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稳价发力,如何影响后市化肥价格?

雯燕评趣事 2025-02-11 05:50:33

随着2025年春耕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相关部门接连发布重磅化肥保供稳价文件。

2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2月10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布《春耕氮肥保供倡议书》,两份文件虽然性质不同,但都剑指化肥保供稳价。

在国内外粮食价格低迷、粮食安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化肥保供稳价文件的发布,将如何影响后市化肥价格?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最大看点:优先保证国内供应

综合两份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算是此次保供稳价的最大看点: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优先保证国内供应。

原材料方面,针对氮肥,要稳定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磷肥方面,通过增加磷矿石和硫磺供应来增加磷肥供应,进而稳定磷肥价格,结合去年的实际成效来看,完成难度较大。

成品方面,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氮肥和磷肥出口。今年的表述为“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和去年对比,在用词上看似温和了不少,但实际上可能释放出了更加强硬的出口信号。

去年对尿素采取的是“优先保证国内供应”,而对磷肥采取的是“有序出口”,结果尿素基本零出口,而磷肥出口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今年对尿素和磷肥都采用了“优先保证国内供应”的表述,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不管是尿素还是磷肥,出口都不会放开。

将如何影响后市化肥价格?

保供稳价文件的发布,无疑也将会对国内化肥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指引作用。

氮肥:高日产、高库存下易跌难涨

2024年尿素出口受限后,国内尿素价格出现了暴跌!从今年来看,短期内出口依然无望,因此,尿素更多的还是看国内供需。

从供应来看,春节假期期间,尿素日产持续增加,目前尿素日产已站上20万吨以上的高位,刷新近五年新高。高日产伴随而来的是企业的高库存,节后一周尿素企业库存增加至174.1万吨,较春节前增加了16%,也刷新了历史新高,短期内国内尿素供应充足。

需求方面,元宵节过了以后,工农业刚需备货将陆续跟进,阶段性支撑尿素价格,但基于高日产和高库存影响,叠加保供稳价要求“要保证尿素价格在合理区间”,双重压力下,尿素价格虽有阶段性小幅反弹,但依旧易跌难涨。

磷肥:出口锁死,中长期价格下跌成定局?

磷肥是本次调控的重点。在之前我们提到,通过增加磷矿石和硫磺供应来压低磷肥价格有点困难,但从限制出口作为突破口就要容易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2024年,我国共出口磷酸二铵约500万吨,占总产量的30%以上;共出口磷酸一铵约200万吨,占总产量约20%。如此大的出口量,只要出口通道被切断,国内磷肥供大于求格局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虽然64%含量的磷酸二铵供应偏紧,但57%含量到货稳定,磷酸二铵市场整体供应充足。虽然原料磷矿石和硫磺高位运行,不断压缩企业生产利润,但在“保供稳价”指引之下,企业节前率先降价,贸易出货跟随下行,目前市场价格处于下行通道,春耕用肥期间磷酸二铵价格或将维持低位运行,中长期价格下跌或成定局。

钾肥:进口依赖下的困局

在三大肥种中,钾肥是唯一一个依赖进口的肥种,2024年,进口量依然占消费总量的60%左右,虽然提出了“优化进口渠道”的策略,但调控力度有限。

从实际供需来看,虽然港口库存尚可,但由于流通环节偏紧,春节过后短短几天时间涨幅就超过了150~200元/吨。随着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局部原料刚需采购启动,短期内钾肥市场陷入卖方节奏,价格仍有稳中探涨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钾肥市场没有风险可言,毕竟进口量在逐渐增加,而国际钾肥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

总之,保供稳价为化肥价格划定了“政策底”,但真正的“市场底”需等待供需再平衡。建议紧盯政策执行力度及企业产能和库存变化,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0 阅读:0

雯燕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