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228亿“弃港”,美资扼海运咽喉,全球贸易命脉悬于谁手?

照理 2025-03-16 05:21:43

最近,有一个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CK Hutchison)计划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全球43个港口的多数股权出售给美国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

这笔交易不仅涉及全球23个国家,还包括两个巴拿马运河的关键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是一笔能够影响全球海运格局的交易,所以,李嘉诚到底为什么要卖掉这些港口呢。客观地说,李嘉诚近年来一直在全球“去中国化”,他逐步撤离香港及中国内地市场,转向欧美投资。他的长江和记实业近年来增长放缓,而出售港口业务可以快速回笼资金,提高公司流动性,还可以加大对利润更高的科技、能源和基建领域的投资。

另外,现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特别是中美博弈加剧,长江和记很通过这些港口出售给西方资本,来降低未来因政策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我们都知道港口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特别是巴拿马运河两侧的港口,对全球东西向航运至关重要。而这次出售会带来哪些重大变化呢?美国企业接管这些港口后,将在全球海运体系中占据更大的主导地位。美国可以更直接地影响国际航运线路、港口定价、甚至特定国家的通行权。

如果他们调整港口运营策略,增加港口使用费或改变通行规则,全球航运公司可能会调整航线布局,选择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替代港口。对于依赖这些港口的国家和企业来说,供应链安全问题会成为新的挑战。如果美方在未来对某些国家采取港口封锁、限制停靠或增加监管,全球贸易必然受到冲击。那这件事对中国贸易和航运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航运是中国外贸的命脉。美资接手港口后,如果调整港口收费标准和运营策略,导致中国航运企业的成本上升。此外,他们还可能通过增加检查和通关时间,延缓中国货物运输的效率。如果未来中美关系恶化,美国企业控制的港口可能成为对华制裁的工具,增加中国企业的贸易风险。例如:限制中国船只通行、提高关税、甚至对中国货物实施特殊检查。但是,中国怕吗?我们当然不怕。

这只能让我们加快“去美元化”和“供应链多元化”的步伐。我们可以快建设自主航运体系,如投资中欧班列、加速发展南北航道。我们可以在亚太、拉美、非洲等地投资港口,减少对美资港口的依赖。中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我们的航运自主权本就在不断提高。再比如我们北极航道,也就是冰上丝绸之路,这些新的海运通道都不断建设。

因为李嘉诚的这一番动作,全球海运市场可能在进入新的博弈期,中国能否在这场游戏中找到突破口?短期来看,现在的状况可能会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和航运体系造成一定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这反而会加速中国在全球海运领域的战略布局和自主权建设,这会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一步。这场大棋局已经展开,我们拭目以待,看中国将如何在这场游戏中化挑战为机遇,找到突破。

2 阅读:84
评论列表
  • 2025-03-18 20:06

    李嘉诚在助力美国

照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