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叉与猹:闰土如果当年追随鲁迅进京,应别有一番造化,吃香喝辣

历史爱杂谈 2024-12-01 18:42:37

【喜欢看民国关东风情、胡子题材的朋友们不要急,相关长篇小说即将在“番茄小说”上发布,到时候我会特地通知大家,欢迎各位支持品阅——番茄小说与头条号一样,都是字节跳动旗下的APP,看书是完全免费的】

闰土姓章,据说在1934年病逝于家乡绍兴的时候,曾对儿子章水生说:要不是生养你们这么多(八个),早追随迅哥享福去了……

当年那个戴着银项圈、手持一柄钢叉的月下看守瓜田少年,已经被军阀、土匪、官兵、士绅、苛捐、杂税压垮了身心,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绝望与苦痛让他变得麻木。

不知道他是否明白:他既不是持钢叉人,也不是钢叉,而是猹。

在1919年迅哥回乡的时候,面对曾经的玩伴,其实也想过拉一把,问他是否愿意一起去北京。

奈何此时已经有了六个孩子,家中还有卧病老母需要奉养,面对这个可以别有一番造化的人生机遇,只能眼睁睁错失。

那么,闰土如果当年可以追随迅哥去北京,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01

鲁迅在《故乡》当中半真半假的借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嘴,说出了当时他在北京的真实际遇:“阿呀呀,你放了道台,还说不阔?”

“道台”在清朝是正四品官,那么此时的鲁迅在北京是什么官呢?

鲁迅在民国元年(1912年)前往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任职,而且起步就是社教司佥事兼第一科科长。

这个“佥事”是大总统任命的简任官,属于货真价实的高级文官。

鲁迅的官职任命状,现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

而且“佥事”的职位最早从明代开始就已出现,在乾隆时期废除,而清末再次使用,是从四品官。

民国时期的“佥事”则是锚定官阶之用,鲁迅的实际职权应该是社教司的二把手,兼第一科科长(当时科等于现在的处)。

货真价实的副司局厅级,而且是部委实权人物。

由此可见,豆腐西施杨二嫂也并未说错,确实是阔了。

能有这个际遇,那是因为鲁迅当年乃是“光复会”的骨干成员,辛亥革命成功之后,自然有资格享受高官厚禄,而且一干就是14年。

所以,闰土如果追随来到北京,迅哥还是完全罩得住的。

即使暂时干不了别的工作,最起码先在家里当个门房是没问题的。

那么,有人要说了:啥家庭啊,还单独设一个门房?

02

1919年鲁迅回乡把鲁老夫人接到北京生活,此时一同居住的还有二弟一家,以及三弟一家,总计十多口人。

当然,鲁迅肯定是有底气的,因为他刚刚斥资3700银元在八道湾胡同11号盘下一处三进的大四合院。

此时家里雇用了六个佣人、一个厨师、一个车夫。

所以,设一个门房实属正常。

能有这等排场,就不得不说鲁迅当时的收入水平了。

在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俸禄,最开始是每月200银元,从1920年开始涨到300银元。

在大学兼职授课,每月大约120银元。

这两项就已经达到了每月320银元,而当时一个普通人每月收入能有6-9银元就已经不错了。

而这还没算高额的稿费收入,千字10-20银元。虽然鲁迅比不上张恨水那种高产作家,但每月也有300银元左右入账。

没有这等收入,鲁迅如何能够每日出入八大楼、八大居,吃遍北京的名厨名菜……

当然,鲁迅吃名厨名菜,应该不会带上闰土。但即便如此,在鲁迅大宅当中也亏不到嘴。

根据周作人的日记,当时家中每月采办肉菜粮米的支出就有35银元,而家里的10口人当中,鲁迅不经常在家吃饭,鲁老夫人与朱安是吃素的,还有三个2-7岁的小孩子,正经吃饭的实际没几个人。

所以肉、大米大部分都是进了下人的肚子,吃得满嘴流油。

相比起来,当时乡下的一般地主日常伙食水平都到不了这个层次,逢年过节能吃一顿肉就不错了。

那就更不必提闰土这种佃户了,而且家里孩子多,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闰土的日常伙食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是半糠半菜,也顶多能把肚子糊弄个七分饱。

差太多了!

03

老舍先生在《我这一辈子》当中写到:巡警局里有一个教官,头一天出操喊口令忘了叫“立正”,而是叫“闸住”——可见,这位爷之前就是拉洋车的,只要有人情就行,今天拉车,明天亲戚什么的当了官,就能弄个教官当,叫“闸住”也没啥,谁敢笑话?

既然是“有人情就行”,那么迅哥的人情够不够用呢?

我想应该是够用的,官员、教授与文坛名流的多重身份加持,在北京还是有一定面子的。

鲁迅自己都提过:巡警见到他需要敬礼。

当然,闰土确实是没有见识,都赶不上拉车出身的,所以到巡警局当教官肯定是扯淡。

但是弄到其他机关部门看个库房、当个保管之类的,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实际不管干什么,只要是在北京城,就比在绍兴乡下强一百倍,要不刘麻子怎么说“就算一条狗都要托生到北京城”呢!

当时的乡下人之所以不进城生活,就是因为没有靠谱的接应人,导致无法落脚。

拉洋车需要认识路,扛大包需要有帮伙势力罩着。

至于做工、当学徒,那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是要大饭也是有讲究的。

只不过在鲁迅这等身份人的眼里,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即使鲁迅后来在1926年离开北京,前往上海生活,也不至于就把人闪着。

事实上,鲁迅在上海的生活除了没有官员的身份之外,其他要比在北京还惬意。

也不看看人家的大舅哥是谁!

如果闰土能出来闯荡,不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东,都能有一番际遇。

然而可惜的是,闰土终归是被家庭束缚住,在1934年匆匆过完了如同野草的一生……

04

闰土没有借到鲁迅的光,但是鲁迅的遗泽还是披及闰土一家。

在1953年,闰土的孙子,也就是章水生的儿子——章贵,被政府特地安排到鲁迅纪念馆工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还当上了副馆长,出版过不少鲁迅研究著作。

而章贵的子女们也都不错,有会计师、教师等,并且与周海婴一家也是往来密切。

这不仅是有鲁迅的遗泽,也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否则想要翻身谈何容易?只能老老实实的去当钢叉之下的猹……

5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