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唯一善终的“废太子”,哭喊着不当皇帝,逍遥一生,真相如何

趣史談过去 2024-06-12 14:58:24

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这也让皇位成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位置。

当然,不只是外人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皇族内部也为争抢它打得头破血流,手足相残、父子大打出手的例子数不胜数。

秦二世杀害兄弟姐妹、曹植与曹丕“七步诗”等故事更是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当然,历史上最出名的同室操戈可能还是要数玄武门事变。

但你敢相信吗?有人竟然会在离皇位一步之遥时,将这个位置拱手相让,主动让给自己的弟弟。你说他是不是傻呢?

这个让出皇位的人便是李宪,本名李成器,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长子,也是李隆基的兄长。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

在这几人中,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死后被追封为皇帝,次子李贤被武则天派人杀害,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的皇位曾先后被武则天罢免,两次做过皇帝。

神龙政变后,李显复位称帝,但其在位期间,放纵韦后、安乐公主等人,陷害功臣,致使朝政陷入混乱的局面,后被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诛杀,李旦被簇拥上位。

李旦在第一次登上皇位时,立刘氏为后,年仅6岁的李宪作为嫡长子,自然也被立为太子。但当时,朝中的权势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中,李旦虽有皇帝之名,却无实权,每日活得小心翼翼。

武则天曾下诏说要还政于他,但深知她对权力渴望的李旦,自然明白这是对他的试探,多次上表,万般推辞,让她能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看到李唐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后,李旦更是谨小慎微。

后来更是主动上书武则天,要求退位,赐其武姓,改名为“武轮”,降为皇嗣,太子李成器也被降为皇孙。

在李旦第二次登上皇位后,按理说,也应该恢复李成器的太子之位,正当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李成器却主动放弃了这一位置,将他让给了弟弟李隆基。那么,他为何这么做呢?

一、历史教训

李成器在请辞太子之时说“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

简单来说,就是天下太平时,由嫡长子担任太子,国家危难时,则交给有能力之人,否则的话,就会引起众人失望,话语间言辞恳求,丝毫不像故作请辞。

不知大家是否觉得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虽有嫡长子之名,但从军绩功劳上来说,却不及秦王李世民,而李渊更是在他们两人间摇摆不定,最后导致玄武门惨案的发生。

身为李唐后人的李成器自然对这些事了如指掌。如今,李隆基拥帝有功,手中还有军权,而自己不过空有嫡长子的名头,一旦日后两人对上,谁输谁赢,一看便知。之后,虽然李隆基也表示了谦让,但李旦还是册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上位后,先除掉太平公主及其同党,后大力选拔人才、整顿吏治,恢复生产等,多管齐下,创造了“开元盛世”之景。

二、兄友弟恭

当初李旦被废后,其一家便成了朝中众人的攻击对象。武则天的婢女因为引诱李旦被拒后,怀恨在心,诬告兄弟二人的母亲刘氏、窦氏两人使用巫蛊之术,被秘密处死。这一年他们一人14岁,一人8岁。

身为兄长的李成器已明事理,自然知道发生了何事,但只能忍住伤痛,不露出悲伤的神情。此后,武则天更是将他们一家严加看管,无召不得随意踏出东宫。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人互相扶持,成就了他们兄弟二人深厚的情谊,李成器不愿走到日后兄弟相残的地步,也可以理解。

毕竟坐上那个位置后,总是会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选择。

而事实证明,李成器主动让出太子之位,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在李隆基登基后,李成器当个“闲散王爷”,不问政事。

即使有流言蜚语,挑拨兄弟两人的感情,李隆基也不甚在意,反而信任有加,赏赐不断。

公元742年,李宪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被追封为“让皇帝”,也算圆了他的皇帝梦吧。

参考资料:

《旧唐书》

0 阅读:107

趣史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