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门外的栅栏有什么用?

杰杰看过去 2024-06-02 22:39:35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城门外有几个可移动的木质栅栏,这个东西也叫城栅、拒马。 是一种防御设施。不要小看这些可移动的拒马,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发生战争时,可以扼制敌军的突袭。平时也可以用来封锁道路,引导人流等,方便维持治安。

其实,这种栅栏不仅在城外有,有些城中道路上也有,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

在我国东汉,洛阳城的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如此多的人口,每逢集会,需要对人流进行一定的疏导,这个时候栅栏在和平时期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有一个地方还以栅栏命名了,那就是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大栅栏。

明代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这个弘治皇帝是朱祁镇的孙子,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他不仅有个不靠谱的爷爷,他的爸爸成化帝也一样很不靠谱。弘治皇帝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京城人口多,治安也很不好,为了加强管理,弘治帝采用了官员王敏的建议,在京城的主要街道和胡同口设立了木栅栏,并在夜间关闭,以防止盗贼藏匿。而在治安问题尤为突出的廊房四条(一个胡同的名字),设置了比其他胡同都要高大的栅栏,久而久之,廊房四条也被人们称之为大栅栏了。大栅栏的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也有说是清朝开始叫大栅栏的。总之都是因为这里的栅栏比其他胡同的栅栏大。

至于大栅栏的发音为什么会是“大石烂儿”?简单的说,就是方言的原因。想想你们老家是不是也有一些发音很特殊的地名。

0 阅读:1

杰杰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