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玉米上涨要终结?三大信号要注意,预示拐点或降至!

雯燕评趣事 2025-03-03 08:26:41

2月份,在春节氛围的整体影响之下,玉米市场呈现出供减需增的格局,带动玉米价格继续上涨。临近月末,涨势逐渐放缓,这是否意味着此轮玉米价格上涨将被终结?3月份是涨是跌?中长期(4-5月)玉米价格走势如何?对于这些疑问,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二月市场回顾:春节后“开门红”

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迎来“节后狂欢”,主产区的玉米价格迎来不同幅度的上涨。

华北地区领涨全国。月初,处在春节期间,供应偏紧支撑玉米价格上涨。节后,虽然购销恢复,但受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贸易商信心提升,积极建库的同时出货量相对有限,而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养殖企业的陆续补库,进一步加速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节奏,2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约在100-140元/吨。

东北地区温和上涨。上旬,受春节氛围影响,基层售粮恢复启动缓慢,贸易商积极收购而深加工企业按需采购,供需双重利多支撑玉米价格上涨。中旬之后,受气温和惜售心态影响,基层售粮启动依然较慢,而贸易商积极建库的同时,下游深加工企业提价促收,价格涨势加快。2月份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约在35-70元/吨。

南方地区玉米价格跟随产区价格上涨,但月末在库存压力之下出现了小幅回落。2月份南方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幅度约在45-55元/吨。

3大信号预示拐点或将至,3月涨势要被终结?

整体上来看,3月份市场呈现出利多利空交织的局面。首先,我们来说说利多因素。

第一个利多因素是产区售粮进度较快。根据机构统计的数据,截至2月26日,东北、华北地区的农户平均售粮进度为76%、70%,较去年同期分别偏快18、29个百分点。

第二个利多因素是进口替代品冲击有限。截至2月28日,进口美玉米到港配额内自提理论价格基本和国内价格持平或略低,当然这还是不加征关税的前提下,如果加征25%关税,那么到港完税价格将高达2700元/吨以上。另外,2月进口高粱完税价为2710元/吨,与国产玉米价差进一步拉大。进口替代冲击十分有限。

第三个利多因素是贸易商收购成本较高,对价格有支撑。尽管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对后市看涨信心强烈,2月份贸易商建库积极性较高,收购成本也对未来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利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预示着拐点或降至。

信号一:基层售粮进入“冲刺期,供应压力加大。3月份气温回暖,产区农户进入春耕备肥期,在存储和备肥的双重压力下,农户售粮意愿提升。尽管基层余粮和去年同比减少2-3成,但贸易商库存高企,叠加北港库存变化不大,市场粮源充足。

信号二:需求端“后劲不足”,高价抑制采购。首先是饲料养殖,2月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环比下跌32%至210元/头,仔猪育肥盈利环比下跌48%至100元/头,由于生猪养殖盈利的变化影响后续补栏意向及存栏预期,从而决定未来3-6个月饲料用量趋势,间接影响玉米消费预期。

饲料企业库存方面,华北地区库存增至37天,环比+5.7%,而华南、华中因高价抑制采购,库存小幅下降。整体上看,饲料企业玉米库存较上月虽然微降,但依然处于高位水平。另外,当前小麦比价优势初现,如果玉米价格持续走高,饲料企业或转向采购小麦。因此,3月养殖端补栏谨慎,玉米消费增量有限。

深加工方面,原料价格上涨,利润承压。2月份原料玉米涨幅明显,山东地区玉米淀粉月度盈利利润为48元/吨左右,环比下降14.87元/吨,而乙醇多地生产出现亏损,利润承压导致企业提价空间受限。

信号三:贸易商“高抛低吸”,供需博弈白热化。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当前贸易商心态分化:部分贸易商逢高套现,北方港口报价松动;另一部分仍看好中长期缺口,低价补库意愿强。2月末南北价差倒挂35元/吨,若倒挂持续将压制北粮南运的积极性。

综合以上利多利空因素,预计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有止涨回落趋势,但由于基层余粮明显少于去年同期,预计跌幅也十分有限。东北跌幅在10-20元/吨,华北跌幅在20-40元/吨。

4月份基层农户玉米余粮见底,贸易环节玉米库存充足,但养殖需求难有明显增量,市场或有拍卖消息,利空玉米市场,价格或降。

5月份贸易环节玉米存粮成本支撑较强,另外市场关注小麦上市情况,月底玉米或仍有麦收前腾库情况,玉米价格或稳中小幅下滑。

0 阅读:0

雯燕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