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凉凉了?工信部:强化安全监管,叫停虚假宣传!

曼曼聊姐 2025-04-19 08:28:53

2025年4月16日至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召开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会议,针对当前智能驾驶(智驾)领域存在的夸大宣传、安全隐患等问题,明确提出多项规范性要求。此次政策调整被业内称为“智驾暂停键”,标志着我国智能汽车产业进入强监管时代‌。

一、政策核心:划定功能边界,强化主体责任

车企需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如L2/L3级)开展充分测试验证,确保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范围涵盖系统功能边界、安全响应机制等核心指标,避免技术参数与实际表现脱节‌。

严禁使用“自动驾驶”“零接管”等误导性表述,禁止通过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概念进行营销。企业须在用户手册、销售环节中严格履行功能告知义务,确保消费者对智驾能力的认知与系统真实性能一致‌。

明确车企需承担生产一致性、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覆盖研发、生产、售后全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强化软件在线升级(OTA)备案管理,防止未经充分验证的功能迭代引发安全隐患‌。

二、行业现状:虚假宣传成整治重点

当前智驾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存在过度包装技术能力的现象。例如将L2级辅助驾驶标注为“准L4级自动驾驶”,或通过剪辑测试视频营造“全程零接管”假象‌。这类宣传导致消费者误判系统能力,引发多起因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功能导致的交通事故‌。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智驾系统的交通事故中,约37%与消费者对功能边界认知不清直接相关。此次政策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物料中删除“自动”“智能”等模糊表述,转而采用“组合驾驶辅助”等标准化定义‌。

三、政策影响:行业格局面临重塑

车企需投入更多资源完善感知冗余、安全冗余设计。例如增加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数据融合验证,优化系统在极端天气、复杂路况下的失效保护机制‌。

OTA功能推送已实质性收紧,问界、理想、小鹏等头部企业近三个月未发布重大智驾更新。未来宣传重点将从“功能炫技”转向“安全透明”,消费者可通过车企官网查询智驾系统的详细参数与测试报告‌。

新规要求企业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自检机制,中小车企可能因技术验证成本增加面临淘汰压力。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向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龙头企业倾斜‌。

四、专家解读:回归安全本质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专家指出,此次政策并非限制技术发展,而是通过划定安全红线引导行业走向理性竞争。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之间存在明显的技术代差,现阶段任何夸大宣传都是对消费者生命权的漠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则表示,新政将推动智驾技术从“营销驱动”回归“安全驱动”,为高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

五、未来展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工信部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分级与宣传规范》,建立统一的智驾能力评价体系。同时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产品抽查,对违规企业实施暂停OTA权限、责令召回等处罚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也呼吁建立智驾事故第三方鉴定平台,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三维治理体系‌。

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我国智能汽车产业进入“挤泡沫、强根基”的新阶段。唯有坚守安全底线、摒弃浮躁营销,才能真正实现“以技术革新保障生命安全”的智驾愿景‌。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5-04-20 09:51

    雷吹吹半桶水技术肯定凉凉

  • 2025-04-20 11:11

    应该强制让屎厂停产,让它把卖出去的半成品屎车都召回重新整改。

  • 2025-04-19 09:42

    华为余承东千里回家过年,全程智驾,无人工接管!谁敢质疑华为就是不爱国!

曼曼聊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