋而归了。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不久之后,事情终于还是败露了,皇上暴怒,自己也知道这次很难过关了,自觉上书皇上,请求流放边疆,做一个小卒。皇上最终还是不忍心,说自己是功大于过,还是把自己留了下来。

可惜自己那帮心腹不争气,范志完打了败仗,吴昌时被查出贪污巨万,朝廷群情激愤,把所有的罪责都算到了自己头上,听说吴昌时已经被皇上打断小腿后斩首示众,可怜了这个文选郎,不过看来自己这次真的在劫难逃了。

终于到了今天,锦衣卫骆养性带着圣旨及吊绳来了,就在外边等着。

刚刚那姓骆的还在外面不断催逼,别以为老夫不知道,就是你带头弹劾的,就这么想着老夫死么,就不能再等等么?!

等等,等等······让我好好想想,再想想。

好像还忘了什么,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还没记起来。

对了,想起来了,是那个男人,那个早就预言了我命运的男人。

————————————————————

这是一个引子,通过明朝最后一个宰相周延儒之死,引出后面的主人公——明朝大预测师陈公献,一个文武双全、神一样的男人。

大家可能已经厌烦了所谓的传道说教,那么就试着向先贤庄子学习,先从故事开始吧,让故事来说话。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